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发展进步中,从低矮的茅草屋到耸入云霄的摩天大厦;从嫦娥玉兔的“广寒宫”到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的升空,没有哪一刻离开过人类的创造。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始终是当今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渗透于学生学习的各个学科中。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作为职业中专的美术教师,我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创造思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鼓励大胆想象,注重发散思维
  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照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得墨守成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并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个,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地画所见、所想、所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证明,训练发散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大有裨益。
  二、改良评价标准,优化个性发展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优势,教师应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完成美术作业。这样,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并且可以从画作中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然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
  三、注意学科渗透,引导平衡发展
  李政道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此,我们说各类知识之间是可以互相渗透的。在美术教学中,同样可以渗透各学科的知识。
  在美术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体育活动中的姿态,历史课中展示的彩陶造型和色彩,地理课中讲述的山川、河流、音乐的意境等通过画面给予借鉴和再现。无形中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比如,学习“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有的学生把每个面都画得一样大(透视不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空间表现能力和审美活动的联系太密切了,大家表示一定要学好几何课。
  四、采用游戏教学,催生创造思维
  利用游戏学习,可以从感觉和思想上培养学生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教师的任务是担任随从、向导、启发者、心理助产士的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在玩中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在玩中做,锻炼了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心理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比如,我让学生玩撕纸游戏,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变得形态各异、精彩纷呈了。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的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感受和领悟,完成画作。
  五、营造艺术气氛,创设交流环境
  绘画是接受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有效途径。作为美术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善他们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情绪得到体验。
  1.创设校园大氛围
  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学生画展,现场命题作画比赛,积极参加省、市、全国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黏合剂。
  2.开设课堂小画廊
  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美术教育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觉探索的愿望。我们教师应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点燃他们的创造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作者单位 山西省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其他文献
2020年是极其不平常的一年,在疫情狂扫、补贴退坡、出口萎靡、需求缩水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客车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大中型客车市场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期刊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陶瓷生产遍布各个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的四个古文明国家其中的一个,陶瓷工艺文化起源比较早,独树一帜,并且与时俱进,对其他国家陶瓷工艺品的发展也
研究目的:自承载拱理论是地下工程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国际上对自承载拱理论的应用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不能实行量化分析,也不能直接应用于地下工程设计。目前国内地下硐室的设
摘要: 针对目前CO2、H2S等腐蚀气体对管道造成严重腐蚀的情况,设计一个快变腐蚀场装置,通过对气体流速、温度、压力的自动检测,达到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中CO2、H2S给试验挂片造成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测的目的。通过感应加热设备对管道中气体加热,从而达到温度的变化;通过改变输入气体的管道直径来改变气体的流量,从而进行气体流速的改变;通过气体增压泵,来改变内部的压力的变化;而温度和压力的监测则通过温度传感器
1、从观念上高度创新探索雕塑艺术的时代语言rn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雕塑也不例外.纵观中西方艺术史,可以说,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与时代这个大环境紧密相连.特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