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建模技术在数字化发射场中的应用

来源 :计算机仿真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j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数字化发射场是卫星发射信息化和应急保障的基础。本文结合某卫星发射场实时性和交互性视景仿真实现的特点,采用基于三维几何模型的建模及动态显示技术的虚拟场景创建方法,讨论了虚拟漫游系统中建模流程、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分析了通用的三维场景建模的技术路线和流程,给出了地物、天空和实体模型构建的实际解决方案、方法,讨论了基于Mu ltiGen C reator的模型格式转换、纹理贴图、模型简化、LOD技术、DOF技术等建模关键技术。采用Mu ltiGen C reator和Vega软件平台,开发出了一
其他文献
在导航装备数字维修平台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Agent思想的可视化交互系统的结构模型,该模型采用B/S模式网络平台构建;将网络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装备维修领域,针对某型惯性导航装备,给出了基于Cu lt 3D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化交互系统的实现方法,虚拟装备的动作由用户自定义的Java类灵活控制。该交互系统与B/S网络平台可实现无缝结合,处于网络中的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与虚拟装备进行交互。系统测试
虚拟战场环境是军用仿真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台,构造可漫游的虚拟战场场景是军用仿真中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广泛应用于战场模拟,作战训练和电脑游戏等方面。论文在简单介绍了构造虚拟战场场景的一般性步骤后,重点讨论了地形、自然现象等关键技术及漫游控制的实现等,论文在分析粒子系统的一般实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粒子系统算法实时性的一些技巧。实践证明,所实现的虚拟战场场景在实时性与真实感方面均取得了不错
肤色是人脸区别于其他景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肤色提取模型,模型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肤色提取效果,从而影响人脸检测的准确性。该文就近期人脸检测中常用的肤色提取模型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比较表明,色度空间中的亮度分量是造成各种模型肤色提取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针对Anil K.Jain的Cb、Cr椭圆聚类法肤色分割的缺点进行了改进,首先对亮度信息设置阈值,进行分
在热力系统仿真中,为了避免阻性模块直接相连造成的流量和压强关系的迭代计算,部件间容积法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部件间容积模型提出了多种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试验,对两种最常见的简化模型,部件间容积压力模型和部件间容积密度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在部件间容积环节非稳态问题简化中应该重视对能量相关方程的处理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前者简化方式仅适用于温度变化不大的工况,而后者可以适用于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