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取有肋型、无肋型平濑掌扇贝,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厚、外韧带长、扇角、体质量等性状,采用通径分析法,计算以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比较相关参数。结果表明,2个类型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32%、16.72%,均高于壳性状的变异系数。壳长、壳宽以及壳厚均与活体质量极显著相关。2个类型平濑掌扇贝表型参数也明显不同,有肋型的壳长小于无肋型,壳高、壳厚、外韧带长、扇角以及活体质量都大于无肋型,且壳厚、扇角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通径分析;壳性状;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215-03
平濑掌扇贝(Volachlamys hirasei)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扇贝科,该物种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尤以渤海湾分布较多,一般栖息在潮下带浅海或沙泥质底[1]。目前,国内关于平濑掌扇贝的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平濑掌扇贝分为有肋型、无肋型2种[2]。形态性状、重量性状以及性状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动物生物学研究极为重要[3-8]。张存善等[9]、郑怀平等[10]、刘小林等[11]分别对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的体尺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吴彪等分析了2个不同群体魁蚶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12];刘贤德等报道了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13];赵鹏等分析了2种壳色虾夷扇贝壳体尺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14];董在杰等研究了2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体质量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等[15]。本研究分析2种类型平濑掌扇贝壳性状与活体质量的相关性以及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了2种类型平濑掌扇贝壳生物学性状之间的差异,以期為人工养殖平濑掌扇贝壳资源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平濑掌扇贝壳于2012年4月采捕于辽河口二界沟海域,低温下运回实验室,将贝壳表面洗刷干净,实验室暂养10 d。按外形差异将所采扇贝分为有肋型、无肋型2种类型(图1),其中有肋型79只,无肋型47只。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测量前观察贝壳的外部形态,并拍照记录。从水中取出贝,阴干5 min后用精度为 0.01 mm的16EW型数显电子游标卡尺[德国马尔精密量仪(苏州)有限公司]测量壳长、壳高、壳厚、外韧带长。其中壳长是壳前到壳后的最大长度,壳高是壳顶到壳底的最大高度,壳厚是壳左右两侧间的最大厚度,外韧带长是外韧带的最大长度。测完壳性状后,用吸水纸将贝壳表面的水吸干,然后用精度为001 g的JJ330型数显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测量活体质量。测完活体质量后,按顺序对贝壳正面进行拍照,之后采用Picpick图像编辑器软件的量角器工具对照片上的扇角进行测量。
1.2.2 分析方法
运用Excel软件计算各个性状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SPSS 17.0软件对相同规格的2个类型平濑掌扇贝壳的各个性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每种类型各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通径分析。以活体质量为依变量,壳性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部形态以及各性状表型统计量
2.1.1 贝壳的形态
平濑掌扇贝壳右壳比左壳略凸。2壳呈白色、白褐相间或者白黑相间。一般左壳上的白色呈现放射状,多数为3条。根据贝壳表面有无明显肋条将贝壳分为有肋型、无肋型2种(图1)。从采捕情况看,有肋型数量多于无肋型,多数有肋型壳表面的肋十分明显,一般有12~15条肋,也有极少数的肋痕不明显。贝壳略微呈圆扇形,两壳及两侧微不等。两耳较大,不等,呈三角形,右壳前耳下方具有比较明显的足丝孔,右壳前耳有数枚小栉齿。贝壳的右壳前耳有数条放射性细纹。有肋型左壳一般两耳都有细纹,无肋型左壳一般仅前耳有细纹,甚至两耳都没有细纹。
2.1.2 各性状表型参数
从表1可以看出,无肋型平濑掌扇贝的壳长均值比有肋型大,但无肋型的活体质量比有肋型小,有肋型的壳厚、扇角比无肋型大。2种类型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最大,有肋型、无肋型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8.32%、16.72%,其他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未超过10%。由表2可知,2种类型间壳厚(X3)、扇角(X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
2.2 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
如表3所示,无肋型的各个性状,除壳高(X2)、外韧带长(X4)和活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以外, 其他的性状和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比有肋型小,有肋型的壳长和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也最大(0.899),其次是有肋型的壳厚和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0.867)。无肋型的扇角和活体质量之间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有肋型的扇角与活体质量显著相关。有肋型的壳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有13个大于无肋型,无肋型仅7个大于有肋型。有肋型有10对性状极显著相关,无肋型有7对。
2.3 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通径系数反映自变量对依变量的直接作用,活体质量(Y)关于壳长(X1)、壳高(X2)、壳厚(X3)、外韧带长(X4)以及扇角(X5)的通径系数实际就是Y关于它们的标准回归系数。如表4所示,2种类型扇贝壳长、壳厚对活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壳长对活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壳厚的直接作用次之,有肋型的外韧带长对活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根据相关系数的组成效应,将各个性状与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rij)分为各性状的直接作用(通径系数pj)和各性状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作用(∑rij pj)2部分。相关系数与通径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非一致,对活体质量间接影响最大的均是壳高。
