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监测对腹腔镜手术中皮下气肿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妇科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术中及术后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皮下气肿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1].尽管多数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逐渐自行吸收,但皮下气肿形成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术后的明显不适,另一方面重度皮下气肿还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2-3].为探讨腹腔镜手术中皮下气肿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意义,我们分析了2005年我院腹腔镜手术发生皮下气肿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近日阅读明清小说,发现有些地方,今人的排印本由于不谙俗字或生僻字、异体字而臆改原文,使文意不通,增加读者阅读、欣赏古代文献的困难。试举三例,以明古代文献用字之精,今人若无充分有力的证据,切不可师心自用,轻易篡改原文。间有轻议前辈名贤之处,深所惶恐。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共收入古代小说530余种,800余册,选用最早的善本,原样影印,为近代汉语研究提供了可靠语料。收入其中的《西湖佳话》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