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多层次挖掘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30%和类药性大于0.18为依据筛选出桑叶的药效成分,然后分别利用PubChem数据库和Gen Cards数据库筛选药效成分的潜在靶点以及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通过网络分析发现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药效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效成分-靶点网络、疾病靶点PPI网络和关键药效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随后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研究得到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γ-谷甾醇、4-丙烯基白藜芦醇、β-胡萝卜素、豆甾醇、叶酸、花生四烯酸等19个关键药效成分和PTGS2、IL6、TNF、GSK3B、CASP3、ALB、CAT、AR等8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到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成三方面,KEGG通路分析发现了与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结论:本研究表明桑叶的多个药效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干扰多条代谢通路来治疗2型糖尿病,阐述了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以2013年12月10~ 12日为调查日,对三个病区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10例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药物使用的现况调查.结果 ①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为45.67%.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依次为:利培酮315例(38.89%),奥氮平170例(20.99%),氯氮平190例(23.46%),喹硫平80例(9.88%),阿立哌唑53例(6.54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
目的探讨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病变表现为肿块型的4例,弥漫型的3例,多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有效治疗、预后评估及护理实施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本院就诊与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年龄大于60岁)52例,回顾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与难免流产诊治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停经伴有少量阴道出
路志正,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路老非常重视八段锦的作用,每天坚持锻炼,在长期习练八段锦功法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养生理念,将导引与养生、肢体锻炼与调理脏腑
“复古”再次成为当下时代风格的主趋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油画形式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复古从来没有完全中断过,它的出现不仅是对过去的仰慕,更是继
目的 分析北方沿海地区文登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住院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和转归.结果 戊型肝炎全年散发,每年第一季度为高发(38.0%);男性多于女性(4.1∶1);平均年龄59.2岁,中老年发病多(88.0%);农民居多(84.3%);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88.9%.老年患者及重叠HBV感染者病情重,病程长.治疗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