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根据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指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已被列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Ⅰ类适应证。我国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程度如何?作为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根据中国现状,提供中国ICD/CRT-D植入适应证的证据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LVEF<0.35同时QRS波增宽(≥120 ms)的慢性心衰患者,植入器械应该首选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还是CRT-D(后者比前者的费用平均贵4~6万),这是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问题。
基本原理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低。目前ICD或CRT-D作为最有效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治疗方式已被国外指南列为Ⅰ类推荐,并且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但其他人群缺少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资料,照搬欧美的研究结果是否合适?
设计方案慢性心衰患者一级预防研究(POSCD-China)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纳入800例成功植入ICD、CRT-P或CRT-D的慢性心衰患者,排除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病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器械植入前均按照慢性心衰治疗指南接受优化的药物治疗。计划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的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猝死、心血管死亡、再入院、心功能评级、室性心律失常、ICD或CRT-D的电治疗等。
结论POSCD-China研究将明确我国慢性心衰患者的猝死风险,并比较LVEF降低合并QRS波增宽的慢性心衰患者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治疗时,接受CRT-P与CRT-D治疗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