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零售:比正大还大的泰国零售王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a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发达的泰国,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其零售业竞争也变成了世界级的,但所有强龙都压不过一条地头蛇,它就是中央零售,一家华裔创造的零售业奇迹。
  
  2008年10月、11月,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增幅都出现两位数的下降,但就在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倍感困难的时期,一家外资零售业看到了大肆扩张的机会。
  2008年12月,泰国第一大零售企业中央零售(Central Retail)CEO郑昌宣布,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央零售集团将在杭州的万象城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国第一家“尚泰”百货门店,预计2010年3月开张。
  未来10年中,中央零售集团还将在中国15个城市以每年新开4到5家店的速度扩张到40家店的规模。
  零售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在全球都在为走出经济危机而苦恼的时候,中央零售要大举扩张,这步棋的背后该有什么样背景?
  
  零售世家
  泰国固然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依托泰国极为发达的旅游业,其现代零售业发展程度相当高(现代零售业占比例达到45%),在亚洲首屈一指,堪称东南亚第一。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跨国零售业者纷纷进入泰国市场,将泰国零售业打造成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几个零售市场之一。
  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称王的正是中央零售集团,一个华裔家族企业。
  上个世纪初,郑氏祖先郑心平遵循下南洋的当地传统,从海南省文昌县漂洋过海来到泰国讨生活,成为岳父饮食店里的店员。1941年,经过一段时日的磨练,不愿在岳父这棵大树底下乘凉的郑心平,以向岳父挪借的300泰铢为本,在吞武里开办了一家类似“提篮叫卖”的小杂货店。怀抱“创建泰国最大百货公司”梦想的郑心平,给自己的小事业起名叫“诚生利”(keng seng lee)。
  1947年之前,郑心平的事业还是没有什么起色。直到他将小店和家都搬到堪称亚洲酒店之最的泰国东方酒店旁边,并改名“中央贸易商店”之后,郑心平开始走运了。
  9年之后,郑心平的长子Samri就实现了其父开百货商店的愿望,并继承了他的事业。
  在Samri时期,中央零售实现了集团化经营:开了泰国第一家购物中心,在清迈开了第一家中央百货公司,实现了省际扩张。到他1992年辞世的时候,中央零售集团已经成为泰国最大的集团公司之一。
  如今,中央零售集团归郑心平的次子Vanchai领导,但是集团核心零售业务仍在长子Samri的儿子郑昌的掌控之中。
  Vanchai最大的功绩是让中央零售集团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因为从1993年开始中央零售就进行了业务重整,将集团重心集中于零售业务,因此结余了大量现金;到1997年金融危机横扫许多泰国企业时,中央零售却在逆市扩张,还以低得多的价格将以前卖出去的Big C和 Tops超市买了回来,成为泰国商业史上又一家反周期扩张的典范。
  作为家族企业,中央零售集团将零售深入了血液。每一代郑家人均从小进入家族企业,从底层做起。现在,郑氏家族200多人,有50多人在企业中任职。
  
