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的应对实践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产物,其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面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的就业新形势下,分析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现状,尝试提出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限制、探索科技创新教学模式、展现学生就业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出在培育应用型人才中的教育导向作用以及将应用型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等应对实践的探索改革,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模式的转化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现实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模式;就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48-02
  The Practice of Social-oriented Employment for Applied University Students
  Xu Zhaoka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100)
  Abstract: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is also a product that is situ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demand of talent education by a multicultural economic society and a popularized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has its special goal. Under the new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ed universities in cultivating innovated talents, attempts to break the existing restrictions in educational mode, explores an educational mode f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thus to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in student employment, enhancing their overall quality.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guidance role of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and explore reforms that involve an education mode that leads students to social-oriented employment. This is to better fi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and provides practical evidence for transforming educational mode.
  Keywords:Applied;Education mode;Employment;Practice
  一、新形勢下对教育模式的要求
  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通过吸纳民意形成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供了开放思路。两大纲要从观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以及评价制度改革等各个层面,构成了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完整框架。这为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对教育模式的转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新形势下,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方市场之一,应该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培养出更好更多的能接轨社会就业的合格人才。
  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而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大受影响。高校在培养人才模式方面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了诸多局限。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阶段,应用型人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做好当前就业形势的研究,并且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产物,其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与普通本科高校主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倾向于培养技术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背景和行业具体工作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就目前来看,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适应社会新需求的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还应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形势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应用型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对教育模式转化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现实的研究意义。
  二、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的实践探索
  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强调专业实践学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同时,亦不可忽视接轨社会就业的需求。   针对这样一个理念,我们探究了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机制和时代的需求,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应用型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的教育模式,从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环境、构建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方法与观点,希望为在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学生接轨社会就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模式的转换研究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同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高校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程、卓有成效的人格熏陶,当然也包括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等。优质的高等教育不仅是要有强劲的科技、考研的升学率,更要有经得起历史和时间锤炼的毕业生的优秀素养,这才是一所高校经过时间检验所积淀的历史底蕴的表现。作为应用型高校,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适应性上。
  可以说,学生就是学校的主导产品,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乃至前景、前途将关乎着学校的未来。而学生对就业出路的满意度与合适性,将影响到学生今后漫长职业生涯的成长性。两者互为关联与促进。
  要讲就业,就不得不从新生入校开始着眼。因此,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让学生尽快从高考后近三个月的宽松状态切换到大学模式。同时,对照学生手册,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人生重要一环的规划,结合大一年级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将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专长与所在的专业结合起来。对于普遍常规的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技能与素养,要求学生必须有目的的在每一个学期都能有所进步与收获。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各方面日益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意和创业工作。结合上海市教委对高校教师实行的激励计划,专业教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和时间精力。
  为此,近几年来,专业教师经常对学生说,大学毕业面临就业的时候,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四级或六级英语证书,还有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几乎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提供的“标配”证书。但作为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有学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手中有一张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证书,哪怕即使是一张受理证书的话,那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没有的,肯定会让招聘单位的领导有为之而眼前一亮之感。工科专业的学生,有一张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书是最能反映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了。
