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建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所有教育都应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最终目的。在高中阶段,老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了他们终身发展的可能,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不遗余力地帮助并促成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合理规划的阅读习惯
  高中生的规划应该是建立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阅读,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目的明确
  要让学生在进入阅读之前就对自己的阅读的目的有所思考。这里所说的思考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阅读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部分,其目的是什么。这是解决学生有关课外阅读的认识问题。另外一个是阅读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其目的是什么。不同的阅读目的会有不同的阅读视角,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的选择。
  2.规划有序
  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规划做起,从时间安排、行为安排等角度对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通盘的考虑。阅读不能心猿意马、有始无终,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另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课外阅读行为,比如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符号系统,碰到好的描写用浪线,重要的观点用双直线表示等等。这样无论在什么读物中,自己抓住的要点都可以通过这些符号来识别。
  二、培养注重方法的阅读习惯
  不同的读法会影响阅读的效果,粗粗翻过,必然不能求其甚解;精细研读,才可能印象深刻。
  老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阅读方法即可。从效率出发,阅读方法大体可以归为精读、略读、快读三类。“精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放慢速度,精细地读,阅读速度不宜太快,每分钟不超过250字即可,但要求理解90%以上的内容。“略读”中的“略”不是“忽略”,而是“大略”,是纲举目张掌握精华。要求每分钟250-500字,能理解80%以上的阅读内容,可以大概筛选再择要研究。“快读”在阅读速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分钟突破500字,理解率不低于阅读内容的70%,主要突出的是一目十行的检索功能。
  其次,老师还要教给学生在何种情况下运用这些方法,选择怎样的阅读方法主要取决于所阅读的作品的特点以及自己的阅读目的。怎么读首先取决于读的是什么,向同学们介绍不同读物的特点有助于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市面上所发行的读物,可以笼统地分为小说类和非小说类。小说多半没有序,它的目录往往跟情节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小说看看目录就可以大体梳理出作品的情节,但高明的创作者并不会在目录中告诉你所有的玄机,小说阅读还须得根据小说的特点,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来把握。非小说类的作品往往都有序,序大体会告诉你这部作品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而正文往往是对序的具体阐述。所以读序便可以判别这本书是不是你要读的书,这本书里有没有你想要的东西。如果有,进一步梳理目录就是检索信息的过程。
  阅读过程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跟阅读者的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还是按小说类和非小说类两种情况分析。就小说而言,如果只是想看个热闹,只需快速浏览即可。如果还想对作者的创作风格、对作品承载的主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就得放慢速度精读涵泳了。非小说类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大致的了解,那就可以采用浏览标题、概括梗概等阅读方法;如果为了搜集资料,就要采用筛选信息、摘录要点、记录笔记等阅读方法;如果为了欣赏评价,就要采用品味语言、揣摩构思等鉴赏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应该根据人、书、时间、环境等的不同灵活变通。
  三、培养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认为笔记是学生们读书学习不能不写的一种记录,因此要让学生做好讀书笔记。从高中生阅读的实际需要出发,读书笔记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摘录式
  所有的技能的习得都有一个接触——摹仿——内化的过程。摘录式就是进行技能发展的原始积累。阅读过程中碰到有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文字优美、描写传神的片段,见解深刻、独树一帜的观点可分门别类地整理下来。这样做笔记是为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摹仿、运用,做到厚积而薄发。
  2.批注式
  这是就自己的书而言。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深入思考的思维条件,应该在在阅读的过程中圈圈写写,或是与自己“心有戚戚焉”的语句,或是不愿苟同的质疑,或是灵光一现的片段思考都可以随手写下,作为自己阅读和思考的明证。可留待与其他的阅读者交流,或是与再次阅读的自己交流。
  3.提要式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分析整合,抓取关键词,或是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信息要点。必要的时候要记下书目的名字,以及相关信息所在的相关页码。分析概括有助于加深自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也有助于日后对所需信息的查找。
  4.心得体会式
  心得体会式重在鉴赏、评价、感受,更注重阅读者的思考和体会。心得体会不同于批注式中写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批注,它更强调读者就作品的某一个点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读得多了,想得多了,就会产生新的思想认识,可以是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可以是于不疑处有疑的批判思考,思想之剑会在不断思考中被锻造得无坚不摧。
  四、培养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高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动荡期,这种动荡在意志品质方面表现为一方面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也明白意志品质在一个人行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当遇到具体的困难时他们又常常挫败感强,难以坚持。课外阅读对他们而言,常常是一时兴起容易,来日方长很难。老师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要提醒学生时不时对照自己的阅读计划自查自纠,监督他们将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根据“关于2020年小水电装机容量、平准化能源成本、竞争格局机遇与关键国家分析的研究”报告,全球水电装机容量从2006年的896.9GW增加到2011年的1072.1GW。全球水电装机容量从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教学、分层考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实践证明,传
当前,学生的阅读时间逐渐减少,学生普遍抱怨阅读的文本太深奥,太单调,教师则抱怨自己的读解无法取得与学生的共鸣。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即将拉开“十二五”序幕的一年,在过去的5年里,我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水能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大力加
本文针对目前每个小型水电站扩容增效技改中微机监控设计和改造中必须解决的同期点选择和同期方式确定问题结合相关理论、规范,在总结常规监控方式下同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基础上
语文学习和个性化写作的过程,是创新和升华的过程。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引向他们生活更广阔、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身心去感受,用激情去探索,创新的种子就会埋入心里,写作的源泉就会永不枯竭。但是个性化的写作必须遵守“求真求善”的原则。  一、求“真”的原则  作文的求“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这里的“真”指真的事物,真的自然景物,真的思想感情。生活中许多新鲜、美好、丑恶的
介绍了长短叶片转轮的制作流程,并对转轮组装、焊接流程、转轮尺寸控制、焊接质量控制等主要工序及相关工装进行了重点说明。
目的对仪器显示各种异常提示的可信性分析,选择人工显微镜复查标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用显微镜与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步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所
为让启发教学更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成为培养新一代的人才的有效方法,将主问题引进启发式教学,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教师设计好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既养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与主问题  启发式教学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方法。其主旨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