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消息”的味道——《我们成功了》文本细读与教学设想

来源 :小学教学(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成功了》是一则消息。平常,我们大多采用教记叙文的路子来教这篇课文。很多老师认为,二年级孩子无需了解消息这种文体知识,但是我们不能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错觉:教材中无论什么文章都要当成文学作品去理解、感受、欣赏,都应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对于这篇课文,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把消息当作消息来教。 “We have succeeded” is a news. Normally, most of us use the teaching of narrative texts to teach this text. Many teachers think that sophomore children do not need to know the style knowledge of the news, but we can not give the children the illusion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textbook should be regarded as literary works to understand, feel and appreciate, we should grasp the key words Have feelings read aloud For this text, we should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of the news as a message.
其他文献
一、教育心理惩罚的常见特征和消极影响rn教育心理惩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运用语言、表情等提出不合理的技能、知识、道德等要求,并强迫学生执行的教育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里的独特就是说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自己体会到的,别人没有体会到的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材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素养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
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每个人都会在童年里做过几件让家里人头疼的淘气事,虽然经历的童年可能不同,但主题却相距不远,那就是成長以及成长中的调皮与烦恼。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  故事写的尽是尼古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借用第一人称把读者引入孩子的视角,语言非常口语化但决不粗俗。细心的读者,完全可能从尼古拉的故事中读到自己的生活。它虽然搞笑而且浪漫,但绝对不失其真实。  推荐理由:永远长不大的“小尼古拉
期刊
制作CAI的工具软件很多,PowerPoint是广为应用的一种,由于它缺乏实时科学计算能力,很难增强听讲者的临场感和参与意识.通过VBA把MATLAB Activex和PowerPoint集成到一起,可以
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爸爸总是告诉我:“要努力一点,进一个好学校,不然的话,你以后怎么办?”可是我的心总是静不下来,我怕让爸爸失望,也很担心我的将来。陈家辉 Now that I a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
摘要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走进生活,随意抒发对生活,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让儿童的心境变得自由而轻松,让儿童的“写话”成为自身表达的需要,成为真实而精彩的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 写话教学 儿童诗 共享读 分层评价  一、学写儿童诗,写话有兴趣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语言,学生就会刻意去模仿。低年级学生更是这样。  一次,秋风乍起,孩子们都趴在窗口观看,我停下课,让他们看个够。忽
西子姐姐:这两天有去烈士陵园扫墓的同学么?我记得我小时候每逢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大家去的。对你偏爱:昨天刚去。我还做了小白花呢。 West sister: two days to the cemet
期刊
一提起情境的创设,我们的脑海里马上就会联想到精美的课件,特别是一些比赛课、展示课、教研课.那些精美的画面、趣味横生的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一节40分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