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英语写作课程“职业化”整合研究——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课题通过全面调查和分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英语写作课程,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以及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变革策略,推进该专业的英语写作课程的“职业化”改革,从而探索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将对其他高职院校,以及其他专业的英语写作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示范和借鉴。
【关键词】英语写作;职业化;英语教育专业
【作者简介】董瑶(1981.12-),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语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学法。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高职英语写作课程‘职业化’整合研究 ——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14165。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课题研究的背景。高等职业教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理论上“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一体化体系,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界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高职英语写作课程的改革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高职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脱节、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片面、教学手段单一等典型问题。本研究在现代课程观的指导下,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一系列“职业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高职院校的英语写作课程既有别于中等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写作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许多国内外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针对普通英语写作教学,而具体针对高职某一专业,系统研究课程改革方向和策略的课题尚不多见。将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作为独立课题来研究,具有丰富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涵的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本课题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展开研究,以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相关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英语写作需要为基础,兼具现实性和前瞻性,兼顾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专业写作技能,以综合培养学生强大职业竞争力和运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二、课题研究概述
1.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高职英语写作课课程目标的“职业化”定位;高职英语写作课课程内容的“职业化”整合;“项目教学法” 在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
2.研究目标。(1)基于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工作岗位需求,重新定位英语写作课的课程目标;(2)整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3)探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3. 关键问题。通过全面调查和分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英语写作课程,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以及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变革策略,推进该专业的英语写作课程的“职业化”改革,从而探索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4.主要观点。(1) 本课题在充分认识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对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从英语教育专业实际出发,探讨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对写作课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职业化”整合,探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写作课中的有效运用,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具有校本特色。(2)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3)本课题侧重于课程内容改革,改变和重塑课程体系,根据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制以及高职学生、学科等特点,探索出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创新模式。
三、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系统学习,使课题研究有牢固的理论支撑,确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实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同时结合《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高职层次师范生特点、《英语写作》学科特点,通过研讨、改进、总结,重构《英语写作》课程的课程框架。2.调查法:通过有目的、有主题的走访调研、电话调查、专家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解了英语教育专业相关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整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英语写作课程内容。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探索“项目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制定、验证并不断修改完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同时提升研究水平,并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的中期和后期组织课题组进行经验总结,使研究最终取得成功。
四、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几年不懈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效果。
1. 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课程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以及课程设置在专业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以课程理论为基础,提升课程建设的理念。
2.
【关键词】英语写作;职业化;英语教育专业
【作者简介】董瑶(1981.12-),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语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学法。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高职英语写作课程‘职业化’整合研究 ——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14165。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课题研究的背景。高等职业教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理论上“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一体化体系,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界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高职英语写作课程的改革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高职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脱节、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片面、教学手段单一等典型问题。本研究在现代课程观的指导下,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一系列“职业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高职院校的英语写作课程既有别于中等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写作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许多国内外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针对普通英语写作教学,而具体针对高职某一专业,系统研究课程改革方向和策略的课题尚不多见。将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作为独立课题来研究,具有丰富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涵的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本课题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为例展开研究,以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相关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英语写作需要为基础,兼具现实性和前瞻性,兼顾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专业写作技能,以综合培养学生强大职业竞争力和运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二、课题研究概述
1.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高职英语写作课课程目标的“职业化”定位;高职英语写作课课程内容的“职业化”整合;“项目教学法” 在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
2.研究目标。(1)基于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工作岗位需求,重新定位英语写作课的课程目标;(2)整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3)探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3. 关键问题。通过全面调查和分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英语写作课程,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以及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变革策略,推进该专业的英语写作课程的“职业化”改革,从而探索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4.主要观点。(1) 本课题在充分认识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对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从英语教育专业实际出发,探讨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对写作课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职业化”整合,探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写作课中的有效运用,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具有校本特色。(2)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3)本课题侧重于课程内容改革,改变和重塑课程体系,根据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制以及高职学生、学科等特点,探索出英语写作课程改革的创新模式。
三、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系统学习,使课题研究有牢固的理论支撑,确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实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同时结合《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高职层次师范生特点、《英语写作》学科特点,通过研讨、改进、总结,重构《英语写作》课程的课程框架。2.调查法:通过有目的、有主题的走访调研、电话调查、专家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解了英语教育专业相关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整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英语写作课程内容。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探索“项目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制定、验证并不断修改完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同时提升研究水平,并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的中期和后期组织课题组进行经验总结,使研究最终取得成功。
四、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几年不懈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效果。
1. 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课程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以及课程设置在专业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以课程理论为基础,提升课程建设的理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