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教学由于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基于网络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效的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提升了计算机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培养综合全面的人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学现状加以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合理、有效的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关键词】网络平台 计算机基础教学 现状 方案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8-0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各种应用,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互联网化,因此,网络教育带来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让教学手段和模式深入人心。网络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不断加大,目前,基于网络平台下的计算机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适应当代计算机教育发展潮流的重要步骤。有效解决问题,出台实施方案,才能将网络平台与计算机充分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1.网络平台架构与计算机教学概况
  1.1网络平台教学的概念
  网络平台教学是以校园内部局域网络为基础,进行在线教学资源呈现、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师生互动等多种计算机辅助下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具有网络教学服务、网络课程开发、网络教学在线支持和网络协作互动等功能。将教育向社会化延伸,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打破了时空限制[1]。
  1.2网络平台教学概况
  网络平台教学是Internet技术下的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服务器、客户端的运行环境必须是Windows XP、win7/8、苹果、微软等系统,浏览器的类型不限,根据自身开发程度自行设置。目前,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基于以下四种服务来运行:①www服务,是信息整合、优化、检索的服务性平台;②e-mail是作为信息传递、与外界沟通、进行跨地域通讯的一种途径,是知识和教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桥梁;③FTP网域内部集群,是教学资源共享的区域,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必要场所,是内部讨论、交流的重要方式;④在线互动,实现实时交流,保证离线后仍可在上线时及时参与互动、沟通。其次,在线完成学习任务、考试、阅卷、评分等活动[2]。
  2.网络平台下计算机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网络课堂容量过大
  在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课堂上,大多数是集体教学的模式,大阶梯教室能容两三百人,这种大课模式,在各大高校广为流行。一名教师同时对两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授课,首先大容量的学生使得教学管理效率低下,学生出现问题需要老师近距离辅导时,教师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在学生成绩的管理上,因精力有限无法对所有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进行准确分析、评估。其次,网络平台授课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使课堂讲解时间变得更加充裕。因此,教师为增加课堂知识面和激发学生兴趣,往往利用网络的便利,在课堂上加入较多的课外知识延伸、先关资料整理、具体的教学案例、与之相关的教学视频音频、知识应用的行业新闻和动态等等,让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容量过大。除此之外,学习任务繁重的网络作业,也是大容量的表现之一。教学容量与教学知识的应用严重失衡[3]。
  2.2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低
  计算机网络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是计算机教学的主体部分。由于我国计算机能力普及范围较窄、起步时间较晚,造成了70%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才真正开始系统的接触计算机并加以应用。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较低,自主学习缺乏。加之教师一味的手把手的主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网络的陌生使他们需要教师细心的去讲解每一个部分,基础薄弱,无法促进其计算机自主学习的习惯。
  2.3课件有待优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使用范围广,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因此课件通用性很强。有很多老师往往为了自身方便而在教学中使用别人的课件进行授课,没有清晰把握课件的教学目标,自身缺乏专业的职业素养。其次,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过多的引用网络上的热门案例分析,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分析结果,将其应用进教学课件,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反而会误导学生的思维,从而使知识陈旧、固守。
  2.4网络教学设备和技术无法满足教学目标实现
  开展网络平台下的计算机教学,需要应用广泛的软件、精密的多媒体机器和熟练操作软件的技术,目前,我国各高校为节约教学成本,常常忽视了对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对社会上新出来的应用软件没有及时引进到教学资源中来。因此,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
  3.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3.1优化网络资源
  优化网络资源主要是避免冗杂的信息进入课堂、分类管理班级,其具体方法有:①控制课堂教学时间,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将教学时间与学生实践以1:3的比例来分配,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的信息质量;②在web端开发题库、资源管理,实现练习与教学的同步进行;③上课前进入班级信息管理系统签到和留言,签到是保证到课率,留言是留下课堂的疑问,老师课后在线答疑[4]。
  3.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提高学生计算基础能力、提供上网条件。例如可以:①对学生宿舍签入免费网线,提供网络;②建立公共、自由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定期对学生开放;③学习任务尽量以计算机辅助完成为主,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水平;④对计算机学习资源进行免费下载,开放学生学习资源自由上传的权限,鼓励资源共享;⑤在线作业与考试进行计时计分。
  3.3创新自主设计课件
  对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必须创新性自主设计课件内容。例如:①教师在教学前需将课件交至教务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开展教学;②教学课件第一部分注明教学目标,课件设置实践操作环节;③对于上课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图片等,可交给学生去搜索并提供,迎合了学生的趣味[5]。
  3.4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引进教学资源
  设备和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来说,教学资源是计算机应用的具体延伸,设备是保证实战操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设备和资源的资金投入。解决上述问题有两个途径:①压缩学校不必要的开支,进行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更新;②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免费提供实践基地和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应用贯穿于现代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教学平台使时代发展的产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网络平台教学环境和服务日趋完善的条件下,建立发达的校园局域网络,营造网络化的学习教学环境,创新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国民计算机应用水平,完善人才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为为.中职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计算机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8):295-295.
  [2]张锐.基于X3D技术的计算机教学虚拟网络实验室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6):182,184.
  [3]赵大伟.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J].活力,2013,(22):95-96. [4]梁樱.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课在线实验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8):295-295.
  [5]黄秋萍.基于网络平台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3,(9):59-60.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来说,主要的授课对象是未来的就业人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了解自身未来工作的性质,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与培训,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未来就业发展的毕业生。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在未来社会毕业生必须掌握好这一基本的基础能力,为此,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依据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现计算机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完美对
【摘要】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双语教学模式成为培养既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视角,分析了旅游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采取双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分析总结了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双语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完善此模式。  【关键词】国际化 高职旅游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软件的安全性检测是软件开发工作的重要环节。唯有通过软件安全性检测,确保软件的安全运行,才能使其所具有的功能和服务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尽早发现软件中所存在的漏洞,才能尽可能早的降低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御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安全检测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1-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从工具理性发展到了以人为本的体验时代,因此社会更需要有创新能力,有责任感的“创造型”设计人才。本文从产品设计系列课程的现状出发,总结现有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新的教育方式与课程体系,引导增加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科技的环境责任感,研究适合“创造型”人才培养的产品设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心-脑-手 EIP-CDIO 环境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1 【
【摘要】化工安全与环保是化工专业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化工专业开展这门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化工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化工企业的岗位大多是为化工专业的学生提供。化工业自身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因此化工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环保意识。本文将对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