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如出血、幽门梗阻等)选择手术、药物、手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电话方式随访至2013年2月,收集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情况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肿瘤部位:胃窦部26例、胃体部17例、胃底部5例、贲门部3例、胃体及胃窦部4例.胃镜检查结果:溃疡型46例、结节肿块型5例、弥漫浸润型4例.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B细胞淋巴瘤53例,T细胞淋巴瘤1例,未明确分型1例.53例B细胞淋巴瘤中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6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17例.其临床分期:Ⅰ期23例、Ⅱ期23例、Ⅲ期4例、Ⅳ期3例.治疗方法:55例患者中23例采用手术治疗,14例采用药物治疗,17例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1例未治疗.5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7 ~ 1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9%、7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PG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x2=9.34,6.59,88.01,P<0.05),而治疗方式不影响PGL患者的预后(x2=3.6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是影响PG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758,2.231,95%可信区间:2.536~ 13.073,1.370 ~3.625,P<0.05).结论 对于PGL患者,治疗应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是影响PG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1].这类患者手术难度较无肝硬化患者高.随着外科医师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日益熟练,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高清腹腔镜摄像系统的出现,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患者的报道日趋增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行LC的可靠性.关键词:胆石症;肝硬化;门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其并发症的处理.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罕见,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足够的经验.201 1年10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该患者病程长达10年,患有3种不同的疾病,病程中发生肝动脉血栓,采用开腹手术和介入治疗最后痊愈。
肝脏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罕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全球仅有30余例报道.因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2012年11月5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1例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拟诊为肝占位性病变,肝包虫病待查.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脏子宫内膜异位症。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师协会外科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将于2014年5月15—1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期刊
肝性脊髓病是继发于终末期肝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改变,是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多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出现,临床比较罕见.该病预后不良,病情呈慢性进展.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肝病进行干预.外科医师为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行结肠游离手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短期内可降低血氨和改善神经症状,但长期效果不理想.2012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收治l例肝性脊髓病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手术治疗的283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283例中营养不良者35例,排除7例因急诊手术未进行术前营养支持治疗,共28例患者纳入研究;营养正常者248例.营养不良患者术前5~7d给予营养支持,术后所有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手术切口感染、术
2型糖尿病常合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症候群.对于此类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内科常用非手术如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方式治疗;外科则可采用手术方式,改善2型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症候群,达到“治愈”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目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对1例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模式,取得了较好疗效。
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
Denonvilliers筋膜是位于直肠前方与泌尿生殖器官后方间的一条菲薄的筋膜,是分隔泌尿生殖器官与直肠的重要屏障.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与直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关于Denonvilliers筋膜的起源及解剖走行尚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从Denonvilliers筋膜的胚胎学起源、解剖结构、走行、毗邻关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描述。
EST是ERCP检查中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操作,EST术后乳头切缘出血发生率为2%~9%[1-2].内镜下止血是其首选治疗方案.如内镜下治疗不能控制出血,则需行动脉栓塞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镜下控制EST术后出血的方法是金属夹夹闭出血灶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3-4].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均难以控制EST术后活动性出血,因此,临床上需要更简便有效的内镜下止血措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