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内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例掌指关节内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2~61岁[(46.0±2.3)岁]。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Pechlaner分型:A1型5例,B1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及微型锁定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记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足外科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足外科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足外科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足外科 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内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例掌指关节内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2~61岁[(46.0±2.3)岁]。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Pechlaner分型:A1型5例,B1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及微型锁定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固定和愈合情况。比较术后2个月时患指与健侧指关节活动度(ROM)及握力,并采用手指总活动度(ATM)评分评估手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指术前和术后2个月时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19个月[(11.3±1.1)个月]。手术时间20~30 min[(25.5±1.3)min],术中出血量5~10 ml[(5.5±1.3)ml]。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周[(4.7±0.3)周]。患者术后2个月手术关节ROM及患侧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M评分:优11例,良2例,优良率100%,手功能恢复至正常。VAS由术前(5.9±1.1)分下降至术后2个月(0.5±0.1)分(P<0.05)。无内固定失效,无切口感染。
结论微型钩状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内撕脱骨折,手术时间短,可以在骨折解剖复位后达到坚强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手功能可快速恢复,疼痛缓解明显,手术并发症少,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胫前动脉近端骨膜穿支骨皮瓣修复拇指节段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应用胫前动脉近端骨膜穿支骨皮瓣移植修复拇指节段性缺损8例。其中,指骨间关节段缺损2例,近节指骨缺损3例,鱼际肌及掌骨段缺损3例;合并肌腱缺损4例,同时伴有其他指损伤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5 cm×2.5 cm~7.2 cm×4.0 cm,指、掌骨缺损长度:1.2~2.5 cm。皮瓣切取面积:
目的探讨高频CDU辅助下应用前臂中下段游离骨间后动脉(PIA)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12例手指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其中左手8例,右手4例;软组织缺损指别:拇指2例,示指5例,中指4例,环指1例,缺损部位:指掌侧1例,指侧方6例,指背5例,均伴有肌腱和(或)指骨外露,缺损面积2.0 cm×1.8 cm~5.0 cm×3.0 cm。术前
目的探讨趾-指掌侧固有动脉、足趾跖侧及手指掌侧静脉吻合的游离趾腹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对15例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取第2足趾趾腹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吻合足趾跖侧静脉及手指掌侧静脉,吻合足趾及手指指掌侧固有动脉,缝接趾-指神经,皮瓣大小0.8 cm×0.5 cm~1.0 cm×1.2 cm。供区手术创伤较小,足趾创面一期缝合。结果15例皮瓣全部
目的研究导航辅助下颌骨修复重建下颌骨三维形态变化量及下颌骨缺损位置和注册配准方法对修复重建精确性的影响。方法2011年8月至2019年10月,纳入导航辅助下颌骨修复重建共41例,在术前、术后CT三维图像上选取未受病变破坏的特定解剖标志点,统计分析导航辅助下颌骨修复重建三维形态变化量。根据下颌骨重建侧与非重建侧、缺损是否包括髁突以及注册配准的方法进行分组,对比下颌骨术前、术后三维形态变化量,分析其影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巨大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门诊复查结合电话随访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运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颅内复杂巨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3例共13个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5例,海绵窦段动脉瘤8例),瘤径25~45 mm,术前CT均未见颅内出血,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切除术,8例行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动脉瘤
目的探讨应用膜诱导(Masquelet)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修复小腿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ALTP修复小腿合并软组织缺损的骨缺损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0~63岁,平均4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砸压伤3例,机器绞压伤2例。骨缺损长度5.0~15.0 cm,平均9.0 cm,软组织缺损面积4.2 c
2019年12月开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诊疗、防护、手术与康复带来全新挑战,疫情下均须做出相应调整。老年髋部骨折占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超过半数,为更好应对此次疫情,更加规范、有效地保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特制订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全面阐述COVID-19疫情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诊原则、处理策略及医务人员相关防护措施,为规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
目的探讨腓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内踝骨质及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3月— 2018年6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12岁;右侧3例,左侧2例。均为内踝缺损,伴有邻近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3.0 cm×3.5 cm~6.0 cm×10.5 cm;骨缺损范围1.0 cm×1.0 cm~2.0 cm×3
目的探讨肱骨后外侧钢板与前外侧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6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52例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36.9±10.9)岁]。骨折AO/OTA分型:A型15例,B型32例,C型5例。23例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A组),29例采用肱骨前外侧锁定钢板固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