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篱突破,打造语文“自主学习流水线”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语文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呈现出除旧布新之态,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日常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该如何冲破教材设下的藩篱”,“该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该如何增加语言习练的有效性”等等。笔者提出“自主学习流水线”的设想,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操作流程。
  所谓“自主学习流水线”,就是通过建立并不断滚动“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赏”三个学习环节,来有效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流程。一方面,它强调学生习练的“自主性”,旨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另一方面,它又强调这一个学习流程的“整体性”,旨在形成一个流畅而完整的“学习流水线”,并通过这个“流水线”内部环节的不断循环,来加大语言习练的强度,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以下是笔者对“自主学习流水线”的研究和实践。
  一、“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流水线”运转的基础
  1.“自主阅读”的两个阶段
  在笔者开设的阅读课里,“自主阅读”主要分“自由性阅读”和“专题性阅读”两个阶段。
  在前期的“自由性阅读”中,笔者不推荐书目,让学生比较自由地选择课外文本,然后将其带到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师提供这一种自由的模式,目的是先让学生选择自己爱看的文章,以增加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当然,对于一些庸俗的读物,教师要明令禁止。
  “自由性阅读”主要是针对高一上半学年的学生,阅读内容可以以杂志(如《读者》等)为主。
  “自主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是“专题性阅读”,主要针对高一下半学年至高三上半学年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推荐文史哲类的经典书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加以阅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爱好列出阅读书目以做调整和补充,这也是学生自主性的充分体现。
  2.“专题性阅读”的推荐书目
  以下是笔者向学生推荐的部分书目。
  高一下: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泰戈尔《飞鸟集》、鲁迅《朝花夕拾》、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巴金《家》、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周国平《妞妞》等。
  高二:鲁迅《呐喊》《彷徨》、罗贯中《三国演义》、周国平《周国平散文》、张晓风《张晓风散文》、曹禺《雷雨》、余华《活着》、路遥《平凡的世界》、傅雷《傅雷家书》、罗曼·罗兰《巨人三传》、房龙《宽容》等。
  高三上: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奥赛罗》、苏东坡《东坡志林》、庄子《庄子》、曹雪芹《红楼梦》、王开岭《精神自治》、张远山《告别五千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
  比较厚的书,如《红楼梦》,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进行一至两个月左右的阅读,读书笔记可以分章节来完成。
  3.文本的准备
  要阅读,就要有阅读的文本。笔者是通过如下做法来准备文本的。
  在“自由性阅读”阶段,提前让学生准备好杂志或书籍。杂志由学生自己购买,也可以提前到阅览室借阅或是在两个班级之间交换阅读。
  在“专题性阅读”阶段,笔者采取以下策略:
  ①在高一下半学年,笔者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推荐的书籍或者自己去书店购买,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己去解决。
  ②从高二开始,文理科分班后班级已经固定下来,笔者便要求学生购买高二、高三的推荐书籍,数目至少在一本以上。笔者规定,学生买的这一本书要在班级里借阅流通,所有权归购买的学生,阅读权归班级每个同学,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临时的班级图书馆。
  “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流水线”最为基础的环节。教师要组织好阅读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积极推动“自主阅读”向“自主写作”过渡。
  二、“自主写作”是“自主学习流水线”的关键环节
  1.“自主写作”的两种主要成果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1)“心得式读书笔记”和教师的指导
  所谓“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想以及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以下是笔者认为学生在写“心得式读书笔记”时容易产生的一些不良倾向。
  ①复述文章。学生之所以会停留在复述文章的阶段,主要是没有将阅读文本对自己的触动追问下去,缺少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分析、联想和新的解读。
  ②消遣娱乐。学生在阅读时会有消遣娱乐的倾向,这种倾向带入到写作中,就会出现以搞笑好玩为目的写作。
  ③偏激狭隘。有的学生在写“心得式读书笔记”时思维会显得比较狭隘和偏激,缺少辩证的眼光和正确的价值观。
  要避免学生犯以上这些毛病,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和规范,使学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依文解道”,读懂文本。在这一步,学生要依据原文所提供的语言文字,仔细阅读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材料和主旨,为深入解读和评析做好准备工作。第二,要“依道悟文”,鉴赏评析。这一步,要力求能深入体味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精妙所在,对文章的布局、材料、立意、表达都能够了然于心。第三,要“捕获感触”,凝聚观点。要让学生紧紧抓住感触最深的一点,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看法。观点尽量不落窠臼,也不无病呻吟。
  总之,要写好“心得式读书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提炼观点、如何聚焦观点,如何论证观点的方法,将学生由“随意点评式读书笔记”引向“专题研究型读书笔记”上来。
  (2)“共鸣式抒情散文”和教师的指导
  所谓“共鸣式抒情散文”是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后,写自己生活中相同的际遇,以此来抒发真情,表达某种哲思的一类文章。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文章时要强调两点:   第一,要找到共鸣点,即文章呈现的最能震撼自己心灵的元素,然后把它捕捉到笔下。
  第二,要表达“生命之真情”和“生活之真谛”。教师要告诉学生,如能表达出生命的某种真情、生活的某种真谛,便找到了“共鸣式抒情散文”的灵魂所在。从意象到真情,再从真情到哲思,这便是“共鸣式抒情散文”写好、写活的关键。
  2.做好经典“读书笔记”的推荐工作
  如果仅有教师的指导,效果并不会太好。这时,就需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一些经典的读书笔记或是点评。笔者给学生开了部分参考书目,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毛宗岗评),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胭脂斋重评石头记》(胭脂斋评)等。
  三、“自主评赏”是“自主学习流水线”中“评价”和“鉴赏”的环节
