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造加工的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所有的安全风险,一些加工设备的小型缺陷会转变成安全事故。基于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运行环境、人员素质、设备本身的全面分析,本文依照安全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研究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制定设备的安全管理规范,严格防范出现安全风险。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设备管理;安全管理
一、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制度意义和原则
现代化工业生产逐渐向自动化前进,科学发展越来越快,能应用自动化的设备也就越来越多,减少了操作员的负担,但对于机械制造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就要重视起来。无论是自动化还是非自动化,人工维修作业都是必不可缺的。在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投入使用时为了保障生产设备能够顺利流畅的生产,一定需要有具备相关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及时发现设备的一些隐藏问题,保证设备高效的精确地生产加工,减少成本的浪费。避免因一些不注意的小问题而导致制造的产品质量损坏,严重时甚至损毁机械制造生产加工设备导致安全事故,给工业企业带来不必要的巨大损失。想要做好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就应该先了解几个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则:(1)勤检查,及时的了解设备中的各种损耗,时刻把握着设备的状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更换零件或者补充各种缺少的添加剂和油脂,保证设备能够良好、高效、持久的运行。(2)强化检查效果,经常去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导致生产出现失误。(3)安全检查,进行管理检修工作时,需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作业,该停机停机,该断电断电,确保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及时性,当问题出现时能够有相关技术人员迅速的解决问题,也需要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相关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和预判,做到提早发现问题,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经常检修维护,让机械生产制造设备保持在一个高效运转的状态上。
二、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问题解析
2.1管理体系问题
机械制造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加工设备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完善的操作技术作为支撑,导致设备经济造价显著提高,后期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很多设备安全管理流程设置不够合理,且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出现大量违规操作行为,明显增加安全隐患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效率,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制约。
2.2维修方法不当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之所以会产生运行安全问题,与安全体制执行与落实效果密切相关。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维护,才能为正常生产提供保障,但是很多维修人员往往依靠经验来判断设备状态,导致安全潜在风险未能及时识别出来,增加运行安全问题,并且导致安全隐患及故障不能及时被处理,使设备管理滞后。
2.3技术方面问题
机械制造加工行业迅速发展,更多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安全管理难度。从客观角度看,目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维护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是仍然比较单一,无法兼顾更多细节操作问题,从而明显增加机械加工设备安全运行风险。
2.4监管方面问题
对于机械加工设备,虽然有明确的固定检查日期,但是无法做到周期性循环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监管,检查方案制定存在明显问题,造成机械设备检查缺乏根据。对于需要执行检查和验收的设备,未能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实际工作受到影响。例如,缺乏必要监管,导致设备布置位置偏差,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
3.1加强机械操作人员专业化及系统化培训
首先,机械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及安全意识培养,以强化他们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操作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设备安全操作意识,从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其次,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机械操作人员上岗要求,即不仅要求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求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安全意识及责任感;最后,要鼓励设备操作人员积极去其他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机械设备应用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机械操作水平,从而减少故障发生,提高机械制造加工生产质量及效率,最终促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检查、维修和养护机械设备。
3.2改善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的消除要从当前最主要的影响出发,维持所有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配电箱柜周边环境的检测装置记录和分析环境的影响水平。在具体的工作过程,记录该区域微环境的潮湿度、配电箱柜内部的潮湿度参数等,超出警示系统的上限时,要第一时间对这一故障进行处理,以提高整个系统的作用水平。此外也要分析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大量积灰问题,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3.3加强对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的重视
机械生产制造加工设备的故障其实就是丧失了机械性能,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故障发生类型进行分类。比如从故障的起因来分类可以分为:人为事故、自然故障、关联性故障、非关联系性故障;从故障所带来的后果又可以分为:功能性故障、参数性故障;再或者可以从故障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渐发型故障、间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混合型故障。当我们搞清了故障的类型时就能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采取最合理的保养措施。其实很多家制造企业的制度已经被予以完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及时的予以落实,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本身对此并不重视。一个工业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如果想实现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就需要自己本身开始重视起来,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严格做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有的安全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加工时安全制度的落实,提高整个车间的安全性,执行效率,将整个机械制造加工公司的收益提高。
3.4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安全管理循环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安全监督管理中,执行方法如下:(1)计划(Plan):针对对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集中分析和探討,结合整改意见,及时查找资料,明确关键问题后,技及时制定可行性整改计划。(2)执行(Do):对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分析,明确安全检查制度,有效落实,结合分析结果,完善监管,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依据。(3)检查(Check):组织开展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对相关人员是否正确执行安全制度进行了解,强化监督、管理效率。(4)处理(Action):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详细记录安全监控结果,分析实质原因,当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循环到下一个周期中。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保护工作践行中,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事件树和事故树模型的建设,分析设备运行过程的最主要安全风险。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思路是根据安全影响的最小割集总结当前工作中的缺陷,及时作出变更,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沈先君,刘渊文.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之安全管理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0):132-133.
[2]耿阔.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11):121-122.
[3]李天生.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4):108-109.
