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辽宁中医药大学杨连生
洗足疗法,又称足道、泡脚疗法、浸足疗法、足浴疗法,是用热水或民间中草药煎水洗泡足部,以改善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治病与养生的一种简便保健方法。洗足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记》中,司马迁就记述了上古时代,有位摸脚治病的民间医生,名叫俞跗,他治病不用汤液醴酒,仅用“针石挢引、案杌毒熨”双脚的方法。名医扁鹊,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还盛赞俞跗的高超医技为“一拨见病之应”。可以肯定地说,到了春秋战国,足疗法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成为一种广为群众接受的医疗方法。
诗人陆游在他82岁时,还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他在诗中写道:“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啄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晓汤。”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更把“足大暖”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据说雨果在写作时总爱把脚浸泡在热水里。
中医学认为人的疾病是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状态,经络学说中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阴维脉、阳跷脉起止于脚上,并与脚上的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相贯通,这些穴位又是这6条经络的根本。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能使人体保持着有规律而协调统一的整体生命活力。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下取,百病治足,内病外治,头病医脚”之说,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常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以激发经络的调控作用,足部的经络得以疏通,气血运行得以流畅,从而可促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颐养五脏六腑,使人体阴阳失调的状态得到改变。也许正因为如此,目前各种足疗室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到那里去做足疗一时费用较高,二是受时间等因素限制,最经济实惠灵活的方法还是在家自己做,这里向您介绍两种,即:热水洗脚和药液洗脚。您不妨试试。
●热水洗足法 取清洁的井水、自来水加热至50℃~60℃,倒入木桶内或瓷盆内,水温到40℃~50℃时,赤双足在热水中浸洗,水量要淹没脚的踝关节,要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不断搓双足,泡到额头出汗或全身微出汗为好,每次10~20分钟,每天晚上睡前1次,如果水温太高,可适当稍加冷水,也可待热水温度稍低时再洗,总的原则是:水温要以能够耐受的程度为宜。另一个方法是用能保温的电热脚盆,用这种脚盆可一次将热水加足。
●药液洗足法 根据疾病性质,辨证选择适当方剂方药,如寒证用蕲艾、生姜、葱白;热证用金银花、野菊花、车前草、鱼腥草等适量,在洗足之前,将水煎煮或用热水溶解成溶液,大约2~3分钟后将药液倒入木桶或瓷盆内,加水至1500ml左右,将双脚放入药液中浸泡,水量要淹没脚的踝关节,要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于40℃左右,双足在药液中不断地搓,足部微发红身微出汗,浸泡完毕后用热水洗净双足,毛巾擦干,每天1~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热水、药液洗足适应于足跟痛、腰腿痛、脚气、冻疮、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静脉曲张、脚干裂、失眠多梦、尿毒症、癃闭、咳嗽、腹泻、耳鸣、鼻炎、痛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注意事项】
1. 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洗足疗法,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2.洗脚时要掌握好水温,不能太热,避免烫伤,也不能太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可先用手试下温度,不要在非流动的大浴池中或当风口处进行洗足浴。
3.妇女妊娠期间或月经期一般不宜洗足疗法,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柔。
4.身体虚弱者,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按摩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
5.老年人、儿童和生活不能自理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洗脚时要有人帮助,以免发生意外。
【禁忌症】
1.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皮肤烫伤、脓疮、溃疡或骨折者不宜采用洗足疗法。
2.患有急性传染病高热或有下肢痈疖者,禁用过烫热水泡足,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简历
作者系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审。
洗足疗法,又称足道、泡脚疗法、浸足疗法、足浴疗法,是用热水或民间中草药煎水洗泡足部,以改善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治病与养生的一种简便保健方法。洗足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记》中,司马迁就记述了上古时代,有位摸脚治病的民间医生,名叫俞跗,他治病不用汤液醴酒,仅用“针石挢引、案杌毒熨”双脚的方法。名医扁鹊,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还盛赞俞跗的高超医技为“一拨见病之应”。可以肯定地说,到了春秋战国,足疗法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成为一种广为群众接受的医疗方法。
诗人陆游在他82岁时,还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他在诗中写道:“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啄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晓汤。”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更把“足大暖”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据说雨果在写作时总爱把脚浸泡在热水里。
中医学认为人的疾病是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状态,经络学说中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阴维脉、阳跷脉起止于脚上,并与脚上的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相贯通,这些穴位又是这6条经络的根本。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能使人体保持着有规律而协调统一的整体生命活力。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下取,百病治足,内病外治,头病医脚”之说,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常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以激发经络的调控作用,足部的经络得以疏通,气血运行得以流畅,从而可促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颐养五脏六腑,使人体阴阳失调的状态得到改变。也许正因为如此,目前各种足疗室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到那里去做足疗一时费用较高,二是受时间等因素限制,最经济实惠灵活的方法还是在家自己做,这里向您介绍两种,即:热水洗脚和药液洗脚。您不妨试试。
●热水洗足法 取清洁的井水、自来水加热至50℃~60℃,倒入木桶内或瓷盆内,水温到40℃~50℃时,赤双足在热水中浸洗,水量要淹没脚的踝关节,要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不断搓双足,泡到额头出汗或全身微出汗为好,每次10~20分钟,每天晚上睡前1次,如果水温太高,可适当稍加冷水,也可待热水温度稍低时再洗,总的原则是:水温要以能够耐受的程度为宜。另一个方法是用能保温的电热脚盆,用这种脚盆可一次将热水加足。
●药液洗足法 根据疾病性质,辨证选择适当方剂方药,如寒证用蕲艾、生姜、葱白;热证用金银花、野菊花、车前草、鱼腥草等适量,在洗足之前,将水煎煮或用热水溶解成溶液,大约2~3分钟后将药液倒入木桶或瓷盆内,加水至1500ml左右,将双脚放入药液中浸泡,水量要淹没脚的踝关节,要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于40℃左右,双足在药液中不断地搓,足部微发红身微出汗,浸泡完毕后用热水洗净双足,毛巾擦干,每天1~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热水、药液洗足适应于足跟痛、腰腿痛、脚气、冻疮、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静脉曲张、脚干裂、失眠多梦、尿毒症、癃闭、咳嗽、腹泻、耳鸣、鼻炎、痛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注意事项】
1. 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洗足疗法,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2.洗脚时要掌握好水温,不能太热,避免烫伤,也不能太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可先用手试下温度,不要在非流动的大浴池中或当风口处进行洗足浴。
3.妇女妊娠期间或月经期一般不宜洗足疗法,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柔。
4.身体虚弱者,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按摩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
5.老年人、儿童和生活不能自理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洗脚时要有人帮助,以免发生意外。
【禁忌症】
1.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皮肤烫伤、脓疮、溃疡或骨折者不宜采用洗足疗法。
2.患有急性传染病高热或有下肢痈疖者,禁用过烫热水泡足,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简历
作者系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