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头内镜超声在十二指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微探头内镜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37例十二指肠病变行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标本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最终诊断结果,统计微探头内镜超声及内镜下活检对十二指肠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微探头内镜超声对十二指肠病变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8.38%(29/37),其中对十二指肠脂肪瘤和十二指肠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和10/12,对十二指肠早癌及炎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分别为2/4和3/8。内镜下活检对十二指肠病变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40.54%(15/37),其中对十二指肠类癌和十二指肠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1和7/12,对十二指肠问质瘤及脂肪瘤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0和1/4。结论内镜下活检不能作为诊断十二指肠病变的金标准,而微探头内镜超声对十二指肠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上以姑息引流治疗为主,经内镜逆行胆道引流操作是临床上首选的引流方式,但选择单支引流还是选择多支同时引流,目前争论较多。根据Bismuth—Corlette分型,I型肿瘤单支架引流与多支架引流所达到的实际效果相同,
目的探讨弓形刀胰管预切开联合针状刀补切开在经内镜逆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创新性运用双刀联合进行插管,即先行弓形刀胰管预切开再行针状刀联合补切开。结果双刀联合切开后38例患者插管成功33例,成功率86.8%;术后并发症9例,其中高淀粉酶血症4例,胰腺炎4例,胆管炎1例,保守治疗2~5d后痊愈,未发生出血和穿孔并发症。结论应用弓形刀胰管括约肌预
目的评估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率及其对进一步诊治所起的指导作用,分析因此对OGIB患者预后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因OGIB行胶囊内镜检查,符合入组标准、获得随访的患者307例,通过查阅患者资料库、住院病史以及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获取临床和随访数据。根据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查,并指导治疗。通过设置验证标准计算胶囊内镜检查的
目的探讨无明确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内镜切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经超声内镜和CT检查确认无转移灶的胃巨大间质瘤行内镜切除治疗,切除标本送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及出血、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第2、6和12个月复查胃镜及超声胃镜,第12个月复查全腹部三期CT扫描,统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10例内镜下成功切除,内镜切除成功率为83.3%(10/12);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渭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渭南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我市文化产品走出去,对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从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自信的意义切题,从渭南实际出发,分析渭南文化资源的优势及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渭南文
期刊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方法与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胆总管结石(≥12mm)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8例胆总管结石(≥12mm)患者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组(100例)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9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结石取净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乳头括约肌切开组相比,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
随行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应用,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也在不断改良和升级。
目的初步探讨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总结286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352例未发生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间存在差异性的指标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组在肝功能分级状况(P〈0.05)、白蛋白(t=5.05,P=0.000)、凝血酶原时间(t=-2.80,P=0.005)、门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软式内镜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腹腔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SAP患者随机分成内镜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内镜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8h内实施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内镜组患者人院第2天出现肠蠕动,第8天肠蠕动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入院第8天出现肠蠕动(P〈0.01),第14天肠蠕动恢复正常(P〈0.01)。内镜组人院第2、4、8、10、
摘 要:近年来各级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开展了大量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推進全民艺术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基层文化馆开展美术作品展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思路,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切实高效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产品。  关键词:文化馆;美术作品展览;改进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