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内各行业的迅猛发展,用电量需求不断攀升,电力资源消耗巨大。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采用节能策略极为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项节能措施,希望对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缓解电力能源压力有所贡献。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国内建筑电气设计不合理之处较多,仍存在不少缺陷,且对环保节能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建筑电力资源消耗极其严重,导致我国环境危机和能源压力随之加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希望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建筑能源消耗,使国内能源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一、電气设计特点
建筑电气设计专业化较强,同时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所以要想做到真正的节能减耗,我们必须基于建筑电气设计特点来进行节能设计,确保整体设计的合理与科学性。国内建筑电气设计特点如下:
(一)计算精确严密。针对各类电气设备进行科学测试,计算出其负荷能力的准确数据,并严格核算。对于电气设备而言,其计算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精确严密的计算为我们采取经济、节能措施创造了有利前提。
(二)对建筑物内部配电系统予以科学设计。不同的建筑物特点也各不相同,设计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合理设计建筑物供配电系统和低压高压系统,其设计原则既要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同时又要确保住户用电的安全与稳定性。
(三)加强防雷保护。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开始大量出现,雷电袭击概率也随之上升。对此,需采取有效的防雷设计方案,同时做好接地设计,由此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终端照明。在各类建筑物电能消耗中,最为直接的一种就是终端照明。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而言,其环保节能效果直接受到照明设计是否科学的影响。此外,终端照明设计的合理与科学性还可使建筑物美观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电气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节能型电气设计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压力一直都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各类能耗主体中,建筑能耗是其中最为庞大的一种。据统计,在国内整体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份额约占1/3。此外,许多建筑物电气设计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极大的能源浪费,社会能源负担由此加大。所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耗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想有效控制建筑能耗,电气设计环节是关键,我们应在电气设计全过程中贯彻环保节能的绿色设计理念,真正做到降低能耗,合理控制,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节能型电气设计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客观需求
对于建筑物装修来说,电气设计能够从不同实际状况出发来满足其各项基本功能,同时还能够设计规划建筑物的通风效果、温湿度、光照、气流以及色差色温等不同细节,并确保设计的合理与科学性,这样既能够使建筑物宜居性得到大幅提升,又有利于控制资源能源浪费,还有利于居住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变压器
在配电系统中,变压器是基本设备。变压器在总电能消耗中约占据了6%,共包括铜耗和铁耗两种,其中铁耗是指空载损耗,受铁芯制作工艺和材料影响,与负荷高低并无关联。铁耗在外加频率与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变化。因此通常来说,在选择变压器时应考虑损耗相对更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其铁芯以及硅钢片制造工艺均有显著改进,可有效控制变压器产生的空载损耗。
铜耗与负荷高低存在关联性,作为一种有功损耗,铜耗与变压器负载率平方之间成正比。所以我们应对用户用电负荷予以综合考虑,然后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变压器利用率处于75%~85%之间,应兼顾节能、建设投资和其他相关运行费用的投入,并在使用期内做出合理的容量预留。
(二)降低线路损耗
在传输过程中,输电线路由于自身电阻电抗的匀速,电流通过时会出现电能损耗,且与线路负载大小以及长度具有关联性。所以设计时应考虑将系统功率系数提高、降低导线电阻,以此来控制损耗。其主要措施如下:(1)在选择线路路径时应尽量保持合理性,应走直线而非弯路,控制导线长度;(2)配电箱和电气用房位置应合理设置,最大化缩短供电路径;(3)选择合理的导体材质。尽量选取具有较大电导率的材料作为线路导体,以此降低线路阻抗,如铜导体;(4)确定导线截面积。在确定导线截面积时应参考住户经济条件以及电流指标。若电路线路相对较长,可在用户经济条件允许,且满足电压降以及电流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将导线截面适当增大。
四、结语
总的来说,节能降耗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筑行业同样如此。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而言,其节能设计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所以电气设计工作人员应反复衡量、精心研究,在满足建筑电气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各项相关因素,充分运用节能技术,实现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玉华.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的新思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
[2]刘晓鹤.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J].商情,2013,(44):331.
