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即语文,通过对写作技巧的培养,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谋篇布局能力、审美能力,写作充分体现着一个人的“三观”和思辨性,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当前,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传统的写作教学注入生机,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辅助教学,成为提高传统写作能力、培养思维逻辑与独立观念的新方式。本文从当下初中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一、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语文对学生写作水平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今后的写作能力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然带动对周围的事物形成独立的认知和思考。
  当下我国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常忽略了写作的本质意义。大多数教学方式模式固定,近乎“八股文”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写作缘情载道的特点。很多时候过于要求写作格式的规范化,却适得其反,不单单是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想象,更是局限了学生的思考,使得他们只会死板地运用写作技巧而忽略了内容。因为思维模式死板,写作方式单一,教育方式不正确,大多数学生写作时往往不能驾驭自己所学的知识,或是不敢去写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只能被迫地闭门造车,太过于关注考试分数往往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阅读与写作在教育中脱节。初中生有着幻想与活跃的思维,对阅读和写作应当有着天然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如今的教育中常常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因对初中生写作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危害极大。
  2.对初中学生的写作引导不正确
  当下在对初中生进行写作能力培养时,往往缺乏多样性的写作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传统的写作教学依旧影响着大多数老师的教育方式:单一地讲解写作的各项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去写作,经过老师的检查与批改之后挑选几篇范文进行朗读和点评。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写作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说往往更有优势,而更多的学生空有想法却不知如何通过写作的方式将想法表达出来。学生常常进行着强制面机械的写作,题目换掉后格式与内容还是大同小异,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浪费了精力与时间,还对寫作练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认识并加强初中语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性
  首先,老师要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和写作对自身逻辑能力的培养作用,更要明确写作存在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能巩固所学课程,加深在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的记忆,以写作反哺语文学习,以写作改变看待生活的视角,以生活助力写作训练。因此,在学校中,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明确并重视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潜移默化来不断影响,让学生明白写作能力的重要性,通过重视程度的提高,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造热情和浓厚的写作氛围对初中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其次,初中生正处于习惯和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为语文写作能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热情,在写作练习中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在学校,在家庭,为学生创造出有利于写作练习的环境和客观条件。
  2.创造写作氛围,以说引写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热情,创造写作的学习氛围,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对写作技巧的驾驭能力。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开展趣味的竞赛与学习活动,通过增加学习的氛围和趣味性来优化教育的整体环境,降低学生的抵触反应和反感,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可以重点开展阅读拓展,多读名家名篇,不光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与实际用例结合起来,对实化学生的写作技巧有特别的帮助。
  其次,应当以说引写,以写促说,写归根结底是用笔在说,说归根结底是用嘴在写,因此写与说本身就并不分家,是自成一体的。说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非常大,平时应当让学生多进行阅读和组织语言的训练活动,日积月累之下,在写作时,便可以让说成为写的辅助。再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以说引写,自我修改,自我提升,思考方法,学习技巧,鉴赏成果,通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揣摩和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行文思路,即使在没有教师的指引下,也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积淀情感和感悟,最终达到写作能力与道德修养共同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强化并注重对学生写作的培养和教育,应当通过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新优化现有的教育模式,并通过对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文章结构的掌握,行文水平等进行系统训练与提高,使其能在自主研究和学习的前提下,通过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写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对写作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阅读习惯,最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内在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初中语文随文微写分类教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2] 宋旖旎《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探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第4期。
  [3] 万亚峰《微写作的纯然表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26期。
  [4] 李洁《化整为零微写作,创意主题乐趣多》,《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作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诵读和写作能力,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同时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三年级的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对话的内容,不管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动物之间的对话。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对其加以重视,并予以一定的指导,对提升小学生的诵读和写作能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诵读和写作为中心,对三年级语文人物对话教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分值。同时,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走近古人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师就不能忽视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只有将有效的教学方法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从创设情景,感知文言文内涵;正确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言”“文”统一,强化理解能力;
摘 要:新时代的历史教师除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要做“时间的逆行者”,要带领学生一同“穿越”时空,铭记民族大义与民族气节,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延展生命的长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增加思想的深度三个层面,叙述新时代历史教师应注重的教学方向与教学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师 教学意义 教学方向  历史是什么?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个个逝去的灵魂,也不仅仅是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更不仅仅是
摘 要: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是字义教学,教师可依据《说文解字》分析小篆字形,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常用字字义,掌握从本义到引申义之间的演变,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掌握了常用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文言文的教学难题便不攻自破。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说文解字》为依据探究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说文解字》 字形 词义  文言是相对于唐宋以来的语体文而言的书面语言,是两汉以后、五四以前以秦汉典籍所反映的古代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对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能够专心听别人的讲话,能够更全面地讲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能与他人交流。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与老师和学生交谈以及与学生做游戏等方式调查了部分学校开展口语教学的情况。调查发现,在当前小学低年级口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口语交际课不足、教师情境创设不够、学生表达不充分、不会倾听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几点认识。  
摘 要: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拼音上多花些时间,训练学生用拼音写句子、读句子,达到直接朗读拼音的程度。低年级学生还要增加识字量。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大量识字,大量背诵,能够积累许多素材。而在背诵、朗诵中使用普通话,则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关键词:强化拼音 识字量 背诵量 普通话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要识字2500个,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4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大浪淘沙后的艺术结晶,是专家学者千挑万选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措辞典雅、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比较适合学生。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即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词句凝练、意蕴隽永的特点,因此给鉴赏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这些作品时难度很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在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属性,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阅读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阅读的技巧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以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核心,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小学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推广,我国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利用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策略  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感价值与认知观念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资
“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论证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但是一些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重堆砌事例、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却忽视了所引事例(名言)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忽视了围绕论点进行援事析理的推理过程,从而削弱了议论文的论辩力度。  如果在论证过程中强化三种意识,从议论文段的论证结构、援事析理、逻辑推理等三方面着手,合理引用材料,遵循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