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必须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优美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合唱 声部 合唱训练
合唱起源于宗教音乐。宗教的发展影响着合唱的发展,最早的合唱公元前就有记载,西方合唱从公元二世纪产生,公元四世纪开始正式发展(巴洛克音乐的发展主要依靠宗教的力量)。中国在夏商时期即出现合唱活动,到明清时期由于外国人把宗教带入我国,合唱正式开始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合唱发展很快,最近几十年,我国合唱事业发展最快。
一、合唱的类型与形式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从参与演唱者声音的角度,一般分为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两大类。
(一)合唱的类型。1.同声合唱:包括男声合唱(全部是男)、女声合唱(全部是女)、童声合唱(包括没有变声的男女儿童);同声合唱一般情况分三个声部,有时也分四个声部。2.混声合唱:包括男声加女声、男声加童声、童声加女声;混声合唱一般分四个声部,有时分八个声部。
(二)合唱的形式。从合唱声部的多少可分为横向排列的单声部合唱和纵向排列的多声部的合唱。1.单声部齐唱、轮唱(卡伦合唱包括二部、三部先后出现)。如:冼星海创作的《保卫黄河》中就运用二部轮唱和三部轮唱的表现技法。2.多声部合唱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纵向排列的声部同时或先后出现。如:《怒吼吧黄河》就运用了多声部表现技法,最多时出现八个声部,表现了全国人民从四面八方掀起的抗日热潮,象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合唱的意识。1.作为一种集体演唱表现形式合唱的整体意识(群体意识)特别重要。(1)要求统一的音色;(2)气口的统一;(3)统一的情感表现。2.合唱的音响意识。人声表现的音响,每个人在没有发出声音之前,首先要想好所发出的声音,把自己的声音,和谐统一地融入集体。3.合唱的音乐表现意识。群体气氛感激,音乐的灵魂是情感,文化休养也很重要。
二、合唱的声部
各声部的嗓音特点及音域。在合唱中每个声部的人数不能少于3人,高低声部比例一般为6:4,男声比女声人数少。1.女高音S(Soprano):旋律声部,尤如一位美丽的姑娘。嗓音特点:Ⅰ:华丽、清秀。(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Ⅱ:明朗、柔和。(戏剧女高音、大号女高音)音域:音域f―c3;有效音域bb1―a2。2.女低音A(Aito):襯腔声部,有如一位潇洒的小伙。嗓音特点:Ⅰ:深厚、圆润。Ⅱ:结实、温和。音域:音域g―e2;有效音域c1―c2。3.男高音T(Tenore):主导声部,有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嗓音特点:Ⅰ:明朗、柔和。(小号男高音、抒情男高音)。Ⅱ:挺拔、崇佩。(大号男高音、戏剧男高音)。音域:音域f―c3;有效音域f1―g2。4.男低音B(Bass):基础声部,有如一位威严的父亲。嗓音特点:Ⅰ:坚实、雄伟。Ⅱ:宽厚、有力。音域:音域C―e2;有效音域a―bb1。合唱的各个声部各具特色,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合唱的训练
合唱是实践的艺术,声部的统一,声部间的平衡、和谐,是获得优美合唱音响得基础。声音的训练合唱同独唱的科学基础是一样的。(一)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是指对气、簧、管的认识。1.气:指歌唱就是气息的运用(情感是指挥中枢)情感带动气息状态然后带出声音;2.簧:指声带,也就是声源;3.管:指腔体的共鸣。(二)良好合唱音响的获得。合唱为了找到集体的声音效果,从泛音去找基音。首先使声音的和谐,再去突出其个性。声音的训练:开始时用wu、lu、ao等。(三)换声区的解决。没有声区的声音是没有前途的声音。良好的歌唱心态的统帅下需注意:1.气、簧、管的科学认识;2.泛音为主的训练方法;3.换声点(咽音)的解决。合唱的声音要求达到:“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响而不炸、轻而不虚、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有起伏,有层次,有丰富表现力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境界。男声:真嗓有假唱;女声:假嗓真唱。(四)音准的训练。要解决音准问题首先从自然音阶解决声音的协和。1.通过音程跳动练习掌握音与音之间的距离;2.通过和弦练习,找和谐。旋律音准不从旋律中去找,要在和弦中去找,才能唱准,和谐共振就准。