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本文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从变“越俎代庖”为“自主研索”和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5-1
一、变“越俎代庖”为“自主研索”
笔者认为,要真正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应摒弃“答案的唯一性”,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从而激起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欲望。
一位教师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她从“你”字出发,进行开放式提问,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点燃了导火线,释放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成了一只只被放逐到阅读天地的小鸟,各自以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丛林中的美丽,一时间,课堂成为学生各自表达与交流的乐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我的感受”:
生:公仪休是个真正廉洁的人,虽然只是两条大鲤鱼,他也不接收。
生:他是个宰相,能以身作则,他的清正廉洁值得赞颂。
生:老师,我想起昨天背的两句话,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正因为他的清正廉洁,人才赞叹他,连剧本也写他。
师:说得好。看到他,我们不由地想现今社会,有多少为官的人或普通百姓,他们在名利面前、金钱面前却迷失了方向,而最终走向了不归路,由此,你又想到什么?
生:人不能有贪念,否则会承受不起诱惑。
生:人要是有了贪念,他就有可能失去永久的自由。
(该生说完,掌声响起,这里是我班上第一次自发的掌声,我很激动)
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这样的阅读过程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完全是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一块点火石,点燃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花,使得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烟花般灿烂。
二、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
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接触各种各样的观念。但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统一答案”,教师照搬教参,学生把参考书带进课堂,这种所谓的“统一认识”,不仅违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塑造个性。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教师应当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因为它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外出学习时曾经听过一位小学教师上的展示课《四个太阳》,这位教师在总结全文之后,并没有立刻结束教学,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小手林立,争相回答。
师:我们送一个绿绿的太阳给夏天,送一个金黄的太阳给秋天,我们把美好的心愿送给每个季节。老师也有一个心愿,送你们一个快乐的太阳,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每天快快乐乐的。我想,你们也有很多心愿,那你说说你想画一个什么太阳送给谁,或是送到什么地方。
生:我想画个五颜六色的太阳送给大地,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多彩。
生:我想画个会变的太阳,送给四季。到了炎热的夏天,会变成绿色的太阳,让人觉得很凉快;到了冬天,又会变成火红的太阳,让小朋友们感觉不到寒冷;秋天的太阳是金黄色的,田野里一片金黄,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生:我想画个会说话的太阳,等到没人跟我玩的时候,太阳可以跟我说话,陪我聊天。
生:我想画个会说话又会唱歌的太阳。果子熟了,太阳就会及时告诉小朋友,可以让小朋友尝到最新鲜的水果;春天来了,太阳又会和小鸟一起唱歌,小朋友听到他们欢快的歌声,又会跳起欢快的舞蹈。
生:我想画个能消除病菌的太阳,送给老师、亲人和小朋友们,让他们每天能健健康康地生活和学习。
生:我想画个心形的太阳送给灾区的小朋友,让灾区的小朋友感到温暖。
……
直到下课,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去思索,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各抒己见,孩子们的回答也极富个性色彩。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体验,老师只有用心地去尊重、去呵护、去鼓励、去赞赏,它便会犹如一方催化剂,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阅读。
总之,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教学,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阅读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5-1
一、变“越俎代庖”为“自主研索”
笔者认为,要真正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应摒弃“答案的唯一性”,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从而激起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欲望。
一位教师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她从“你”字出发,进行开放式提问,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点燃了导火线,释放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成了一只只被放逐到阅读天地的小鸟,各自以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丛林中的美丽,一时间,课堂成为学生各自表达与交流的乐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我的感受”:
生:公仪休是个真正廉洁的人,虽然只是两条大鲤鱼,他也不接收。
生:他是个宰相,能以身作则,他的清正廉洁值得赞颂。
生:老师,我想起昨天背的两句话,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正因为他的清正廉洁,人才赞叹他,连剧本也写他。
师:说得好。看到他,我们不由地想现今社会,有多少为官的人或普通百姓,他们在名利面前、金钱面前却迷失了方向,而最终走向了不归路,由此,你又想到什么?
生:人不能有贪念,否则会承受不起诱惑。
生:人要是有了贪念,他就有可能失去永久的自由。
(该生说完,掌声响起,这里是我班上第一次自发的掌声,我很激动)
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这样的阅读过程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完全是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一块点火石,点燃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花,使得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烟花般灿烂。
二、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
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接触各种各样的观念。但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统一答案”,教师照搬教参,学生把参考书带进课堂,这种所谓的“统一认识”,不仅违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塑造个性。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教师应当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因为它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外出学习时曾经听过一位小学教师上的展示课《四个太阳》,这位教师在总结全文之后,并没有立刻结束教学,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小手林立,争相回答。
师:我们送一个绿绿的太阳给夏天,送一个金黄的太阳给秋天,我们把美好的心愿送给每个季节。老师也有一个心愿,送你们一个快乐的太阳,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每天快快乐乐的。我想,你们也有很多心愿,那你说说你想画一个什么太阳送给谁,或是送到什么地方。
生:我想画个五颜六色的太阳送给大地,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多彩。
生:我想画个会变的太阳,送给四季。到了炎热的夏天,会变成绿色的太阳,让人觉得很凉快;到了冬天,又会变成火红的太阳,让小朋友们感觉不到寒冷;秋天的太阳是金黄色的,田野里一片金黄,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生:我想画个会说话的太阳,等到没人跟我玩的时候,太阳可以跟我说话,陪我聊天。
生:我想画个会说话又会唱歌的太阳。果子熟了,太阳就会及时告诉小朋友,可以让小朋友尝到最新鲜的水果;春天来了,太阳又会和小鸟一起唱歌,小朋友听到他们欢快的歌声,又会跳起欢快的舞蹈。
生:我想画个能消除病菌的太阳,送给老师、亲人和小朋友们,让他们每天能健健康康地生活和学习。
生:我想画个心形的太阳送给灾区的小朋友,让灾区的小朋友感到温暖。
……
直到下课,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去思索,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各抒己见,孩子们的回答也极富个性色彩。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体验,老师只有用心地去尊重、去呵护、去鼓励、去赞赏,它便会犹如一方催化剂,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阅读。
总之,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教学,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阅读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