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尊重人性,制度才有意义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朋友讲了一个笑话,说有个小伙子,骑辆破摩托去什么地方,路况不好,结果“哐啷啷”一声,油箱盖还是什么部件,被颠掉了。
  小伙子急忙下车去捡,不料被一个老太太抢先捡起来,她不肯还给小伙子,非说自己捡到的,就归自己了。小伙子好说歹说也没效果,只好报警。
  警察来了,也拿老太太没办法,反过来劝小伙子认了吧。这时候高潮来了,只见老太太蹒跚地走到社区废品收购站,把油箱盖卖了5毛钱,然后拿钱走人了。收废品的大哥,又把油箱盖还给了小伙子,事情这才解决。
  2
  几年前,我在车上遇到个西部人,大家一起说笑,说起他家乡是古都,地下文物极多,随便在自家院子里挖一挖,这辈子就够吃了。
  那老兄说:“哪有你们想得那么容易?盯得紧着呢。我们那儿盖房,经常会挖出古物来,有些人就会一声不响,用锄头把这些价值连城的古董捣碎。反正挖出来也不归自己,何苦来着?”
  听他这么一说,当时我们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想象着无数被捣毁的古物,心疼至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3
  今年5月份,四川彭州市通济镇麻柳村村民吴高亮,在自家门口的承包地里发现了一根罕见的巨形乌木,原本以为这是笔不小的横财,但当地派出所认为吴高亮私采滥挖地下矿产。政府的态度很明确,这块乌木属于地下文物,必须收归国家所有。
  但如何处理这烫手的宝物,当地政府也没主意,只能打报告向上级请示。可始终不见上级回应,于是这件事,就成了没有结果的烂尾新闻。
  两个月后,廣东有位林先生,从东江捞出了44根疑似乌木的木头,可木头刚从江底被捞出来,林先生就被人举报,说他“倒卖古木”。
  林先生打捞上来的疑似乌木被扣留,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现确是稀世珍奇乌木。当地政府发布通报称:为了表彰林先生上缴国家文物的举动,特给予个人奖金5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媒体报道称,调查表明,90%的读者认为,挖掘或是捡到的无主之物不归自己,这么规定不合理,可合理的规定又该是什么,大家也说不清。
  4
  现在国学火热,但从这些事情上来看,这种热只是虚热、叶公好龙式的热,我们中有些人,根本无意在现实中践行国学。
  比如说,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个土豪,有钱、任性。他在外边做了善事,不取分文,结果孔子骂他:“你无端抬高了道德门槛,把贫穷的善人阻拦在行善的门外。”
  此前,贫穷者在行善中,因为获得酬赏而弥补了经济损失,所以他们会行善不倦。但现在被你一搅和,行善的门槛高到了只能付出而一无所获,这让贫穷者还如何做得起善事?
  而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农夫,农夫把牛送给他,作为救命之酬。子路牵牛而归,受到了孔子的表扬。子路懂事,他做了好事,获得了报偿,此后人人都愿意效仿他做好事。长此以往,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就会好起来。
  5
  1788年1月18日,一艘英国战舰,把700多名恶行累累的犯人,押送到了不毛之地。此后80年,英国陆陆续续又流放了16万犯人到这里。多年后,这里崛起了一个富裕而令人羡慕的国家——澳大利亚。
  哪怕是一群流氓,也能够建立起一个文明的国家,只要制度合理。
  制度是国家的良知,规则是群体的智商。好的法律,能够激发人心中的善。好的规矩或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是简单可行,第二是符合人之常情,第三则是能够有效疏理人际关系。人的天性是相同的,入尧舜之国则为尧舜,入桀纣之国则为桀纣,能够于逆流之中保持自身高洁情操的,是稀有物种。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不久前,在丹麦欧登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一边讲解,一边为孩子们解剖了一只被安乐死的狮子。当世界各地的人们惊叫连连,谴责此举毫无人性时,大部分丹麦人却说“那是美好而有意义的一天”。  这座叫作欧登塞的城市,也是安徒生的故乡。  那只狮子不是第一只被解剖的动物。十几年来,欧登塞公园常常会把死去的动物做公开解剖。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还解剖了骆驼、马和貘。  尽管世界各国的动物园都在努力地扮演着合家欢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