  带着这样一种理念,近年来,专业教师对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育,其中之一就是借助于学生社团骨干,开展了每周一个晚上的科技创新沙龙活动。沙龙活动,抛开了教学授课的严肃呆板的模式。在这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并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每一次沙龙活动中,师生之间都会带来新的思考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其他人便会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探讨甚至于激烈的争辩中,创新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由此而积累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以往,发明专利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有点高大上的意味,不可高攀。但在科技创新沙龙中,就是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思维,而不是单纯地给学生指派研究课题。因为我们深信,只要是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他就会很专心地投入到其中进行研究探索。指导教师就是从身边生活的事情开始,给予学生以启发。比如,指导老师提出了针对初中时期男生身高增长很快,而相应的课桌不能与身高相适应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生长这一学生亲身感受到的状况,学生开动脑筋,查找资料,并跨专业学习了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两个实用新型专利“棘轮式课桌高度调节装置”和“课桌插销式高度调节装置”的申请,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最终终于成功获得了授权。初次专利授权的获得,也给了科技創新沙龙小组的学生以极大的鼓舞,由此而一发不可收,学生也开始习惯于做有心人,关注起身边的事物来了。比如针对很多油瓶在倒油时往往会沿瓶外留有油滴,带来了不卫生不方便的情况,学生经过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又完成了三个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水透气创可贴”、“一种设有密封套筒的油瓶瓶盖”和“一种设有增压套筒的油瓶瓶盖”的申请,经过修改后也获得了专利授权。
  如果说,这些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获得,与所学的专业方向相距甚远的话,但毕竟是学生在科技创新沙龙中的初步收获,这也给了学生极大的信心,原来,专利离我们并不遥远。当进入到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就会运用专业理论,结合专业知识,对一些相关的专业设备有了改进改良的想法。又先后进行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太阳能热水装置”、“一种蒸发换热装置”和三项发明专利“户外轻便型空调扇”、“毛细管式热交换装置”以及“预热式辐射炉灶”的申请,经过努力,最终都获得了授权。而其中最后一项发明专利“预热式辐射炉灶”是根据指导老师所从事的上海市科促会联盟计划的一个项目,在项目的研究中,学生能够跟着老师带着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现场,结合实际进行研发的同时,提出了发明专利的申请,成功获得了授权。这种在实践中亲自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成果,更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正是有了在校期间多年的积累,在进入毕业就业的时候,有着专利发明授权书的学生就格外受到了不少企业的青睐,有着极大的选择余地。有些学生甚至同时收到了多个企业的入职邀请。
  一届届学长科技创新的经历,通过培养高年级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科技沙龙活动,给了学弟学妹们以极大的启示。因此,科技创新沙龙也多年不衰,越办人气越兴旺,甚至超越了专业和学院的限制,有些学生通过社团、老乡和好友群的介绍而纷至沓来。
  三、结论
  就业工作,看似是大四年级的事情,但其实是从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展这个工作了。只有从大一开始从各方面就为学生设想,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积累自己各方面为就业准备的素材。这样,就业不再单纯是就业,功夫也还在题外。
  应用型高校除了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做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外,还应该打破原有的培养方式和观念,应用型高校应以应用型技能教育为主,在更广阔的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形式解禁学生长期形成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才能接受社会和企业的选择,也有能力和自信选择企业,找准自己就业的定位,展现教学的成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 aspartate,NMDA)受体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与临床和免疫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认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发展中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就当前市场来看,对于高校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也愈发的高,所以高校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更要具备有与之相应的创新力,才能为之后的企业工作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的些许问题而致使学生创新力难以发展。为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教学存在问题,进
目的:观察高盐饮食对大鼠血压和肾脏的影响及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0.5%NaCl的颗粒饲料)、模型组(给予8% NaCl的颗粒饲料)、干预组(给予8% NaCl的颗粒饲料+替米沙坦)。尾动脉测压仪阶段性测压,实验末经颈总动脉测压后,取血测血肌酐浓度并计算清除率,计算双肾肥大指数,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阶段性收集
摘 要: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招生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对其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招生工作和学校的每项工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让招生问题得到解决,创新非常的重要。本文针对民办高校招生工作的模式创新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47-01  前言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变化,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课 程实施了分层教学。本文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实施干预实验来研究分 层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影响。  关键词:高职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干预实验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44-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变化,生源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 趋势。过去以普
摘 要: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当下,我国高校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上取得进展的同时,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及财务方面仍存在问题亟待改进,需从明确政府权力、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及提高高校主体意识等方面加以推进。  关键词:高等学校;政府;办学自主权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4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落实
摘 要: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的法律意识不强,既没有形成依法治教的意识,又没有形成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教师做为依法治教的主体力量,要学法、懂法、依法执教,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并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同时应加强师德自律,推动依法治教进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规;依法治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50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成倍增长,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出现了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在新时代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本文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