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策略谈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需要学生能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力求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需要做出相关的思考和实践。
  一、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需要切实尊重学生
  现在的初中学生经过小学六年有系统的训练,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也是培养初中学生表达能力的资源所在。有些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可能更胜一筹。但也有学生的表达不能尽如人意,并不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差,也不是学生的表达技巧不强。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诸多之不平衡呢?其原因出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一部分学生的情感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尊重学生。如果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那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当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的首创。尊重学生有着许多教育界的前辈、名家给我们做出了示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钱梦龙先生之课堂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什么能那样的高超,就是因为他们在平时的课堂中能充分地尊重学生。笔者曾聆听北师大附属中学特级教师肖远骑执教的《出师表》一课,先生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定位比较高。一切都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上展开教学流程,当学生对作品的文言词语和重要语句有非议时,先生不是去对其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让学生在真实、客观意义上进行探求。当学生从陆游《书愤》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名句和相关历史背景中发现《出师表》流传千古之原因时,先生是那样地称道学生的发现,这称道无疑是对学生最理想的尊重。
  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需要耐心等待学生
  凡人群都有左中右,学生是人,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差异大多是在家庭教育的背景下以及相关的学习习惯中形成的。教学中尤其不能以为学生阅读感悟和比较理想的表达就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怀有极大的热情去耐心等待。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期待有时也是完全可以产生奇迹的。当学生表达时发生一定的差错,我们给予适当的举手投足,我们给予学生能够接受的一颦一笑,那就完全可以产生理想的期待效应。譬如教学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文章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个小矛盾。矛盾虽然是那样的小,但我们也从这个小矛盾中发现一些小人物的思想,也完全可以说小人物的思想也并非就是小的。在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感悟时,对所发生的这一小小矛盾之性质,学生的表述着实存有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矛盾产生的责任者的责任,学生们都是各执一词,当然所剖析的还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怎样让学生的剖析更为全面,表达的内容更趋合情合理?笔者以为,只要教师愿意耐心地等待,学生还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笔者以十分友好的期待目光,期待着学生,学生也似乎发现老师目光中的殷殷期待。学生便从这小小的矛盾中发现父母有父母的责任,没有提前讲明羚羊木雕的“贵重”。“我”也是有欠缺的,在不知“贵重”又没有和大人商议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把羚羊送人。
  三、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需要努力引领学生
  新课程改革,比较强调教学双方地位的转变,尤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与传统教学教师处于霸主地位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形成这样的转变需要教师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矫正。事实上人们也在不断地矫正着,但笔者所看到的一些现实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感悟似乎是有些矫枉过正,学生在课堂教学合作探究中,在一定时段内是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师似乎显得比较轻松,作壁上观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不依靠学生是万万不能的,完全依靠学生也不可能就是万能的。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感悟中,教师还必须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教师的启发,还应当是必须的,当学生的阅读感悟,形成比较理想的表达能力时,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时,来一个哪怕就是一个字的启发,学生则可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这是建立在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又应当是完全需要的引领。譬如教学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的时候,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着死神的来临”。学生在阅读感悟时,大家都感到有这样一个词语用的比较好,那就是“骄傲”,当教师去追问学生“骄傲”用得好,好在哪里呢?学生们都很难说出一定的道理。学生不能说出道理,这说明其太难太难,与其让学生苦思冥想,毋宁给学生以引领。笔者让学生从“骄傲”一词去思考,他们是为什么骄傲地等待着死亡的,一提醒,大多数学生则立马心领神会。学生便觉得“骄傲”写出了他们面对死亡的那种镇定、无畏,写出他们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这样的启示,不但节约学生阅读感悟的宝贵时间,更增加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乐趣。
  总之,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策略是多方面的,也是与具体的学情有着紧密联系的。作为教师,必须去选择既有实际意义又有创新意义的对策,这样形成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最大化效果是完全必须和完全可能的。
其他文献
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展示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要提高对字词教学的重视,不断挖掘初中生的潜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初中生在字词的学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本文主要论述苏教版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给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一、创设高效的用字情境  字词教学是初中生
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采取理性的、冷静的态度,不要肤浅地理解新课改的精神,不要简单地否定我们传统的一些做法,只顾该课堂却忽略了学生本身,而应该在批判中思考,在继承中创新。浅谈一下自己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追求师生共赢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一人演讲的局面,这是对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价值实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依赖教学参考书;讲课时,照本宣科复述、讲解、强调教参内容。作家郑渊洁说:“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那就是法律,除此之外就是肆无忌惮……”相反,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想象力这种人类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被动地学,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我们的课堂,应该回到语文教学、
乐学境界的到达必然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感觉到学语文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读篇范文的苦差使。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在生活交往及工作中的重要性、独特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很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训练力度。  一、引导学生达到思维集中  启发学生思考,必须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迅速接受语言信息,抓住要点,作出反映。例如,在讲解《口技》一文时,在学生读完全文后,我引导
床位工作效率作为科学反映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是医疗信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医院的床位工作效率进行分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病床使用效率,为医院
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是习惯跟着老师的。甲老师喜欢一段一段地讲,学生自然跟着按序阅读;乙老师喜欢重点段落赏析,学生自然跟着跳读。第一种重点不突出,费时费力。第二种节约
自从1977年黎磊石等首次证实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有减少蛋白尿、消水肿的作用以来,雷公藤制剂在肾科的应用日益广泛[1].随后胡伟新等首次报告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