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作为计算机课教师,我们所接触的多是高新科技,更应在教学中率先实施课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本文就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了详解。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的教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计算机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理应似轻骑兵一般走在各学科课改的前头,我们要在教学中大胆改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实践中锐意创新。作为计算机课教师,我们所接触的全是科技前沿的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更应在教学中率先实施课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将所学的新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法,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课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颇有心得,现总结如下,希望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学之前,任务下放
计算机课程的优势在于这是一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学科,特别是爱玩、爱研究的男同学。但是学生的兴趣多在电子游戏方面,真正要学一些有用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还得善于引导他们把兴趣转移到学科知识上来。只有兴趣做导引,学生才会学得有劲。比如在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大胆地任务下放:《师说》中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哪位同学预习得好,我们就请他当当我们的老师。那些有志于计算机学习的同学便跃跃欲试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不要怕学生讲不好,因为学生讲不好的地方正是他们不理解而需我们点拨的地方。能发现问题才可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二、教学之始,兴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授课之初,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的环节,或是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或是预留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路去寻求答案,或是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地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总之,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参与意识的话题来开启一堂课。例如,在教学WORD文档的修改一课时,教师出示一则需要修改的“寻人启示”,而内容恰恰是寻找给本文件改错的小老师来修改文中需要修改的几处错误。这种有趣的情境教学法本身就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意识,对预习过功课的学生而言,完成它难度也不大,所以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就成功导入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课堂主体,充分活动
新型课堂中的新的师生定位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是组织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走下讲台,俯身当个引导者,引领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认识。例如,在学习表格编辑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组本次月考的各科成绩按要求进行编辑,生成表格。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识记菜单中的不同的命令。教师在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巡视、点拨,当有学生完成得较好时,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去多媒体大屏幕前展示、讲解,其他同学或做补充,或是提出不同的意见、疑问等。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无论是从记忆的角度还是从创新的角度去看,都是最佳选择,彰显了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四、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确定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任务驱动下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完成任务,并进行总结归纳。任务驱动下,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当教师演示完一些精彩的动画作品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任务,自制一组“牛顿运动定律”的FLANSH动画。有动画制作经验的同学可以独自去做,也可成为小组的老师,没有接触过这一内容的学生边看书边学着制作,可随时问同学和老师。大家互助合作,边学边问边研究,每个同学都想把效果做到最精彩,所以学起来特别认真,做起来特别有动力,而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也更具针对性。
五、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在计算机课上,有许多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最适用于计算机课堂。如有的男同学对电脑很是精通,而有的同学却从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同学自己制作过个人网页,有的同学却是学一点会一点。水平参差不齐时,最好采用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当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学生水平的“混搭”,让每一个同学都各得其所。例如我们布置的为课文《荷塘月色》制作教学用PPT课件时,同学有的搜集图片,有的找课文录音,有的在忙着给生字拼音;有的在下载与本课相关的高考测试题,大家一齐动手,群策群力,很快就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了。
六、利用微机,学科整合
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仅是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考试中一个侧重的地方。在计算机教学中,把各种学科的知识与计算机教学相联系都是可能的。我们最常用的是在WORD文档中写作,然后进行修改。教师还可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有计划地把学科知识与计算机教学联系在一起。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可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或是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等。其实,不管计算机学科与哪个学科教学进行整合,都能在发挥计算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巩固计算机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印象。
总之,计算机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走在学科改革的前列,它的成功的经验可以给予其它学科以借鉴,它的不足之处也给其它学科以提示。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探索出一条自主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带动其它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丹.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高天哲.教学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张晶.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周国红.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设计教学中运用之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的教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计算机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理应似轻骑兵一般走在各学科课改的前头,我们要在教学中大胆改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实践中锐意创新。作为计算机课教师,我们所接触的全是科技前沿的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更应在教学中率先实施课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将所学的新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法,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课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颇有心得,现总结如下,希望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学之前,任务下放
计算机课程的优势在于这是一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学科,特别是爱玩、爱研究的男同学。但是学生的兴趣多在电子游戏方面,真正要学一些有用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还得善于引导他们把兴趣转移到学科知识上来。只有兴趣做导引,学生才会学得有劲。比如在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大胆地任务下放:《师说》中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哪位同学预习得好,我们就请他当当我们的老师。那些有志于计算机学习的同学便跃跃欲试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不要怕学生讲不好,因为学生讲不好的地方正是他们不理解而需我们点拨的地方。能发现问题才可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二、教学之始,兴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授课之初,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的环节,或是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或是预留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路去寻求答案,或是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地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总之,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参与意识的话题来开启一堂课。例如,在教学WORD文档的修改一课时,教师出示一则需要修改的“寻人启示”,而内容恰恰是寻找给本文件改错的小老师来修改文中需要修改的几处错误。这种有趣的情境教学法本身就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意识,对预习过功课的学生而言,完成它难度也不大,所以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就成功导入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课堂主体,充分活动
新型课堂中的新的师生定位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是组织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走下讲台,俯身当个引导者,引领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认识。例如,在学习表格编辑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组本次月考的各科成绩按要求进行编辑,生成表格。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识记菜单中的不同的命令。教师在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巡视、点拨,当有学生完成得较好时,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去多媒体大屏幕前展示、讲解,其他同学或做补充,或是提出不同的意见、疑问等。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无论是从记忆的角度还是从创新的角度去看,都是最佳选择,彰显了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四、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确定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任务驱动下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完成任务,并进行总结归纳。任务驱动下,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当教师演示完一些精彩的动画作品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任务,自制一组“牛顿运动定律”的FLANSH动画。有动画制作经验的同学可以独自去做,也可成为小组的老师,没有接触过这一内容的学生边看书边学着制作,可随时问同学和老师。大家互助合作,边学边问边研究,每个同学都想把效果做到最精彩,所以学起来特别认真,做起来特别有动力,而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也更具针对性。
五、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在计算机课上,有许多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最适用于计算机课堂。如有的男同学对电脑很是精通,而有的同学却从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同学自己制作过个人网页,有的同学却是学一点会一点。水平参差不齐时,最好采用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当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学生水平的“混搭”,让每一个同学都各得其所。例如我们布置的为课文《荷塘月色》制作教学用PPT课件时,同学有的搜集图片,有的找课文录音,有的在忙着给生字拼音;有的在下载与本课相关的高考测试题,大家一齐动手,群策群力,很快就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了。
六、利用微机,学科整合
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仅是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考试中一个侧重的地方。在计算机教学中,把各种学科的知识与计算机教学相联系都是可能的。我们最常用的是在WORD文档中写作,然后进行修改。教师还可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有计划地把学科知识与计算机教学联系在一起。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可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或是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等。其实,不管计算机学科与哪个学科教学进行整合,都能在发挥计算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巩固计算机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印象。
总之,计算机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走在学科改革的前列,它的成功的经验可以给予其它学科以借鉴,它的不足之处也给其它学科以提示。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探索出一条自主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带动其它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丹.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高天哲.教学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张晶.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周国红.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设计教学中运用之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