  零售链条思维
  在60年的成长中,中央零售在独特的生存轨迹中积蓄了丰富的战略资产。
  在早期百货商店经营中,因为看到泰国百姓喜欢品牌洋货,加上泰国拥有的旅游优势,中央零售形成了洋货的竞争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洋货”的各种成本,“中央洋行集团”曲径通幽地建立起一系列世界名牌合资生产企业,专门制造泰国消费者爱不释手的阿迪达斯运动鞋,玲勒牌、李氏牌牛仔裤,李·古柏、约翰·亨利、视基、梅登风、里浓、因菲尼蒂等名牌服饰。
  “自产自销”的链条思维给中央零售带来了很大超值效应,不仅实现了一体化集成,节约了采购成本,还增加了灵活性,降低了完全采用欧美百货业采购模式带来的高风险。顺着经营洋货的链条,中央零售还发展出超过4000名稳定的品质供应商,他们与中央零售有几十年的合作经验。
  1997年危机之后,现代零售业潮流扫荡亚洲,泰国首当其冲,传统的百货经营模式在寒风中挣扎求存,许多泰国中小本土零售商处境十分艰难。仅在2000-2001年,就有近一半的泰国本土百货店关闭,将近一半的泰国本土超市也被迫关门。
  就是在这种血腥的竞争当中,中央零售成为了泰国零售业之首,占绝了泰国零售业30%的市场份额。
  中央零售制胜的秘诀就是做加法,做链条,而这正是中央零售新掌门人郑昌的天才战略。
  1964年出生的郑昌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MBA学位,在花旗银行和梅西百货工作10年之后, 1989年他选择了回到曼谷进入家族企业。郑昌发现,传统百货零售业务没有前途,百货业务必须靠近时尚,但时尚排斥书籍、电子产品等,有违百货的大而全战略。
  美国百货零售业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做减法,即砍掉自己不擅长的部门业务,将日用品、书籍、电子产品、家装等部门分化为专业零售连锁店,成为“品类杀手”。但“大而全”是中央零售一贯的优势,战略相关者还有公司60年来形成的供应商团队。
  郑昌认为,中央零售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经验,恰恰相反,中央零售应该做加法,继续延伸链条。他说:“我们不会砍掉这些部门的业务,我们必须把它们做得更好,做得更大。”
  1993年,郑昌成立泰国第一家超级购物中心Big C Supercenter,满足了大量中低收入水平人群的需求,取得巨大成功,Big C在3年内,迅速扩张到20家店。1996年,郑昌成功地将中央零售和新加坡著名百货零售企业Robinson合并,建立了中央零售公司(CRC)。郑昌还与一些全球零售公司洽谈,如Casino,皇家Ahold,家乐福,屈臣氏,Marks & Spencer,为Central建立了许多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取得泰国代理权以及合资经营,中央零售得以进入以前不熟悉的专业零售领域,吸取“品类杀手”的经营经验。
  1996年,中央零售开了第一家“品类杀手”门店:Office Depot。这种“店中店”战略很奏效,帮助中央零售在外资零售巨头的进攻下占领了市场份额。现在,中央零售集团在泰国拥有400多家门店,450多家饭店以及超过10家购物中心,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中央零售旗下的家电和电子产品零售品牌Powerbuy,已经拥有3亿美元销售额,60余家门店;运动产品零售品牌Supersports,已经开设40多家门店,是泰国第一。2005年,中央零售成为五家获得亚洲零售“冠军中的冠军”奖项的零售企业之一。
  如同搭建一个矩阵结构,中央零售的部门细分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加法战略,不仅获得了“品类杀手”独特的规模经济优势,还保持了传统百货零售业“一站式购齐”的竞争优势,实现了范围经济。
  在专业零售品牌上,中央零售还因地制宜地进行各种创新,针对顾客需求创造出新的连锁品牌,如FoodLoft。
  每当中央零售扩张到一个地方,跟过去的往往是一个舰队的专业零售品牌。所以,当中央零售选址杭州的时候,不仅仅是又一个外资百货公司进入中国二线城市那么简单。杭州与中央零售的本土泰国一样,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收入水平足以支撑一个高档百货加上一系列的专业零售店。
  中央零售就要来了,但它面临的对手将不仅有杭州大厦,还有国美、东方家园。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文献资料电子化方兴未艾,高校图书馆传统职能急需转变。该文通过中美两国水平相当的两个高校图书馆功能区划的对比,利用充分调研数据,从藏书、功能、情报
开捐股先河的“首善”  创富不易,行善亦难,曹德旺却一样固执地坚持。  出身苦寒的闽商曹德旺,一刻不停地和命运相搏,几十年专注于汽车玻璃一个行业,最终成为全球“玻璃大王”;成为巨富之后,他又一门心思广散家财,被称为中国“首善”。  2011年4月,曹德旺做成了一件大事:其将持有的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捐赠给“河仁慈善基金会”。以过户当日收盘价计算,这笔捐赠市值35.5亿元。这次“散财”,曹德旺明知不可
对电厂动调轴流式风机,用运行风量直接监测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在应用算式推导与分析中,采用修正后的“静压差”取代“加权平均动压”,数据的采集与运算相当简
“栽跟头越早越好,等老了再栽跟头,一切都来不及了;我非常幸运,在人生的早期就失败过了。”  ——陈一舟    2008年,软银4.3亿美元注资千橡互动,占千橡35%左右股权,千橡互动的估值因而突破10亿美元。在互联网行业“十年磨剑”之后,陈一舟终于实现了拥有一家10亿美元公司的梦想。但2009年,不耐于精耕细作的陈一舟还能把千橡互动更进一步吗?    青年创业  陈一舟今年刚好40岁,但在互联网领
定音器是给乐器定音高的设备,很多玩乐器的朋友都用过定音器,最早的定音器应该是依靠嘴巴吹出声音来,人靠听觉识别出音高,然后以此来调节乐器。而这种传统定音器的音高容易受
2009年包头市实施重点项目592个,其中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有119个,占全市的20%,总投资达475亿元。稀土高新区实现二次腾飞。“稀土高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必须
只要花5万元,就可在浙江千岛湖、天目山、莫千山等著名景区的农村里享受30年的清晨鸟鸣和远山清涧。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城市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而对于当地
提要:药明康德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成功地把中国的人力优势变成人才优势,又成功地把人才优势变成切实的技术优势。  引言:药是有寿命的,尤其是专利药,一般专利也就是20到21年,早一年进入市场,就多获一分利。——李革  抽言:在美国,新药研发的平均周期为12到15年,由于研发上下链条的不畅,时间通常要浪费20%,大约是2到3年。而仅在美国市场,提前一年,就意味着多出5000亿美元的利润,这就是CRO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