关键词: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通径分析;壳性状;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215-03
平濑掌扇贝(Volachlamys hirasei)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扇贝科,该物种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尤以渤海湾分布较多,一般栖息在潮下带浅海或沙泥质底[1]。目前,国内关于平濑掌扇贝的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平濑掌扇贝分为有肋型、无肋型2种[2]。形态性状、重量性状以及性状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动物生物学研究极为重要[3-8]。张存善等[9]、郑怀平等[10]、刘小林等[11]分别对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的体尺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吴彪等分析了2个不同群体魁蚶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12];刘贤德等报道了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13];赵鹏等分析了2种壳色虾夷扇贝壳体尺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14];董在杰等研究了2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体质量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等[15]。本研究分析2种类型平濑掌扇贝壳性状与活体质量的相关性以及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了2种类型平濑掌扇贝壳生物学性状之间的差异,以期為人工养殖平濑掌扇贝壳资源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平濑掌扇贝壳于2012年4月采捕于辽河口二界沟海域,低温下运回实验室,将贝壳表面洗刷干净,实验室暂养10 d。按外形差异将所采扇贝分为有肋型、无肋型2种类型(图1),其中有肋型79只,无肋型47只。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测量前观察贝壳的外部形态,并拍照记录。从水中取出贝,阴干5 min后用精度为 0.01 mm的16EW型数显电子游标卡尺[德国马尔精密量仪(苏州)有限公司]测量壳长、壳高、壳厚、外韧带长。其中壳长是壳前到壳后的最大长度,壳高是壳顶到壳底的最大高度,壳厚是壳左右两侧间的最大厚度,外韧带长是外韧带的最大长度。测完壳性状后,用吸水纸将贝壳表面的水吸干,然后用精度为001 g的JJ330型数显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测量活体质量。测完活体质量后,按顺序对贝壳正面进行拍照,之后采用Picpick图像编辑器软件的量角器工具对照片上的扇角进行测量。
1.2.2 分析方法
运用Excel软件计算各个性状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SPSS 17.0软件对相同规格的2个类型平濑掌扇贝壳的各个性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每种类型各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通径分析。以活体质量为依变量,壳性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部形态以及各性状表型统计量
2.1.1 贝壳的形态
平濑掌扇贝壳右壳比左壳略凸。2壳呈白色、白褐相间或者白黑相间。一般左壳上的白色呈现放射状,多数为3条。根据贝壳表面有无明显肋条将贝壳分为有肋型、无肋型2种(图1)。从采捕情况看,有肋型数量多于无肋型,多数有肋型壳表面的肋十分明显,一般有12~15条肋,也有极少数的肋痕不明显。贝壳略微呈圆扇形,两壳及两侧微不等。两耳较大,不等,呈三角形,右壳前耳下方具有比较明显的足丝孔,右壳前耳有数枚小栉齿。贝壳的右壳前耳有数条放射性细纹。有肋型左壳一般两耳都有细纹,无肋型左壳一般仅前耳有细纹,甚至两耳都没有细纹。
2.1.2 各性状表型参数
从表1可以看出,无肋型平濑掌扇贝的壳长均值比有肋型大,但无肋型的活体质量比有肋型小,有肋型的壳厚、扇角比无肋型大。2种类型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最大,有肋型、无肋型平濑掌扇贝活体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8.32%、16.72%,其他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未超过10%。由表2可知,2种类型间壳厚(X3)、扇角(X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
2.2 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
如表3所示,无肋型的各个性状,除壳高(X2)、外韧带长(X4)和活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以外, 其他的性状和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比有肋型小,有肋型的壳长和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也最大(0.899),其次是有肋型的壳厚和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0.867)。无肋型的扇角和活体质量之间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有肋型的扇角与活体质量显著相关。有肋型的壳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有13个大于无肋型,无肋型仅7个大于有肋型。有肋型有10对性状极显著相关,无肋型有7对。
2.3 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通径系数反映自变量对依变量的直接作用,活体质量(Y)关于壳长(X1)、壳高(X2)、壳厚(X3)、外韧带长(X4)以及扇角(X5)的通径系数实际就是Y关于它们的标准回归系数。如表4所示,2种类型扇贝壳长、壳厚对活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壳长对活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壳厚的直接作用次之,有肋型的外韧带长对活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根据相关系数的组成效应,将各个性状与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rij)分为各性状的直接作用(通径系数pj)和各性状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作用(∑rij pj)2部分。相关系数与通径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非一致,对活体质量间接影响最大的均是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