[4]石玕.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1):95-96+99.
[5]高超.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J].南方农机,2019,50(01):212.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设备管理;安全管理
一、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制度意义和原则
现代化工业生产逐渐向自动化前进,科学发展越来越快,能应用自动化的设备也就越来越多,减少了操作员的负担,但对于机械制造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就要重视起来。无论是自动化还是非自动化,人工维修作业都是必不可缺的。在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投入使用时为了保障生产设备能够顺利流畅的生产,一定需要有具备相关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及时发现设备的一些隐藏问题,保证设备高效的精确地生产加工,减少成本的浪费。避免因一些不注意的小问题而导致制造的产品质量损坏,严重时甚至损毁机械制造生产加工设备导致安全事故,给工业企业带来不必要的巨大损失。想要做好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就应该先了解几个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则:(1)勤检查,及时的了解设备中的各种损耗,时刻把握着设备的状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更换零件或者补充各种缺少的添加剂和油脂,保证设备能够良好、高效、持久的运行。(2)强化检查效果,经常去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导致生产出现失误。(3)安全检查,进行管理检修工作时,需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作业,该停机停机,该断电断电,确保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及时性,当问题出现时能够有相关技术人员迅速的解决问题,也需要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相关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和预判,做到提早发现问题,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经常检修维护,让机械生产制造设备保持在一个高效运转的状态上。
二、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问题解析
2.1管理体系问题
机械制造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加工设备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完善的操作技术作为支撑,导致设备经济造价显著提高,后期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很多设备安全管理流程设置不够合理,且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出现大量违规操作行为,明显增加安全隐患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效率,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制约。
2.2维修方法不当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之所以会产生运行安全问题,与安全体制执行与落实效果密切相关。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维护,才能为正常生产提供保障,但是很多维修人员往往依靠经验来判断设备状态,导致安全潜在风险未能及时识别出来,增加运行安全问题,并且导致安全隐患及故障不能及时被处理,使设备管理滞后。
2.3技术方面问题
机械制造加工行业迅速发展,更多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安全管理难度。从客观角度看,目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维护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是仍然比较单一,无法兼顾更多细节操作问题,从而明显增加机械加工设备安全运行风险。
2.4监管方面问题
对于机械加工设备,虽然有明确的固定检查日期,但是无法做到周期性循环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监管,检查方案制定存在明显问题,造成机械设备检查缺乏根据。对于需要执行检查和验收的设备,未能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实际工作受到影响。例如,缺乏必要监管,导致设备布置位置偏差,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
3.1加强机械操作人员专业化及系统化培训
首先,机械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及安全意识培养,以强化他们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操作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设备安全操作意识,从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其次,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机械操作人员上岗要求,即不仅要求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求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安全意识及责任感;最后,要鼓励设备操作人员积极去其他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机械设备应用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机械操作水平,从而减少故障发生,提高机械制造加工生产质量及效率,最终促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检查、维修和养护机械设备。
3.2改善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的消除要从当前最主要的影响出发,维持所有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配电箱柜周边环境的检测装置记录和分析环境的影响水平。在具体的工作过程,记录该区域微环境的潮湿度、配电箱柜内部的潮湿度参数等,超出警示系统的上限时,要第一时间对这一故障进行处理,以提高整个系统的作用水平。此外也要分析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大量积灰问题,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3.3加强对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的重视
机械生产制造加工设备的故障其实就是丧失了机械性能,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故障发生类型进行分类。比如从故障的起因来分类可以分为:人为事故、自然故障、关联性故障、非关联系性故障;从故障所带来的后果又可以分为:功能性故障、参数性故障;再或者可以从故障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渐发型故障、间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混合型故障。当我们搞清了故障的类型时就能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采取最合理的保养措施。其实很多家制造企业的制度已经被予以完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及时的予以落实,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本身对此并不重视。一个工业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如果想实现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就需要自己本身开始重视起来,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严格做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有的安全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加工时安全制度的落实,提高整个车间的安全性,执行效率,将整个机械制造加工公司的收益提高。
3.4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安全管理循环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安全监督管理中,执行方法如下:(1)计划(Plan):针对对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集中分析和探討,结合整改意见,及时查找资料,明确关键问题后,技及时制定可行性整改计划。(2)执行(Do):对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分析,明确安全检查制度,有效落实,结合分析结果,完善监管,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依据。(3)检查(Check):组织开展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对相关人员是否正确执行安全制度进行了解,强化监督、管理效率。(4)处理(Action):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详细记录安全监控结果,分析实质原因,当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循环到下一个周期中。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保护工作践行中,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事件树和事故树模型的建设,分析设备运行过程的最主要安全风险。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思路是根据安全影响的最小割集总结当前工作中的缺陷,及时作出变更,进一步保障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沈先君,刘渊文.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之安全管理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0):132-133.
[2]耿阔.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11):121-122.
[3]李天生.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4):108-109.
[4]石玕.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1):95-96+99.
[5]高超.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J].南方农机,2019,50(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