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人特有的“以心传心”现象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从许多影视剧中可以了解到日本是一个非常含蓄的民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很少,而多是以眼神、微笑或是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日本人的这种交流方式深受本国体察文化的影响。体察文化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提倡人与人进行交流时应该尽量减少语言的使用,而信息接收方应该能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领悟说者的意思。体察文化的最集中体现就是日本人之间特有的“以心传心”现象,这种现象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心有灵犀,心领神会,无需过多语言的解释,在当今社会,这种“以心传心”现象显得尤为特别和与众不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好奇。本文从“以心传心”现象的由来和行为表现来分析这种现象对日本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体察文化;“以心传心”;影响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简介:王 贤(1981—),女,江苏昆山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一、“以心传心”的概念
  “以心传心”最早出自中国的佛教用语,后被日本借用,并形成了日本特色的交流方式,本义是指禅宗会动用心意向弟子们讲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佛法精髓,沿用至今,这种现象的含义已经更符合我们的日常行为,被解释为人与人进行交流时,无须过多的语言解释,双方就能通过心意传达明晓彼此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委婉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的特征是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不会通过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含蓄的、模糊的神态或是肢体动作传达给对方,并希望对方能揣测出其中的含义,特别是其中隐藏的弦外之音。
  二、“以心传心”现象在日语中的具体表现
  1.较多地使用副词
  在日语中,副词的作用就是用于不明确的、模糊的表达上,较多地使用副词就是尽量避免谈及事物的核心部分,故意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委婉和含蓄,而对方只能通过这些副词猜测说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2.有意识地省略重点词
  省略也是含蓄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将能表明明确观点的重点词汇省略掉,就能使表达变得模糊、含蓄起来,听着就只能靠接触其他词汇的帮助来揣测说者的真正含义了。
  3.避免使用断定的句式
  断定的句式是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种句式在日本人的交流中很少用到,取而代之的往往是随声附和的句式,即使是不赞同对方的观点和看法,也不会使用断定式句式直接否定对方。
  4.使用完全相反的句式来表达弦外之音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提出表示怀疑或者拒绝别人的请求时,如果正面表达这两种含义,很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和误会,因此,如果是表示怀疑,日本人会通过否定怀疑的句式来表达。
  三、“以心传心”式的交流方式对日本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
  “以心传心”式的交流方式不会直接否定对方的观点,不会直接拒绝对方的邀请,对心存怀疑的看法也是以委婉的方式提出,这样做既能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又能给彼此之间的谈话留下较大的弹性空间,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使人与人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和谐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培养人们平和的心态,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2.不利影响
  这种委婉的交流方式在日本人与日本人之间是非常自然的,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就显得过于含蓄了,如果不能深入了解日本的这种交流方式,外国人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特别是在商业交流中,含糊不清的表达让人难以捉摸,最终不利于商业往来和国际交流。另外,日本人不会明确地向对方表明自己的观点,也不会直接否定对方的观点,更不会为对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种做法过于保守,既不利于自主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人们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以心传心”现象是日本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其实在各国的交流文化中都有体现,但是其他国家并没有将这种交流方式上升为“以心传心”现象,因此,他们不免对日本的体察文化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这也在提醒我们,要想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人进行交流,我们不仅要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还要熟知他们的交流方式,更要注意克服“以心传心”现象的缺点,将其优点学为己用。
  参考文献:
  [1]范冰冰.“以心传心”文化影响下的日语暧昧表达[J].科技创新导报,2013,(3).
  [2]唐晓红.以心传心的语言——从日本语言的暧昧性看日本文化[J].日语知识,20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受到广泛重视,一些山区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受客观因素影响碰到许多困难。在教育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复述文本内容、组织游戏活动、小组合作实践、开展课外活动等能有效排除困难,从而达到语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语用能力;困难;对策  山区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碰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学生操练、实践的机会少;教师个别指导机会少,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教学课时太少;教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阐述了新时期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廉政文化建设和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并结合国内其他高校实施的经验做法,提出更为优化的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实现途径及教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是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廉政意识,树立廉政观念
摘 要:上好每一堂课历史课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追求。青年教师如何积累教学经验、快速成长,此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语言需简明与生动、结构须简洁与清晰、过渡得自然与新颖、见解求个性与全面”四个方面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以供参考。  关键词:青年教师;历史课;策略  1.语言需简明与生动  我个人以为一堂好的历史评优课中教师的上课语言相当重要。年轻老师一般普通话都不成问题,但上课都不太注意语言表述
摘 要:数学是理性与逻辑并行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一些初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方面的原因,会对数学学科产生敬畏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数学中美的因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不一样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美;策略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这个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是无处不在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美”的因素,虽然数学以逻辑思维为主,但是数学教学中充满着
摘 要:加强和规范渔船检验管理是确保渔船安全作业,防止水域污染和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本地渔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只有牢牢把握住渔船检验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针对性地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才能加快本地区渔船检验的科学化管理进程,才能为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渔船;检验;规范化;管理  一、渔船检验的基本内容介绍  进行渔船检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