(要有一种音乐的心态,在和谐中找歌唱的位置)单音:抓住音的倾向性与群向性;和音:抓住音响色彩的和谐性;转词:色彩的和谐、平衡、协调在单音与和音的感觉上进行练习。(五)节奏训练。要解决节奏问题就必须做到手里拿着拍子、心里装着拍子,打拍时需注意:1.拍点;2.节奏律动;3.音乐内涵。节奏在音乐中是生命,主观的音乐感受补充到节奏中去,就形成了节奏律动。节奏的律动就表现了音乐的生命力,没有强弱关系就没有节奏律动,也就没有音乐的生命力。(六)咬字吐字训练。要解咬字吐字奏问题必须注重母音训练,母音位置稳定不动,子音灵活运动,做到“字正腔圆”。“字正”指咬字吐字正确,“腔圆”指共鸣腔体振动圆润,这对于集体歌唱的合唱来说更为重音。(七)合唱的发声。合唱的发声与独唱的发声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由于合唱的多声部集体性,所以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激起:就是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音色并作好相应的器管状态的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并带有音头的声音,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作好状态,喷发而出,有音头)。2.软起:就是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声音是气息运托出来的一种起声技巧(作好状态,先出气再出声,无音头)。3.直声:就是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波动,因为每个人波动幅度大小不一,波动频律快慢不一,直接影响合唱的音响效果。(八)连音与断句。断句就是调整气口,乐句之间要断句;连音也是气口的问题。高音前的音要弱下来,但还在高音的位置上唱,以便后面突出高音。
总之,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合唱类型、形式,合唱的声部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合唱艺术丰富的表现力。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感情要求,不同的感情要求有不同的演出方法,在作品的演唱过程中“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寻找合唱艺术表现的无限情趣。
关键词:合唱 声部 合唱训练
合唱起源于宗教音乐。宗教的发展影响着合唱的发展,最早的合唱公元前就有记载,西方合唱从公元二世纪产生,公元四世纪开始正式发展(巴洛克音乐的发展主要依靠宗教的力量)。中国在夏商时期即出现合唱活动,到明清时期由于外国人把宗教带入我国,合唱正式开始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合唱发展很快,最近几十年,我国合唱事业发展最快。
一、合唱的类型与形式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从参与演唱者声音的角度,一般分为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两大类。
(一)合唱的类型。1.同声合唱:包括男声合唱(全部是男)、女声合唱(全部是女)、童声合唱(包括没有变声的男女儿童);同声合唱一般情况分三个声部,有时也分四个声部。2.混声合唱:包括男声加女声、男声加童声、童声加女声;混声合唱一般分四个声部,有时分八个声部。
(二)合唱的形式。从合唱声部的多少可分为横向排列的单声部合唱和纵向排列的多声部的合唱。1.单声部齐唱、轮唱(卡伦合唱包括二部、三部先后出现)。如:冼星海创作的《保卫黄河》中就运用二部轮唱和三部轮唱的表现技法。2.多声部合唱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纵向排列的声部同时或先后出现。如:《怒吼吧黄河》就运用了多声部表现技法,最多时出现八个声部,表现了全国人民从四面八方掀起的抗日热潮,象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合唱的意识。1.作为一种集体演唱表现形式合唱的整体意识(群体意识)特别重要。(1)要求统一的音色;(2)气口的统一;(3)统一的情感表现。2.合唱的音响意识。人声表现的音响,每个人在没有发出声音之前,首先要想好所发出的声音,把自己的声音,和谐统一地融入集体。3.合唱的音乐表现意识。群体气氛感激,音乐的灵魂是情感,文化休养也很重要。
二、合唱的声部
