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来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比例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腔起搏器置入术的58例患者,,根据心室累积起搏比例,将患者分为高起搏比例组(心室累积起搏比例≥40%,n=34)和低起搏比例组(心室累积起搏比例〈40%,n=24),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起搏QRS时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LVEF、LVEDD、自身QRS时限,术后1周起搏QRS时限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时,高起搏比例组患者LVEF、
其他文献
“哼,看谁敢欺负我!”图中的小女孩来自苏格兰,目前是英国最小养鹰人的提名候选人。她虽然只有3岁,但从18个月大时就开始和这些猛禽生活在一起。她6岁的哥哥也已经有4年的养鹰经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入选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确诊为AMI的45岁及以下患者(青年组,n=333)和同期60岁以上的老年AMI患者(老年组,n=291),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肺静脉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于我院行肺静脉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个体化给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入选PCI后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且疗程在3个月左右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