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
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做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
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 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
, 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 这就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时机,因此,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 自觉地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 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
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活动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学的一门必学课程,几十年来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及教育部门的关怀、重视
、支持下 ,体育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教学领域都位居一个明显的位置。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受到
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为校园文化增添了色彩和生机。充分体现了设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50年代
,党和国家领导又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
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据此,
体育教学工作明显地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体育教学教材的内容也逐步完善--充实--提高。体育教学、
运动竞赛、课外活动为校园生活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处处生机勃勃、活力无限,那一张张青春
的笑脸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信心。几十年来各级各类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合格的、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充实到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中学体育教育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并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硬件上看,中学体育教师这支
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对教育思想、观念的理解跟不上时代步伐。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地位和水平,是推进
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做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就要力求精通业务,博学广识。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把所传授的知识与
技能教准教活。作为体育教师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广识。只有
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知欲需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文化素质的
修养,在教学中力求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讲解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示范优美,在学生中塑造一个积
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以优秀的品质、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的人格魅力,对学
生的素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创设情景,培养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
,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
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
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
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
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的体
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品质。
第三,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
中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中学阶段,青少年变进入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这一时期身高、体重增长速
度惊人,伴随着学校、家长、社会的教育、影响,世界观在逐渐形成,意志力在增强,足以控制自己,因
此,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施以新课标教育,灌输终身体育的理念,无疑是事半功倍。就这一点来说,"中
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是令人信服的。
有些学生对运动比较感兴趣,加上在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所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人问他们苦不苦
,他们还真的不觉得苦,他们说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进步,在比赛中不断战胜对手,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豪
感和成功感。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最苦再累也能想办法去克服。我在对初三男生
的调查中发现,喜欢球类运动的人最多,女生喜欢羽毛球的比较多,还有的喜欢乒乓球。我在按兴趣分组
教学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些无兴趣的项目,我因为想法让学生兴趣盎然。如对学生终身有
益的耐久跑,如果只是在田径场让学生反复绕圈子,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而稍微变化一下,将耐久
跑改成定向运动或越野,学生就会兴趣大增,效果就不一样了。
第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
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
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
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与体育能力。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實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 觉学习的主动性。
第五,体育游戏化 ,增加体育教学兴趣感。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
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
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
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
,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
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第六,師生共同参与活动 提高体育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
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
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
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
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第七,培养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
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
主动地增强体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观念上,充分重视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中学生正是兴趣、爱好逐步形成的时期,期间学生是否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
能,是否具备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对于他们毕业后能否继续参加身体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学体育教
师应充分认识体育运动所表现的多功能特征,把体育教育从单纯的身体练习指导转变为增强体育意识、培
养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教育过程,并且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进行积极的培养。
第八,改革体育考试的方式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
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
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有各个学校负责考核;
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考试的优点在于少数身材矮小,身体素
质较差,但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的学生也能取得好成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
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
第九,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辅导能力。
1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
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
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
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
。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
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
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2让学生在分层次练习中培养辅导能力。
具体做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或测验,按学生成绩分三组。譬如以初中女生铅球或实心球为例为3组。
第一组:6m以上,第2组5m~6m,第3组5m以下。分组教法与练习是采用"一帮一"的办法,也就是技术动作
相对好的第一组来辅导成绩较差的第三组,这样既锻炼和提高第一组学生的辅导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三组
学生的整体水平。而第二组学生,可利用自我评价意识来判断自己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争取早
日升入第一组的行列。由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均较自然,更容易接受,这样使整体水平提高更快,同时班
集体形成了你追我赶团结友爱的氛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终身体育有机结合,我们必须更新理念,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掌握体育技能。如此,我们应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构建新的评价体
系和改革体育考试方式方法。
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做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
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 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
, 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 这就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时机,因此,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 自觉地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 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
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活动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学的一门必学课程,几十年来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及教育部门的关怀、重视
、支持下 ,体育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教学领域都位居一个明显的位置。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受到
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为校园文化增添了色彩和生机。充分体现了设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50年代
,党和国家领导又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
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据此,
体育教学工作明显地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体育教学教材的内容也逐步完善--充实--提高。体育教学、
运动竞赛、课外活动为校园生活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处处生机勃勃、活力无限,那一张张青春
的笑脸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信心。几十年来各级各类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合格的、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充实到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中学体育教育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并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硬件上看,中学体育教师这支
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对教育思想、观念的理解跟不上时代步伐。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地位和水平,是推进
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做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就要力求精通业务,博学广识。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把所传授的知识与
技能教准教活。作为体育教师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广识。只有
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知欲需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文化素质的
修养,在教学中力求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讲解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示范优美,在学生中塑造一个积
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以优秀的品质、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的人格魅力,对学
生的素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创设情景,培养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
,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
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
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
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
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的体
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品质。
第三,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
中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中学阶段,青少年变进入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这一时期身高、体重增长速
度惊人,伴随着学校、家长、社会的教育、影响,世界观在逐渐形成,意志力在增强,足以控制自己,因
此,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施以新课标教育,灌输终身体育的理念,无疑是事半功倍。就这一点来说,"中
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是令人信服的。
有些学生对运动比较感兴趣,加上在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所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人问他们苦不苦
,他们还真的不觉得苦,他们说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进步,在比赛中不断战胜对手,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豪
感和成功感。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最苦再累也能想办法去克服。我在对初三男生
的调查中发现,喜欢球类运动的人最多,女生喜欢羽毛球的比较多,还有的喜欢乒乓球。我在按兴趣分组
教学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些无兴趣的项目,我因为想法让学生兴趣盎然。如对学生终身有
益的耐久跑,如果只是在田径场让学生反复绕圈子,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而稍微变化一下,将耐久
跑改成定向运动或越野,学生就会兴趣大增,效果就不一样了。
第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
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
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
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与体育能力。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實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 觉学习的主动性。
第五,体育游戏化 ,增加体育教学兴趣感。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
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
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
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
,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
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第六,師生共同参与活动 提高体育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
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
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
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
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第七,培养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
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
主动地增强体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观念上,充分重视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中学生正是兴趣、爱好逐步形成的时期,期间学生是否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
能,是否具备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对于他们毕业后能否继续参加身体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学体育教
师应充分认识体育运动所表现的多功能特征,把体育教育从单纯的身体练习指导转变为增强体育意识、培
养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教育过程,并且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进行积极的培养。
第八,改革体育考试的方式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
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
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有各个学校负责考核;
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考试的优点在于少数身材矮小,身体素
质较差,但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的学生也能取得好成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
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
第九,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辅导能力。
1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
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
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
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
。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
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
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2让学生在分层次练习中培养辅导能力。
具体做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或测验,按学生成绩分三组。譬如以初中女生铅球或实心球为例为3组。
第一组:6m以上,第2组5m~6m,第3组5m以下。分组教法与练习是采用"一帮一"的办法,也就是技术动作
相对好的第一组来辅导成绩较差的第三组,这样既锻炼和提高第一组学生的辅导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三组
学生的整体水平。而第二组学生,可利用自我评价意识来判断自己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争取早
日升入第一组的行列。由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均较自然,更容易接受,这样使整体水平提高更快,同时班
集体形成了你追我赶团结友爱的氛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终身体育有机结合,我们必须更新理念,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掌握体育技能。如此,我们应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构建新的评价体
系和改革体育考试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