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朋友说她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和异性交往,很少轻松自然,说话也会害羞,前阵子同学聚会上见到曾经暗恋的男友,依然很不自在。现在女儿也要上初中了,不知道该给女儿说些什么,就问我。我体会了一下,说:
首先,男生和女生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性别,而性别是一个人很小的一部分。男生和女生作为人的层面是完全一样的,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都需要被欣赏,都需要安全感。当你略过那些性别的部分,比如谁多漂亮,谁多帅呆,谁多性感,谁多风情,你从心里把对方当作一个人来感受来理解,你就很容易和对方连接,没有阻隔感。从他(或她)和我一样是一个人这样一个基础上去和对方连接,那个连接就比较深也比较稳。

其次,尊重性别的差异。除了一些基本常识(如换衣服回避、洗手间分开等)之外,还有一些较少被提到的常识,比如亲近和亲密的区别。亲近呢,可以是兄妹、姐弟之间关系,亲密呢,则是爱侣之间的关系。
两者的区别其实也很容易区分,比如亲吻,亲近的关系,可以亲吻额头、眼睛、脸颊,但不亲吻唇舌、脖子;拥抱的区别则在于抚摸的范围,轻拍后背和抚摸腰部以上是亲近,之外是亲密。简而言之,亲近是没有性的意味的,是连接但不探索身体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很敏感,只要我们信任它,它也会告诉我们答案的。当我们懂得这个界限,就不必因为一个友好的拥抱而疑惑或者脸红,不必因为害怕被误认为亲密而不敢亲近。
另外,我想说一个交往的基本心态,异性也好,同性也好,这个心态都很重要,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全然可爱也全然充满爱的”。这个心态不需要用头脑论证或者反驳,尽管它可以被论证。当我们和人交往的时候,只要把自己心意调到这个频道就可以:我是全然可爱又全然充满爱的,对方和我一样。当我们想要和一个人接触,放下自己惯性产生的评判,让自己接触到这个心意,对交往极有帮助。
朋友又问:我在和异性交往中,一直害怕被伤害。如果别人对我表示好感,就只会躲着走,指望时间长了能淡化一切。我也不敢向对方表白,可能别人无意中的语言、态度,都会让我感觉到受伤,所以不敢敞开自己,选择安静、默默无闻。实际上内心中不是这样的,就是不敢。该怎么办?
我说,这里面可能有成长背景的原因,暗含的一些关系模式值得探讨。但我先说一个成熟的态度:如果别人向我表白,而我不愿意,我就向他说:“不,谢谢你!”如果我向别人表白,别人拒绝,我就会说:“知道了,谢谢你!”两者都是自然的,都是值得感谢的,而且无论恋与不恋,都不影响我们去爱对方。无论是被表白还是表白,都不涉及个人评价,比如:谁好谁坏、谁优越谁低劣、谁配得上谁配不上。没有这些评价,拒绝和接受都是很普通的。
再说一下关于受伤。如果对方向我表白,我对他说:“不,但是谢谢你!”他感觉很受伤,那我接纳他感到受伤,我接纳我没有办法让他不受伤,因为每个人受伤是自己的选择,我会对他尊重温和,但不会觉得内疚或者抱歉。如果我向人表白,被拒绝,我感到受伤,那么,我提醒自己这绝不是因为对方,而是因为我自己。我一定是把对方的态度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才感到受伤;我一定是把拒绝看做某种意味,才感到受伤。
首先,男生和女生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性别,而性别是一个人很小的一部分。男生和女生作为人的层面是完全一样的,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都需要被欣赏,都需要安全感。当你略过那些性别的部分,比如谁多漂亮,谁多帅呆,谁多性感,谁多风情,你从心里把对方当作一个人来感受来理解,你就很容易和对方连接,没有阻隔感。从他(或她)和我一样是一个人这样一个基础上去和对方连接,那个连接就比较深也比较稳。

其次,尊重性别的差异。除了一些基本常识(如换衣服回避、洗手间分开等)之外,还有一些较少被提到的常识,比如亲近和亲密的区别。亲近呢,可以是兄妹、姐弟之间关系,亲密呢,则是爱侣之间的关系。
两者的区别其实也很容易区分,比如亲吻,亲近的关系,可以亲吻额头、眼睛、脸颊,但不亲吻唇舌、脖子;拥抱的区别则在于抚摸的范围,轻拍后背和抚摸腰部以上是亲近,之外是亲密。简而言之,亲近是没有性的意味的,是连接但不探索身体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很敏感,只要我们信任它,它也会告诉我们答案的。当我们懂得这个界限,就不必因为一个友好的拥抱而疑惑或者脸红,不必因为害怕被误认为亲密而不敢亲近。
另外,我想说一个交往的基本心态,异性也好,同性也好,这个心态都很重要,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全然可爱也全然充满爱的”。这个心态不需要用头脑论证或者反驳,尽管它可以被论证。当我们和人交往的时候,只要把自己心意调到这个频道就可以:我是全然可爱又全然充满爱的,对方和我一样。当我们想要和一个人接触,放下自己惯性产生的评判,让自己接触到这个心意,对交往极有帮助。
朋友又问:我在和异性交往中,一直害怕被伤害。如果别人对我表示好感,就只会躲着走,指望时间长了能淡化一切。我也不敢向对方表白,可能别人无意中的语言、态度,都会让我感觉到受伤,所以不敢敞开自己,选择安静、默默无闻。实际上内心中不是这样的,就是不敢。该怎么办?
我说,这里面可能有成长背景的原因,暗含的一些关系模式值得探讨。但我先说一个成熟的态度:如果别人向我表白,而我不愿意,我就向他说:“不,谢谢你!”如果我向别人表白,别人拒绝,我就会说:“知道了,谢谢你!”两者都是自然的,都是值得感谢的,而且无论恋与不恋,都不影响我们去爱对方。无论是被表白还是表白,都不涉及个人评价,比如:谁好谁坏、谁优越谁低劣、谁配得上谁配不上。没有这些评价,拒绝和接受都是很普通的。
再说一下关于受伤。如果对方向我表白,我对他说:“不,但是谢谢你!”他感觉很受伤,那我接纳他感到受伤,我接纳我没有办法让他不受伤,因为每个人受伤是自己的选择,我会对他尊重温和,但不会觉得内疚或者抱歉。如果我向人表白,被拒绝,我感到受伤,那么,我提醒自己这绝不是因为对方,而是因为我自己。我一定是把对方的态度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才感到受伤;我一定是把拒绝看做某种意味,才感到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