各声部的嗓音特点及音域。在合唱中每个声部的人数不能少于3人,高低声部比例一般为6:4,男声比女声人数少。1.女高音S(Soprano):旋律声部,尤如一位美丽的姑娘。嗓音特点:Ⅰ:华丽、清秀。(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Ⅱ:明朗、柔和。(戏剧女高音、大号女高音)音域:音域f―c3;有效音域bb1―a2。2.女低音A(Aito):襯腔声部,有如一位潇洒的小伙。嗓音特点:Ⅰ:深厚、圆润。Ⅱ:结实、温和。音域:音域g―e2;有效音域c1―c2。3.男高音T(Tenore):主导声部,有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嗓音特点:Ⅰ:明朗、柔和。(小号男高音、抒情男高音)。Ⅱ:挺拔、崇佩。(大号男高音、戏剧男高音)。音域:音域f―c3;有效音域f1―g2。4.男低音B(Bass):基础声部,有如一位威严的父亲。嗓音特点:Ⅰ:坚实、雄伟。Ⅱ:宽厚、有力。音域:音域C―e2;有效音域a―bb1。合唱的各个声部各具特色,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合唱的训练
合唱是实践的艺术,声部的统一,声部间的平衡、和谐,是获得优美合唱音响得基础。声音的训练合唱同独唱的科学基础是一样的。(一)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是指对气、簧、管的认识。1.气:指歌唱就是气息的运用(情感是指挥中枢)情感带动气息状态然后带出声音;2.簧:指声带,也就是声源;3.管:指腔体的共鸣。(二)良好合唱音响的获得。合唱为了找到集体的声音效果,从泛音去找基音。首先使声音的和谐,再去突出其个性。声音的训练:开始时用wu、lu、ao等。(三)换声区的解决。没有声区的声音是没有前途的声音。良好的歌唱心态的统帅下需注意:1.气、簧、管的科学认识;2.泛音为主的训练方法;3.换声点(咽音)的解决。合唱的声音要求达到:“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响而不炸、轻而不虚、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有起伏,有层次,有丰富表现力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境界。男声:真嗓有假唱;女声:假嗓真唱。(四)音准的训练。要解决音准问题首先从自然音阶解决声音的协和。1.通过音程跳动练习掌握音与音之间的距离;2.通过和弦练习,找和谐。旋律音准不从旋律中去找,要在和弦中去找,才能唱准,和谐共振就准。(要有一种音乐的心态,在和谐中找歌唱的位置)单音:抓住音的倾向性与群向性;和音:抓住音响色彩的和谐性;转词:色彩的和谐、平衡、协调在单音与和音的感觉上进行练习。(五)节奏训练。要解决节奏问题就必须做到手里拿着拍子、心里装着拍子,打拍时需注意:1.拍点;2.节奏律动;3.音乐内涵。节奏在音乐中是生命,主观的音乐感受补充到节奏中去,就形成了节奏律动。节奏的律动就表现了音乐的生命力,没有强弱关系就没有节奏律动,也就没有音乐的生命力。(六)咬字吐字训练。要解咬字吐字奏问题必须注重母音训练,母音位置稳定不动,子音灵活运动,做到“字正腔圆”。“字正”指咬字吐字正确,“腔圆”指共鸣腔体振动圆润,这对于集体歌唱的合唱来说更为重音。(七)合唱的发声。合唱的发声与独唱的发声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由于合唱的多声部集体性,所以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激起:就是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音色并作好相应的器管状态的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并带有音头的声音,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作好状态,喷发而出,有音头)。2.软起:就是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声音是气息运托出来的一种起声技巧(作好状态,先出气再出声,无音头)。3.直声:就是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波动,因为每个人波动幅度大小不一,波动频律快慢不一,直接影响合唱的音响效果。(八)连音与断句。断句就是调整气口,乐句之间要断句;连音也是气口的问题。高音前的音要弱下来,但还在高音的位置上唱,以便后面突出高音。
总之,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合唱类型、形式,合唱的声部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合唱艺术丰富的表现力。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感情要求,不同的感情要求有不同的演出方法,在作品的演唱过程中“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寻找合唱艺术表现的无限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