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测深方法在深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矿产与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热资源勘查中激电测深和电磁测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经验。在电磁干扰较强、勘探深度较大的地温场异常区域,为了查明储热隐伏断裂构造及破碎带特征,运用激电测深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两种测深方法进行联合探测的实例,通过抗干扰能力、不同深度探测分辨率、探测深度及勘探效果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探测以低阻为表现特征的热储体的优缺点,总结了两种测深方法联合反演取得的良好勘查效果。
其他文献
惠威TS6书架箱是以三路等磁场带式扬声器Trinity 6为核心而设计的全新Hi—Fi箱。在国际电声界,3英寸音圈配合6英寸振膜的低音单元可算作里程碑式的代表,其完美的动态表现达到同口径扬声器的极致。Trinity 6正是基于这种设计,并且它还在单元中心位置加上了等磁场带式高音单元。Trinity 6的设计师将高、中、低三振膜做成一体,在一个轴芯一个垂直面上实现了“点状全音域发声”的目标,这使一个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61年,上海江南造船厂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大型锻件的历史。  1968年1月8日,中国首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建成——“东风号”的成功,拉开了我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帷幕。  2014年10月,中国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核心就是加快新一代新型技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发展历程,指出原有的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已不能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需要,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评体系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生态系统监测的技术框架,提出了森林资源清查向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转型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清查  森林资源清查发展概况  森林资源清查是以宏观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客观反映森林的数量、
如今正处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大背景下,而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地质勘探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城市地下勘探中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测试了一种气动便携式人工震源,主要特点是通过二氧化碳气动力脉冲的方式产生冲击波,目的在于增强可控震源探测的环保性和城市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气动力脉冲形成的单炮记录中直达波、声波、反射波、面波清晰,整体形态符合地震勘探的单炮记录。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试验场地下方安山岩厚度巨大,受测线长度与地质条件限制,本次试验单炮记录没有明显的反射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