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双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题报告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
  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性的人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我们对当前的学生状态做了较普遍的调查:本校是一所民汉双语学校,少数民族占53.32%,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创新的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具有盲从性,习惯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跟着别人走,对问题不了解无从下手更没有独特的见解,缺乏一种学习的“灵气”,学生的思维不够积极和不够自信。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问题意识,才能进行创新。
  由此可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发展,提高双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形成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景问题,发展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重数学运用的创造数学的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的意志品质。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
  3.通过课题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双语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提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和追求知识能力。
  4.通过课题研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平台。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巧妙地、具有创新性地组织教学。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能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把实验经验提升为理论,并能推广应用。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2.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汉语教师进入双语课堂进行授课,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双语学生学习的困惑和不足进行取样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整改和研究。包括调查表、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2.案例研究法: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事例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进行总结分析,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的总结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的实施课题的研究
  五、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摸底调查了解班级学生,根据任教班级的特点,进行摸底,并提出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让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制定研究的计划。
  2.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4年5月)
  模仿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准则,而进行的训练。如当某位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明确的评价“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创意”,为其他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和启示。成型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在进行了模仿训练后,提升出来的阶段。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所产生顿悟和灵感,经过大脑深思熟虑,提炼出新的观点和看法。深化阶段:在新的观点和看法产生后,学生能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必要的验证和深化的思维进行再次加工,对结论进行系统化。
  3.总结阶段(2014年6月)
  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案例分析、撰写实验论文,汇报研讨课。
  六、课题保证
  1.学术保证:课题负责人韩为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研究,曾荣获新疆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学科研究会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并一直担任伊犁教研室课改成员。
  2.组织保证:成立以韩为民为组长课题组,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网络,努力为实验者提供学习机会。
  3.时间保证:其他成员绝大多数均为学校一线实验教师,正从事教科研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贾玉芬、帕孜拉、王晓道等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4.经费保证:我组进行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并提供了课题研究所需的所有资料、设备、和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其他文献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常见的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肝脏被认为是子痫前期除了胎盘以外最常受损的器官,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增加。研究表明,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XIAP、Bcl-2的表达减少,Caspase-9的表达增多,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但缺乏肝细胞凋亡与其相关机制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细菌、病毒、氧化作用、炎症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
关键词:学生发展 教师发展 研究型教育者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人才,教育的发展最终是体现在人才质量的培养上,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因此,衡量教育发展的最终标准应当是学生的发展,而离开了学生的发展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由于教师在学校能对学生产生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因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敬业精神。而教师的积极性,优秀教师队伍的形成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