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工业4.0”概念的出现,要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强国”,传统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而有效地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与助力,更关键的是企业内部的改革与创新。文章将以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索传统制造业在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这对于厘清我国制造业发展格局,开辟制造行业发展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中国智造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随着人们对代步工具需求上升,汽车的产销量整体扩大,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整车维修和汽车改装市场中的需求也随之逐渐扩大。总体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呈现出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的特点。
(一)政策分析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要专注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积极研发掌握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以研发高新技术与提高创新能力为战略方针导向;在国内先进知名汽车制造商的快速发展驱动下,国内一些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旨在逐步扩大产销规模,夺回外资或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也希望能够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能够率先挺进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由此带来的行业内部横向并购数量将增多,稀缺资源将逐渐向头部制造厂商集中;随着汽车产销量在日后逐步触及天花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会将目光着眼于巨大的售后市场。
(二)经济分析
据中汽协统计资料报告显示,2011~2017年,我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仍然保持着不断上升的态势。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大约2780.9万辆,汽车销售大约2808.1万辆,销量连续十年占据全球榜首。然而,受到全球经济环境以及政治形势变动的双重影响,近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均出现了小幅度下跌,汽车的产量下滑4.16%,汽车销量下滑2.76%。但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汽车产销量依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
(三)社会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居民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年增长率超过12%。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4億辆,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10.51%,而私人汽车保有量约为1.89亿辆,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比例达78.75%。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使我国汽车消费者更加离不开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汽车配套设施的购买、维修、保养等都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技术分析
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开发的重点依然在节能、减排、智能、安全上,着眼点放在将所有车用零部件的质量升级上。为了适应汽车工业革命性的变革及新能源汽车逐步迈进消费者市场,汽车零部件的铸造工艺和生产方式的改造升级首当其冲。我国不少本土的制造企业已然研发出了更加精密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并且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打磨,已经具备了实施规模性生产的能力。而一部分国际制造企业也奋起直追进行了产业的升级转型,这使得国内外企业竞争差距缩小,这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既是迎头赶上,因难而上大幅提升高新技术研发的机遇,又是面对研发投入增加甚至研发失败风险的挑战。
二、企业转型升级前经营情况分析
银轮公司属于民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30多年的经营历程中,从浙江一个小城镇的民营企业经过改制成功做大做强,一跃成为一家热交换器行业龙头企业的上市公司,经营战略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银轮公司所处的行业中竞争激烈的状况下,要想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提高自身核心实力及得到外部的帮助。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后可以得出,虽然大环境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受到国家政策利好、后疫情环境经济上行、市场消费复苏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但对行业中的个体来说,制造企业竞争激烈,受到上下游供应商及消费者的压力,利润空间不足。在近十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壮大发展的同时,在一些高配置零配件领域上还处于相对市场空白的状态。因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要想实现盈利增长,需要在这个关键节点抓住机会,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
三、企业转型升级相关战略分析
(一)国际化布局
银轮公司在其发展的数十年中一直牢牢把握住全球化的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全球消费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其嵌入国际消费市场的过程可以总结为5个步骤:1.优先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再实施“走出去”。国内市场永远是本土企业发展的大本营,这有稳固的扎根于国土,才能有能力实现产业国际化。2.通过形成合资公司,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银轮公司在与外国公司的交流合作中积极汲取养分,建立了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3.着眼于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本品牌核心竞争力。银轮公司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意识到了研发能力的重要性,将其年销售收入的5%作为科研专用资金,进行科研团队的打造。4.在国外市场直接投资,树立企业形象。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银轮企业着手在全球范围各个地区投资建立厂房,开拓市场的同时,宣传企业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5.打造属地化制造和全球运营能力。进一步发挥跨国企业规模效应,形成一套标准化生产运营模式,同时关注打造各地区不同的消费偏好,文化差异,适应市场需求。
(二)协同化产业链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更多的表现在产业链实力的竞争上。然而培育一条完整、规范的产业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企业拥有优质、核心的产品,这也要求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上形成上下游的企业战略联盟。
