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微课程教学法,以《恐龙》一课的翻转教学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方式转变的功用。文章循微课程教学法系统化设计之路,从四个方面予以呈现:“提炼达成目标:精准描述,学什么明明白白”“设计学习任务:问题导向,驱动学生‘真思考’”“开发配套资源:浓缩的教,促成自定步调的学”“主导课堂学习:隐退的教师,凸显的学生”。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20-0047-03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界对学习方式变革的呼声从未停止,但无论是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还是综合实践学习等,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的问题。学生学习态度的被动、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机械、学习达成目标的松散……都仍是问题。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课堂学习 课后作业”的模式来说,翻转课堂“课前学习 课上内化”的形式是一个大大的颠覆。孰优孰劣,最佳的评判者应该是学生,最佳的标准应该是学习的效果。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进行描述,使得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拉近了恐龙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对恐龙有了较多认识,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提炼达成目标:精准描述,学什么明明白白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达成目标”是学生完成了任务单之后理应抵达的终点,应当具备指引和评价功能。目标忌含糊不清、指向不明,应能让学生看得明明白白。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笔者将《恐龙》第一课时的课前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设定为:
  通过观看微视频、朗读课文,完成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达到: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亿、漫、吊、剑、型、畏、猛、齿、匕、谜”,会读“沼、覆、庞、梁、戚、锋”;②了解全文结构,能用关键词表达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③了解课文介绍的恐龙种类,发现各类恐龙的外形特点。
  这一目標中“能读、会写、会读、能用、能说”都很通俗易懂,又指向明确,使得学生对自主学习理应达到的维度和程度一目了然。其中“发现各类恐龙的特点”这一目标中的“发现”一词几番斟酌方才确定,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如此,通过“任务单 微课”的课前自主学习,保证了学生在家学习知识的质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定步调达成了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梳理文脉等学习目标,完成了识记、理解等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把课堂上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设定为:①理解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②会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仿写一种动物,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样,课堂上通过微项目学习,学生真正理解了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运用说明方法仿写。创作是一种高阶能力,相较于传统课堂上“课上讲课后写”的模式,笔者把“习作和评价”都放置在了课堂上,这样学生能当堂练习,当堂得到反馈,课后再去修改,效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
  设计学习任务:问题导向,驱动学生“真思考”
  在精准的达成目标引导下,教师要精心设计与目标对应的学习任务,使得每个目标都有相应的一到两个任务予以落实。因此任务单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作业,而是以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完成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微课程教学法强调问题导向的任务,拒绝习题式的任务,因为习题过于具体,容易使学生孤立地看问题、被动地思考。采用问题导向的任务驱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起学习支架,使得学生在做任务中学会提纲挈领和结构化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根据课前学习的三条达成目标,笔者相应地给出了四个学习任务,其中有三个学习任务都是以启发性的问题提出的,需要学生改变被动学习、接受喂养的思维方式,主动分析、整合、创造。例如,任务二“找一找: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试一试:假如发现了容易写错的字,你有没有办法不写错?”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识字写字的方法,使得学习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再如,任务三“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按照教学视频中的方法画出课文结构图。”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结构的能力——这一能力也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实践证明可能一开始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提炼出关键词,但是,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开发配套资源:浓缩的教,促成自定步调的学
  翻转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课前是否有高质量的自主学习。那么,当学生循着精准目标的指引,投身于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中且遇到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了。而教师通过对任务的设计,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提前预估了学生的需求,便可以针对性地开发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
  根据课前任务单,笔者针对“学习生字词”“抓关键词,画课文结构图”“抓说明方法,悟写作效果”这三个知识点制作了一个教学视频,支持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其中,第二个知识点为梳理文章结构,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实现的路径有很多,如拟小标题法、围绕课题拓展法、段意联结法等。基于本文的表达特点,笔者采用了比较匹配的“抓关键词法”理清结构,解释段落关键词的意义,并进一步细化为“摘词法”和“合并法”。课文一共六个段落,如果每一段都在教学视频中逐一呈现讲解,势必把教师课堂中满堂灌变成教师视频中满堂灌,令学生生厌,也违背了“让学”的本意。因此,笔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第二段和第一段作示范。比如学习第二段,先读一读,然后发现中心句——关键词一般都在中心句里,有原词的就直接圈画摘取,提炼出“种类和形态”这一关键词;而学习第一段时,此段没有中心句,那么分别提炼出“生活环境”“活动范围”两个词语,然后去冗存精,运用合并法,确定“生活环境”这一关键词。   在微課程教学法中,先学后教是一个伪命题,这是因为教师在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之前,已经通过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又录制讲课视频支持学生完成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这些视频,时长一般在5到8分钟,远远少于一节课的40分钟,但达成的目标等于甚至大于一节课,原因就在于教学视频是提前录制,教师站在系统设计、优化教学的高度设计和制作,思路清晰,巧妙突破重难点,无科学性错误,有动态引导、提纲挈领、印象深刻的可视化效果,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学生观看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实现暂停、重复等播放功能,而教师则跨越时空限制,成为每一位学生个体学习的帮助者,帮助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因此,不存在“先学后教”的问题,重要的是体现“教师主导新境界”。
  主导课堂学习:隐退的教师,凸显的学生
  还记得笔者初次观摩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时,提笔半天却只记下寥寥数笔,只想伸长脖子去看学生手中神奇的“任务单”;自己执教,课堂上学生正在创作,习惯性地来回巡视,却被指导专家叫住“作壁上观”。看着、感受着像是“作业坊”一样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似乎就是出几道题目检测一番学生,然后布置一个创作的题目让学生写,整节课似乎都在写作业,这让笔者倍感陌生和疑惑。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期间笔者得到了金陵先生的指导,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中,笔者逐渐更新对“翻转”中教师功能、角色的认识和对“翻转”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从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热情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适应并喜欢翻转教学,因为,翻转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人性化的、自主性的、合作性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参与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旁观、欣赏的角色。他们课前在家里根据自己的步骤自主学习,课堂上接受检测,完成进阶练习,生生互动协作评价,协作探究创作,展示质疑,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通过学习获得认知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发展的主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似乎并不明显,教师的身影似乎不再成为焦点,教师更像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这不正是课程改革所期待的教师角色转变吗?
