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平台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内化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政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以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可见,思政教育只有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多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把立德树人教育落到实处。
  实践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标准,人类的实践活动又离不开真理性认识的指导。认识的互动运动规律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重視实践教学,将科学的理论与多元化实践密切结合,使理论实践化,在思政教育多元化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的科学的理论,实现思政教育的“内化”。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平台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主两延伸”教学体系的概念
  “一主”指高校思政理论课主渠道,倡导互动探究式教学,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守住主阵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的普遍诉求和发展期待。“两延伸”是指:第一,大学认知教育,即以“大学生活艺术”课为载体,以大学生艺术学习论坛为平台,开展成功学习与大学一年级适应性教育,引导大一新生从一开始就树立“开始改变自己的大学生活质量观”的观念,激发学习动力,确立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创新,即以思政专业社团为纽带,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支教活动,同时,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开展情景体验式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2.四维平台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一主两延伸”教学体系为依托,坚持知行统一,实践育人、过程育人的理念,从认知、方法、主客体关系、时空平台四个维度,构建学生认识与实践的立体互动内化的思政课四维平台实践教学模式。
  遵循教育实践主客体互动关系原理,按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坚持实践与科研、集中与分散、课堂与课外、网络与现实四结合,以思政课堂多元化微实践、思政社团红色文化学习实践、社会调研体验实践、师生专题宣讲提升实践为平台,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实践、主动思考,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用现实事例和实践感知深化理论认识,在多样立体化的实践活动中深化课堂知识,完成思政教育的“内化”,成为学生行动的向导。
  3.四维平台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
  平台一:课堂微实践。在课堂上,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当“演员”,教师做“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实践课不仅学时多受众面广,而且贯穿于理论课堂的始终,具有连续性,是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的基础。开展课堂微实践可以局部聚焦问题,深化认识,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开展了“课前新闻评论”“社会热点分析”“课堂朗读者”“历史剧”“主题演讲”“辩论赛”“理论难点解析”“读书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平台二:思政社团红色文化学习实践。红色文化育人创新实践,即以思政专业社团(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研读会、红色文化育人研究学会等)为纽带,组织优秀学生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实践。
  如学校建立了照金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思政教育基地,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大学生学习马列经典原著、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社团成员为骨干,选拔优秀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支教活动,并在返校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汇报交流,实现“一人实践、多人受益”。
  平台三:师生专题宣讲实践。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困惑问题开展大学生生活艺术论坛,指导大学生成功成才;结合重大历史纪念活动和社会热点、中央重要精神学习安排,组织优秀师生开展实践教学大讲堂——师生专题宣讲实践。讲堂的宗旨是通过师生的专题热点研讨、宣讲,锻炼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解思政课堂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宣讲实践分为四个模块:政治模块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热点模块主要是对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革命文化模块主要是讲解历史人物思想贡献和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宣传爱国主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学习生活模块主要解答大学生学习生活困惑,指导大学生成功成才。
  平台四:社会调研实践。实践调研是思政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和思政教学内容改革,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和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历史活动及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平台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


  (1)开展立体化互动的实践教学。将四个实践平台的实践教学制度化,制订实践实施方案,专人负责,认真总结汇报。在学校层面,落实了思政实践教学的学分、课时,建立学生四个实践教学平台的互联互通的考核评价体系、机制和办法,将实践成绩纳入学生考核成绩系统,增加了富有特色的思政选修课。
  (2)将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教育中,突出了陕西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化的实践,在师生和省内党史界得到了广泛好评和认可。
  (3)形成实践育人、过程育人、文化育人的机制。坚持知行统一、实践育人、过程育人的理念,从认知、方法、主客体关系、时空四个维度,构建学生认识与实践的立体互动内化的思政实践教学模式。遵循教育实践主客体互动关系和学生认知规律,将实践与科研、集中与分散、课堂与课外、网络与现实四结合,以思政课堂微实践、红色文化学习实践、社会调研实践、师生专题宣讲为平台,开展学生实践教学,用现实事例和实践感知深化理论认识,在多样化、立体化的实践中完成思政教育的“内化”。
  (4)开展师生大讲堂,改变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讲座,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认识深度、广度的融合。通过师生的专题热点研讨、宣讲,锻炼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解思政课堂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韩小谦.“一主两翼”: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系统工程[J].北京教育(德育),2012(12).
  [2]刘玉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也提出了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因此,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分层练习,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练习能力。  关键词:分层练习;中高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099-01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对
摘要:随着国家针对于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校音乐课程如何能够趁着这样一种大浪潮的发展背景进一步实现改革的目的,并将传统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中的弊端予以解决,演变成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了现当代研究者不断探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高校 音乐专业 课程改革 主要路径  一、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現当代高校音乐教学的整个发展过
摘要: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的舞台呈现分析现代舞台舞蹈艺术创作时针对观众的情绪渲染是否超出了因有的程度,情绪舞的提法是否准确?情节舞的情节是作品的核心,情绪舞中什么才是核心呢?作者认为情绪本身不构成作品核心,所谓的情绪舞类作品的核心应是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某一文化符号。  关键字:舞蹈创作;情绪运用;情绪舞  一个真正的舞蹈艺术作品要么承载着作者的独一无二的审美,要么浓缩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