[3]李楠.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节能原则[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9):576-576.
[4]王伟.商业地产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26):135-135.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国内建筑电气设计不合理之处较多,仍存在不少缺陷,且对环保节能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建筑电力资源消耗极其严重,导致我国环境危机和能源压力随之加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希望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建筑能源消耗,使国内能源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一、電气设计特点
建筑电气设计专业化较强,同时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所以要想做到真正的节能减耗,我们必须基于建筑电气设计特点来进行节能设计,确保整体设计的合理与科学性。国内建筑电气设计特点如下:
(一)计算精确严密。针对各类电气设备进行科学测试,计算出其负荷能力的准确数据,并严格核算。对于电气设备而言,其计算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精确严密的计算为我们采取经济、节能措施创造了有利前提。
(二)对建筑物内部配电系统予以科学设计。不同的建筑物特点也各不相同,设计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合理设计建筑物供配电系统和低压高压系统,其设计原则既要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同时又要确保住户用电的安全与稳定性。
(三)加强防雷保护。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开始大量出现,雷电袭击概率也随之上升。对此,需采取有效的防雷设计方案,同时做好接地设计,由此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终端照明。在各类建筑物电能消耗中,最为直接的一种就是终端照明。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而言,其环保节能效果直接受到照明设计是否科学的影响。此外,终端照明设计的合理与科学性还可使建筑物美观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电气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节能型电气设计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压力一直都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各类能耗主体中,建筑能耗是其中最为庞大的一种。据统计,在国内整体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份额约占1/3。此外,许多建筑物电气设计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极大的能源浪费,社会能源负担由此加大。所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耗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想有效控制建筑能耗,电气设计环节是关键,我们应在电气设计全过程中贯彻环保节能的绿色设计理念,真正做到降低能耗,合理控制,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节能型电气设计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客观需求
对于建筑物装修来说,电气设计能够从不同实际状况出发来满足其各项基本功能,同时还能够设计规划建筑物的通风效果、温湿度、光照、气流以及色差色温等不同细节,并确保设计的合理与科学性,这样既能够使建筑物宜居性得到大幅提升,又有利于控制资源能源浪费,还有利于居住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变压器
在配电系统中,变压器是基本设备。变压器在总电能消耗中约占据了6%,共包括铜耗和铁耗两种,其中铁耗是指空载损耗,受铁芯制作工艺和材料影响,与负荷高低并无关联。铁耗在外加频率与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变化。因此通常来说,在选择变压器时应考虑损耗相对更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其铁芯以及硅钢片制造工艺均有显著改进,可有效控制变压器产生的空载损耗。
铜耗与负荷高低存在关联性,作为一种有功损耗,铜耗与变压器负载率平方之间成正比。所以我们应对用户用电负荷予以综合考虑,然后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变压器利用率处于75%~85%之间,应兼顾节能、建设投资和其他相关运行费用的投入,并在使用期内做出合理的容量预留。
(二)降低线路损耗
在传输过程中,输电线路由于自身电阻电抗的匀速,电流通过时会出现电能损耗,且与线路负载大小以及长度具有关联性。所以设计时应考虑将系统功率系数提高、降低导线电阻,以此来控制损耗。其主要措施如下:(1)在选择线路路径时应尽量保持合理性,应走直线而非弯路,控制导线长度;(2)配电箱和电气用房位置应合理设置,最大化缩短供电路径;(3)选择合理的导体材质。尽量选取具有较大电导率的材料作为线路导体,以此降低线路阻抗,如铜导体;(4)确定导线截面积。在确定导线截面积时应参考住户经济条件以及电流指标。若电路线路相对较长,可在用户经济条件允许,且满足电压降以及电流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将导线截面适当增大。
四、结语
总的来说,节能降耗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筑行业同样如此。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而言,其节能设计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所以电气设计工作人员应反复衡量、精心研究,在满足建筑电气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各项相关因素,充分运用节能技术,实现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玉华.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的新思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
[2]刘晓鹤.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J].商情,2013,(44):331.
[3]李楠.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节能原则[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9):576-576.
[4]王伟.商业地产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26):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