  事实上,如果我们透过课堂,看到翻转课堂之后教师工作形式的改变,就能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已转化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指南——具体精准的达成目标;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支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视频与学习方法建议;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渗透学习评价、最近发展区、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激发学生学习力、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单。
  于是,我们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不是教师的主导弱化了,而是更加重要了,需要进入以点化学生的智慧为核心的“教师主导新境界”。优秀的教师,应该走出“演员”式教学窠臼,呈现“导演”型课堂的精彩——学生学习的精彩,才是教师点化智慧的真正的精彩。
  笔者不在执教《恐龙》时,已深觉微课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着教师专业成长。“三剑客”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标的建构、准确表述,到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设计,再到配套学习资源开发,最后是课堂微项目学习的设计与评价,无一不考验着教师的学科素养、信息化水平、心理学悟性、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只有将这些教学素养融为一体,构成教师的文化底色,方能扩展教师关于教学最优化的视野,增强教师实施教学最优化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在终身化学习的时代,学习力作用的彰显是必然的,其中,自主学习无疑是最关键的,没有自主学习就难以培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也不可能有学生自觉的成长发展。微课程教学法,正是通过系统化设计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爱上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4.
  [2]李会功.微课/翻转课堂设计制作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5.
  [3]万伟.课程的力量——学校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4]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其他文献
臧小平大姐寄来作品集《难得纯真》。扉页一句话,读得让人感慨万千:“谨以此书敬献给我最亲爱的父亲母亲!”  读《写在前面的话》,才知道臧小平中年患重病,一直得到父母臧克家、郑曼两位老人的关爱,长期卧床的她,是在父母悉心照顾下,才挺了过来。臧小平写道:  当我提起笔,为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往昔那么多萦绕于心难以忘怀的面容和场景,带着声音,带着色彩,带着温度和情感,带着穿透时空无比强大的
古代中国有一个国王,能力不济,糊涂得要命,经常做傻事,做了傻事后又经常向大臣和王后承认错误。此人好大喜功,喜欢大排场,每次碰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成百上千的门客,门客们你一言我一语,他也就没了主意。于是,国王娶了两个妻子,一个美貌无比用来显摆,一个丑陋无比却很有主见,这个国王在任的时候却也平安无事。  国王有个儿子,英俊潇洒能武善断,儿子继位后,挨个考核老国王留下来的成千才子。就这样,最终只剩下真正有能
网络教育平台是基于各种网络,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网络系统。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本文就对这两种结构加以比较,以方便用户的选择。  C/S和B/S结构简介  C/S (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
走走:时隔七年,距离上次畅销至五十万册的长篇小说《誓鸟》之后,你拿出了新的长篇小说《茧》,你觉得和你之前的作品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张悦然:有时候我自己也不太相信过去了那么久。那种感觉,好像我一直待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外面今夕是何年。《茧》包含着一些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如何看待我们的父辈和祖辈,并且对于爱的继承、罪的流传作了一些探究。这些都和我之前的小说不一样。像《誓鸟》或者再以前的小说
“计算思维”概念自进入教育视野后,备受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计算思维”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教师将“计算思维”视为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大集合,把教学如剪贴板、驱动程序、邮件传输等视同计算思维教育的分解;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将“计算思维”与“程序算法”画上约等号。起初不起眼的微小的理解差异,经过多次迭代,最终会发展成截然不同的实践结果。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追根溯源,透析计算思维的内在要素,追问计算思维
一个未知的故事开始了:  在另一个荒漠的季节  迁徙的候鸟已别离  飛向遥远的天际,  消息铺天盖地  春天不会再来了  在寒冷忧郁的土壤里  花儿和爱情即将消失  种子也无法孕育果实。  白日余烬依旧炽热  人们在房子里迷失,  如同废弃教堂里的天使。
连续三年就翻转课堂作新年展望,至今已觉不新鲜。不过,对新一年实验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还是必要的。敢问路在何方?  在我看来,首先,要牢牢把准教学主体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两者关系,就能激发信息技术对教学变革的革命性因素;把握不好,还会落后于其他行业信息化。  现在我们来分析教学要素。在教学要素中,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主体的素养构成,也改变了其他教学要素的存在方式。  比如,教学目标由教师输入电
2014年8月,盛夏酷暑,怀着对教育新技术的热情,我们相聚在山东大学,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短短三天,我们在NOC竞技场上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新教育、新理念、新技术,我们尽情呼吸着教育的新鲜空气,感受着教育的活力与生机。感谢NOC赛场,让我们对教育有了崭新的认识;感谢NOC赛场,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限潜能,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更感受到了信息技
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徐衎新作《仙》讲述了一个在人生角色扮演的真真假假中载沉载浮的故事。四位青年评论家不同维度的解读,为我们延展出不同的时空去反观“戏梦人生”这个说不尽的话题。  庸常和杀戮  时代使然,造就了趣味趋同,思维相似,以及太多并无本质区别的经验、情感和经历被批量复制。所以小说和生活便手拉着手、肩并着肩走进了庸常经验和情感的沼泽,久而久之,生活与小说相互嫌弃,大约
摘 要:多媒体有效引入高中政治教学课堂,能拓展高中政治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学生实践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高中 政治 有效性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