  笔者认为,作文的评价鉴赏不一定要教师包干到底,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评价鉴赏的主体。
  1.教师要做好学生互评作文的指导和组织工作
  (1)根据作文评分细则和新课标,具体给出评改的参考标准
  在这一步,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评改的参考标准。
  以下是笔者给学生批改提供的一个参考标准。
  ①字数足。“自主写作”要达到的字数是800字左右。
  ②文面净。潦草、字迹不工整,都要在批改的时候指出来。
  ③中心明。文章贵在中心明确,切忌多个论点出现。学生批改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神”是否贯穿始终,情感是否凝聚不散。
  ④立意深。看立意是否深刻,能否给人以启迪,对论点的论证是否透彻全面,让人信服。
  ⑤语言美。看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学生在批改时要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或发人深思的句子。
  ⑥材料博。能否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由古及今,从中到外,打破时空,旁征博引。
  ⑦思路清。看文章的叙述是否有条不紊,论证是否清晰有力,结构是否完整严密,富有层次感。
  ⑧感情真。是否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⑨观点新。是否有创意、有个性,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观点、材料是否都有独到之处。
  应该说,以上九条,只是给学生一个批改的方向和支点,学生在具体操作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全部都参考到。
  (2)作文互批的具体操作流程
  ①学生批改。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批改的参考标准进行批改,写好评语,评定星级,写上批改人的姓名。星级作文的标准,笔者将其凝练成六点:字数足文面净;立意深中心明;语言美有文采;材料博论据丰;思路清层次顺;有个性感情真。
  根据这六点来评星级,其中六星为最高级别,要选出来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对于评语,笔者要求学生不是简单地评价文章的好坏,而是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阐发,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对文章中的某一点有所鉴赏。
  ②教师检查记录。在批改小组全部改完作文后,由小组长收齐交给教师。教师阅读了解写作的情况和批改的情况,然后登记学生得到的星级,选出优秀的作文,并且给批改者进行打分(比如:优秀的五分,良好的四分,一般的三分)。
  ③奖励措施。作文实行积分制,目的是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比如3星作文得2分,4星作文得4分,5星作文得6分,6星作文得8分。这些分数可以按一定比例折录进总评成绩。
  2.教师要提供“交流”和“反思”的平台
  在学生批改完作文后,教师应该提供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让师生共同鉴赏佳作,交流思想。因为课堂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就能共同提高,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具体可进行如下操作。
  ①反思己作:针对评语,给自己的文章进行重新设计,写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以结构提纲为主)。
  ②欣赏佳作:教师将优秀的作文打印分发给学生欣赏。欣赏完毕后,教师要大家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如果你来批改会给出什么样的评语?你觉得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③自由发言:学生谈自己对作文的理解和鉴赏。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到“敢说、会说、能说”,在评析中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④教师总结:教师要多肯定学生思维的独特或深刻之处,多突出那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见解和理论,多挖掘优秀作品中最具有价值的闪光点。
  “自主评赏”其实是建立了一种以“主动参与、乐于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表达和读写能力,并且为开启新一轮的学习流程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当学生进入到新一轮的“自主学习流水线”时,已经在“读、写、评”三个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教学愿景,也会在这个不断循环的学习流程中慢慢地得到实现。
其他文献
化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有别于化学兴趣小组辅导,它是针对学生实际开设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能力水平的一门课程,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力争让原来模糊的原理清晰化,凌乱的知识网络化,狭义的概念推广化,薄弱的思维与能力得到提高与强化。所以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一、关注本质问题研究 拓展学生的化学理论认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制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能力,教材的编写与教
“学考+选考” 的 “新高考” 跟 “老高考” 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新高考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布局、 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 在努力把握分析解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前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西部边远乡村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该文以城乡基
李白在《白马行》、《结客少年场行》、《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等诗中,数次自我标榜“杀人”。根据对唐代法律的了解和对李白理想追求的考查,这实际上是他在当时任侠思想的深刻影
史诗在英国文学史上有悠久的历史。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史诗创作极大地丰富了除抒情诗以外的诗歌类型。这一时期英国的史诗创作在浪漫主义运动高涨的背景下,融合了革命、宗教等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物质,耐久性是水泥混凝土的重要指标。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这种性能,砂石材料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素在水泥混凝土中集料所占成分比较大,因而集料对水
自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之言出,抒写离愁别绪便成为骚人墨客的永恒主题。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绿,杨柳青青,把酒相送,骊歌声声,这情景牵动了多少人的殷殷情思。唐人抒
咏物诗作为一种文学形态,它的兴起和发展,既有文学本身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刘勰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咏物诗也随之变化。反之,从诗人所咏之物中,我们也可以察知当时的社会风貌。  咏物诗所反映的物,除了一部分虚拟动物(如龙、凤、麟)外,都是实际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之中的。不论是草木虫鱼、飞禽走兽还是人为之物,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历代诗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