目前,为银轮机械生产配套产品的100多家生产企业中,天台县内有46家小微企业,构成配套供应链,为银轮公司配套生产。下单生产的各个流程均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提高了企业信息传递效率。协同化的生产链让银轮公司有了坚实的产品保障体系,能够让它更好地巩固行业地位,提高生产效益。 (三)品牌化产品
品牌化的根本基点是创造品牌差异,使自己的品牌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银轮公司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打造企业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产品质量带动品牌口碑。现在,银轮除拥有国内一流的制造能力外,还拥有业内数一数二的研发能力。银轮的技术中心被赋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荣誉称号。并且企业通过与国内各大高校、海内外领先学术科研机构构建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学术助推生产技术的落地;不仅如此,银轮还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的人才战略,实施“借脑袋工程”,“三安”工程和人力资源增值工程,积极从国内外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使银轮的研发团队越来越壮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银轮的战略并非是加大广告宣传,而是从核心竞争力出发,从产品出发,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传递自己的品牌理念,从而让这个民族品牌从此站了起来。
(四)跨边界研发
银轮公司自1980年起开发冷却机,并成立了冷却器生产车间;在1989年至1994年期间,银轮公司先后兼并了当地六家困难企业,分别为:天台保温材料厂、天台汽车配件厂、天台县工业物资有限公司、天台造纸厂。这些企业虽然自身发展受阻,但兼并这些困难企业对于银轮公司来说象征着其迈出了知识技术领域拓展的第一步,为未来提升企业内部研发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石。1985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7年,企业经过五次技术改造,分别投资106万元、150万元、495万元、2000万元、3296万元,对自身核心技术、核心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其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出口销售也达到了1000万人民币。1999年,浙江银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完成,成为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企业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专注与汽车热交换成品进行研发。
与此同时,银轮机械正式开启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先后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立了研究开发中心。这些合作使各个高校的学者与企业员工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将学术理论与实践经验完美的相结合,形成“1+1>2”的联合效应,让银轮企业的研发实力得到快速的提升。此外,银轮企业在上海、欧洲、北美多地建立了信息技术平台,与国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构建全球化研发架构、体系和流程。银轮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打通知識边界的壁垒,构建内部研发网络,积累与开拓理论基础,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研发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嵌入国际市场,积极应对外来市场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加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时代的红利下抓住时机。国际化上更加突出属地化生产与全球化运营,学习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研发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专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各国企业形成友好的国际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出企业的规模效益,开拓市场边界。
构建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深化上下游企业协同效应。在面对供应链集中度高且客户和供应商上有着更强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一味规避风险,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投资项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来发展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打造良好品牌形象,构建忠实客户群体。企业应秉持积极向上的信念,在重视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需要在外部公关、市场营销、产权保护方面提高相应的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拓展研发网络边界,构建知识渠道交互平台。企业将知识体系嵌入于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帮助企业获取和整合来自多渠道的的知识,进而提升创新绩效。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有能力发大从本区域获取、整合和创造新知识的好处。
(二)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需要对零部件制造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原料、生产制度等做出明确的条文规定。从制度层面规范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其次,政府作为零部件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为其提供战略性的只到和信息平台构建,促进各个高校与企业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联合培养“学术+技术”全面型人才,开展技术改革创新,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帮助零部件制造企业提升其在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
再次,政府可以重点帮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组织地方相关政府部门鼓励地方自有企业发展优势项目,弥补短板,对审查通过的优势项目的企业进行立项帮扶;对于那些科研投入占比高的制造企业提供减税降费等财政补贴。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建设工业园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搭建第三方平台对供应商与制造企业的运营进行管理,同时升级信息交互系统,加速产品仓储配送,提供企业精准供货,降低产品库存积压。
最后,政府可以向企业提供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当前新冠疫情有所好转,复工复产走上正轨的时候。降低税负为企业减轻负担,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优化资产配置,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汽车木地板脚垫,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EB/OL].[2019-10-10].https://www.qianzhan.com/wenda/detail/191001-a341b461.html.
[3]李明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嵌入国际采购链的方法研究——以银轮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7(15):281-282.
[4]汤颖韬,汤晓美.浙南山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21-23.
