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和职业的需求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中,一切课程的开展都应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实用性的体育课程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用性体育课程要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需求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高校学生相比,其综合素质更加趋向于职业导向性的发展,要尽可能的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来保证学生的未來的职业综合素质。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开展也同样如此,体育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性以及实用性的方面的提高。但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影响,高职体育教学无论是在理念方面还是在课程开展的内容方面都表现出严重的缺陷,在未来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针对职业需求来对课程进行改革受到众多相关工作者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存在那些问题,未来如何针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来对课程进行改革是本文接下来将要叙述的内容。
  一、当前高职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体育课程的开展是依据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纲要来进行的,所以在高职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理念以及内容都十分的不契合高职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身体素质方面的不同的职业趋向要求,也没有明确的以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单一传统,只能一般性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并不能真正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未来就业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开展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念落后:高职体育课程开展理念与一般普通高校的课程开展理念相同,脱离了高职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不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依然与传统一般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相似,只是针对运动技术加以传授,为充分考虑到不同高职专业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各方面诉求,忽视了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未区分体育属性:高职体育教学既有一般的体育属性又有自身独有的特性,但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中只有一般的体育属性,自身的所独有的体育属性在正常的体育课程开中并未得到相关的展现。
  (四)课程目标:未设立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并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只能对学生进行笼统的一般形式的教学,学生在完成体育教学后业并未切实的感受到自身相关专业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五)课程的构建体系尚未完善,在体育课程的体系构建中,对于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效果测评等方面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在实际的教学效果方面,有着很大的不足。
  二、高职体育教学融合职业需求的改进方法
  高职体育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为更好的契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融合高职教学的各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方法。具体策略如下:
  (一)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
  落后的教学思想以及理念是造成告知体育课程开展现实效果不明显的根本问题。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高职体育教学理念必定要以突出职业特征为主要的导向,深入的考虑不同职业在体育方面的不同的要求,深入贯彻职业技能导向的体育教育。不断的加强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围绕职业技能提高为导向不断的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努力的探索体育课程职业导向下更多的积极健康内容的丰富。
  (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在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中,针对体育教学的内容的完善是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的完善需要更加充分的考虑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技能辅助形式体育教学。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所从事的职业技能学习以服务业和基础技能行业为主,所以在对其进行实际课程培养的过程中针对其体能的强化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普及对于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知识,对于职业储备知识进行相关的补充。
  (三)调整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高职体育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一直是体育教学开展的难点,在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课程中,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有着一定职业特色的突出岗位需要的实用性模式改革对于高职体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丰富体育活动
  在完成相关专业性的体育教学后为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以及缓解学生的身体压力可以适当的开展更多形式的体育活动,运用灵活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努力的调动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邱丽.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与实施构想——以山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5-28.
  [2] 周立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2):26-28.
  [3] 李仪,潘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现状与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2(6):131-135.
  [4] 施兴成.新课程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策略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6.
  [5] 李明俊.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新思路[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7-41.
其他文献
摘 要 乒乓球因为其操作简单,很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在高职院校中,乒乓球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项运动。但是在开展乒乓球教学中,容易出现忽略基本功教学的情况,导致乒乓球教学没有任何的教学规律性和科学性可言。所以,本文就高职院校乒乓球的基本功教学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让每一位高职院校学生都能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 高职 乒乓球 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 为了促进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能力培养的视角入手对擒拿格斗教学的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学中影响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几点问题(课时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不完善、教学方法程式化),然后又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科学化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擒拿格斗教学 公安警察院校 能力培养 优化
南极鱼类常年生活在-1.9℃的南大洋中,目前已知鱼体适应这种低温的一个机制是进化出了抗冻糖蛋白(antifreeze glycoproteins,AFGPs),而南极鱼卵被产在海水中,无AFGPs的保护,那
摘 要 根据昌宁县的情况,提出在符合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大课间的内容安排和组织只是单一广播体操的格局,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要;最后对大课间的实践意义进行了探索,旨在说明大课间对促进或加速个体育社会化进程方面的独特功效。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大课间应由传统的单纯注重体育的生物功能向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向转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建议,为构建保山市昌宁县小学新的大课间活动
摘 要 将拓展训练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拓展训练具有体验性,通过对户外活动的精心安排,可以模拟出真实的户外训练场景,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模式。拓展训练最开始起源于二战士兵训练,是提高人生存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将其应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 体育
摘 要 体育兴趣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文章对体育兴趣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现阶段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兴趣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概述  (一)关键名词的界定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