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的儿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想,语文教师有自己的专业边界吗?这似乎是个伪命题——语文教师的专业边界应划在语文课程上。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语文总是与生活相等的,从这视角看,语文教师的专业应当走向“无边界”,即走向学生的生活——也许这正是语文教育的边界。
   我们对学生的生活了解吗?不能说不了解,但蒙台梭利却说: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世界却不了解他、不接纳他。因而,她写下了《童年的秘密》,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们,成为经典。这本书语文教师应当好好读一读。
   “六一”兒童节前,《光明日报》推出了一个专栏——“孩子们写的诗”,整整一版面。可以说每首诗都写得好,其中有一首,写得特好,因为写的“真像孩子”。诗的题目是《哭着哭着就笑了》。诗是这么写的:“我哭着哭着/就笑了。/因为我想到:/中午的饭菜/是香的,/傍晚的点心/是甜的,/天空的太阳/是明亮的,/夜晚的月光/是皎洁的。/每一个/不快乐的时刻,/都不应该是我的。”
   读了一遍又一遍,读着读着,我也笑了。因为,眼前浮现出一个个孩子的泪眼和笑脸,好似天空的云彩,瞬间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这就是孩子,孩子就是孩子。儿童是很难定义的,甚至是无法定义的,如果要定义,只能是:儿童就是儿童。可是,我们常常不了解他们,于是不接纳他们,对孩子的哭着,笑着,已熟视无睹。其实,哭着、笑着,里面就隐藏着童年的秘密。
   这首诗不只是在描述儿童生活的一个常见的情景,而且表达了儿童的本性以及儿童的内心诉求:世界上的一切一切都是美好的,“每一个不快乐的时刻,都不应该是我的”。快乐、愉悦是儿童应有的表情,而脸上的表情是内心的确证。可是我们不了解他们,不能从他们的“哭着”中读出什么,也不能从他们的“笑着”中读出什么,更没有从“哭着”——“笑着”的转换中发现什么。童年的秘密是什么?你在哪里啊?我们茫然。
   这首诗是在语文教师辅导下写成的,可见这位语文教师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慧心,她发现了童年的秘密,而且尊重它、呵护它,而且指导他把它表达出来。这样的指导,还暗含着另一个教育的秘密:从儿童的视角了解儿童,用儿童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又站在儿童之外观察儿童、研究儿童。我无端地猜想,那句“每一个不快乐的时刻,都不应该是我的”,一定有着老师的点拨。这样的点拨,不应该反对,相反,应该鼓励、支持,因为,儿童需要引领,儿童的价值观应当提升。这就是蒙台梭利对教师的定义——作为的教师的儿童。
其他文献
随着宁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强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产生强烈冲击,宁波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数字宁波”。    高标准配备为教育信息化护航    自从宁波市科教兴市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将“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列入宁波教育工作的“四大工程”之一后,全市教育系统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抓手,专门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
鸡爪山确实是个好地方,后山一大片老林子,最适合养鸡了。那林子,树林,竹林,草丛,哪一片都是养鸡的好场地。  鸡是鸡爪山群众的宝呀。哪家哪户没养个十只二十只的?就是后山刘二狗,出了名的刘二懒王,他家里都养了七八只鸡。缺烟钱了卖一只,缺酒钱了卖一只,缺盐巴钱了卖一只,只要看着自己家晒坝里有鸡,刘二狗心里就乐哈哈的。  鸡好吃不?大清早的,老爹一句话把李九给问住了。  鸡当然好吃呀。李九随口答应了一句。
摘要 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以及智能设备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解生产行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应用规模显见成效。生产过程自控系统发生结构性的根本变革,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的应用已形成必然趋势。以电解生产整流变电站供电系统为例,提出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解生产供电上控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PLC智能稳流控制系统在整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解决方案。  关
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从编者的角度来看,选编名家名篇意在发挥其正向效应——优美而独特的言语表达、丰富而独特的篇章结构、明晰而多样的文学形态,对于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表达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阅读活动是一种根据作者及其创作环境和文字的语法修辞特征进行‘释义’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名家名篇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正确而有效的解读、巧妙而独到的设计、准确而到位的教学,引导
【设计理念】  二年级是写话的起始阶段。课标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找到学生有兴趣的写话点是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喜欢读绘本,善于模仿,找到好的模仿范本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卤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绘本故事,那个可爱、单纯而又不乏顽皮的卤蛋,他说的都是真话。而他说话的方式又是那么有趣,有时是并列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卫生部[2002]14号令)、《重庆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量化评定实施细则》、(市教委、市卫生局[2003]1號),根据市教委的有关要求,结合大足县学校学生食堂的实际情况,切实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提高学校餐饮质量,决定引入专业化餐饮管理新机制,加大对学校食堂的升级改造投入,真正把“健康校园”、“平安校园”落到实处,为此,
《桥》是谈歌先生的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感人,矛盾冲突集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老汉在危难时刻的英雄壮举、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和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这篇小小说能在短短700字的篇幅内表现出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对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赞叹!  第一,作者用极简短的文字渲染出极恐怖的环境。“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文本解读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这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训练要点在于借助表格,有序地复述故事。  本文篇幅较长,但几处表示时间的语句,如“故事发生在冬天”“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等,让
《去年的树》以对话的形式为孩子们呈现了很多值得品读与思考的语言。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抓住这些语言,走到文字背后,捕捉“友谊”的主题,在深入的对话中构建起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在多元解读中找寻直抵心灵的文本主旨  《去年的树》是一篇经典童话,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境去读它,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或感动,或同情,或敬佩,或悲伤,或喜悦。  对于《去年的树》的主人公—— 小鸟,作者赋予她的个性品质,读者
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如何写好作文”已经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曾被形容为一场攻坚战;于学生而言,作文曾被形容为“难于上青天”。写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学生从生活的积累中选择和组织与主题要求相关的内容进行合理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修改完善。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所以,就需要教师牵着学生稚嫩的小手帮助他们叩开写作之门,再引导他们愉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