[5]周誉.供应链集中度与公司成本结构关系的研究[D].南京:金陵女子学院,2018.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中国智造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随着人们对代步工具需求上升,汽车的产销量整体扩大,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整车维修和汽车改装市场中的需求也随之逐渐扩大。总体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呈现出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的特点。
(一)政策分析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要专注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积极研发掌握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以研发高新技术与提高创新能力为战略方针导向;在国内先进知名汽车制造商的快速发展驱动下,国内一些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旨在逐步扩大产销规模,夺回外资或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也希望能够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能够率先挺进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由此带来的行业内部横向并购数量将增多,稀缺资源将逐渐向头部制造厂商集中;随着汽车产销量在日后逐步触及天花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会将目光着眼于巨大的售后市场。
(二)经济分析
据中汽协统计资料报告显示,2011~2017年,我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仍然保持着不断上升的态势。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大约2780.9万辆,汽车销售大约2808.1万辆,销量连续十年占据全球榜首。然而,受到全球经济环境以及政治形势变动的双重影响,近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均出现了小幅度下跌,汽车的产量下滑4.16%,汽车销量下滑2.76%。但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汽车产销量依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
(三)社会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居民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年增长率超过12%。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4億辆,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10.51%,而私人汽车保有量约为1.89亿辆,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比例达78.75%。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使我国汽车消费者更加离不开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汽车配套设施的购买、维修、保养等都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技术分析
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开发的重点依然在节能、减排、智能、安全上,着眼点放在将所有车用零部件的质量升级上。为了适应汽车工业革命性的变革及新能源汽车逐步迈进消费者市场,汽车零部件的铸造工艺和生产方式的改造升级首当其冲。我国不少本土的制造企业已然研发出了更加精密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并且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打磨,已经具备了实施规模性生产的能力。而一部分国际制造企业也奋起直追进行了产业的升级转型,这使得国内外企业竞争差距缩小,这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既是迎头赶上,因难而上大幅提升高新技术研发的机遇,又是面对研发投入增加甚至研发失败风险的挑战。
二、企业转型升级前经营情况分析
银轮公司属于民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30多年的经营历程中,从浙江一个小城镇的民营企业经过改制成功做大做强,一跃成为一家热交换器行业龙头企业的上市公司,经营战略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银轮公司所处的行业中竞争激烈的状况下,要想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提高自身核心实力及得到外部的帮助。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后可以得出,虽然大环境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受到国家政策利好、后疫情环境经济上行、市场消费复苏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但对行业中的个体来说,制造企业竞争激烈,受到上下游供应商及消费者的压力,利润空间不足。在近十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壮大发展的同时,在一些高配置零配件领域上还处于相对市场空白的状态。因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要想实现盈利增长,需要在这个关键节点抓住机会,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
三、企业转型升级相关战略分析
(一)国际化布局
银轮公司在其发展的数十年中一直牢牢把握住全球化的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全球消费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其嵌入国际消费市场的过程可以总结为5个步骤:1.优先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再实施“走出去”。国内市场永远是本土企业发展的大本营,这有稳固的扎根于国土,才能有能力实现产业国际化。2.通过形成合资公司,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银轮公司在与外国公司的交流合作中积极汲取养分,建立了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3.着眼于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本品牌核心竞争力。银轮公司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意识到了研发能力的重要性,将其年销售收入的5%作为科研专用资金,进行科研团队的打造。4.在国外市场直接投资,树立企业形象。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银轮企业着手在全球范围各个地区投资建立厂房,开拓市场的同时,宣传企业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5.打造属地化制造和全球运营能力。进一步发挥跨国企业规模效应,形成一套标准化生产运营模式,同时关注打造各地区不同的消费偏好,文化差异,适应市场需求。
(二)协同化产业链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更多的表现在产业链实力的竞争上。然而培育一条完整、规范的产业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企业拥有优质、核心的产品,这也要求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上形成上下游的企业战略联盟。
目前,为银轮机械生产配套产品的100多家生产企业中,天台县内有46家小微企业,构成配套供应链,为银轮公司配套生产。下单生产的各个流程均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提高了企业信息传递效率。协同化的生产链让银轮公司有了坚实的产品保障体系,能够让它更好地巩固行业地位,提高生产效益。 (三)品牌化产品
