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的限度与重建中国解释学——以徐复观为例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zho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复观通过自己的中国思想史解释实践提出了以知人论世为基础的"追体验"的解释学方法."追体验"要求解释者返回自我的精神,用自身的体验直接验证古代圣贤的精神境界,从而"追体验"的解释过程也就是一个心向伟大思想家、艺术家精神境界的工夫修养过程."追体验"是一种以人格为基础的解释学,它与西方解释学重视文本,强调"解释学的循环",提出"前理解"的不可避免有着根本的不同.而这种解释学方法的不同来自于
其他文献
试验分析了大田条件下保水剂对高粱出苗的作用,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高粱种子的出苗率,同时对高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保水剂可以显著提高不同深度
利用Stribeck摩擦模型,将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了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模型,对模拟转台伺服系统进行了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能有效抑制摩擦
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的纹理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Gabor滤波方案,计算纹理图像与某一Gabor滤波器卷积能量输出响应。选择Gabor滤波器的最优参数,采用简单的二值化技术将纹理差别转化为可检测的滤波器输出。纺织品、铣磨面等结构纹理和皮革、砂纸等随机纹理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识别不可定量测量缺陷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