品牌化的根本基点是创造品牌差异,使自己的品牌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银轮公司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打造企业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产品质量带动品牌口碑。现在,银轮除拥有国内一流的制造能力外,还拥有业内数一数二的研发能力。银轮的技术中心被赋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荣誉称号。并且企业通过与国内各大高校、海内外领先学术科研机构构建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学术助推生产技术的落地;不仅如此,银轮还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的人才战略,实施“借脑袋工程”,“三安”工程和人力资源增值工程,积极从国内外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使银轮的研发团队越来越壮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银轮的战略并非是加大广告宣传,而是从核心竞争力出发,从产品出发,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传递自己的品牌理念,从而让这个民族品牌从此站了起来。
(四)跨边界研发
银轮公司自1980年起开发冷却机,并成立了冷却器生产车间;在1989年至1994年期间,银轮公司先后兼并了当地六家困难企业,分别为:天台保温材料厂、天台汽车配件厂、天台县工业物资有限公司、天台造纸厂。这些企业虽然自身发展受阻,但兼并这些困难企业对于银轮公司来说象征着其迈出了知识技术领域拓展的第一步,为未来提升企业内部研发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石。1985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7年,企业经过五次技术改造,分别投资106万元、150万元、495万元、2000万元、3296万元,对自身核心技术、核心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其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出口销售也达到了1000万人民币。1999年,浙江银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完成,成为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企业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专注与汽车热交换成品进行研发。
与此同时,银轮机械正式开启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先后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立了研究开发中心。这些合作使各个高校的学者与企业员工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将学术理论与实践经验完美的相结合,形成“1+1>2”的联合效应,让银轮企业的研发实力得到快速的提升。此外,银轮企业在上海、欧洲、北美多地建立了信息技术平台,与国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构建全球化研发架构、体系和流程。银轮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打通知識边界的壁垒,构建内部研发网络,积累与开拓理论基础,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研发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嵌入国际市场,积极应对外来市场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加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时代的红利下抓住时机。国际化上更加突出属地化生产与全球化运营,学习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研发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专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各国企业形成友好的国际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出企业的规模效益,开拓市场边界。
构建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深化上下游企业协同效应。在面对供应链集中度高且客户和供应商上有着更强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一味规避风险,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投资项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来发展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打造良好品牌形象,构建忠实客户群体。企业应秉持积极向上的信念,在重视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需要在外部公关、市场营销、产权保护方面提高相应的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拓展研发网络边界,构建知识渠道交互平台。企业将知识体系嵌入于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帮助企业获取和整合来自多渠道的的知识,进而提升创新绩效。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有能力发大从本区域获取、整合和创造新知识的好处。
(二)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需要对零部件制造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原料、生产制度等做出明确的条文规定。从制度层面规范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其次,政府作为零部件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为其提供战略性的只到和信息平台构建,促进各个高校与企业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联合培养“学术+技术”全面型人才,开展技术改革创新,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帮助零部件制造企业提升其在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
再次,政府可以重点帮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组织地方相关政府部门鼓励地方自有企业发展优势项目,弥补短板,对审查通过的优势项目的企业进行立项帮扶;对于那些科研投入占比高的制造企业提供减税降费等财政补贴。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建设工业园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搭建第三方平台对供应商与制造企业的运营进行管理,同时升级信息交互系统,加速产品仓储配送,提供企业精准供货,降低产品库存积压。
最后,政府可以向企业提供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当前新冠疫情有所好转,复工复产走上正轨的时候。降低税负为企业减轻负担,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优化资产配置,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汽车木地板脚垫,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EB/OL].[2019-10-10].https://www.qianzhan.com/wenda/detail/191001-a341b461.html.
[3]李明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嵌入国际采购链的方法研究——以银轮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7(15):281-282.
[4]汤颖韬,汤晓美.浙南山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21-23.
[5]周誉.供应链集中度与公司成本结构关系的研究[D].南京:金陵女子学院,2018.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