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ain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企业凝聚力是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问题。当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以后,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达成共识,它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企业的员工团结起来,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使企业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凝聚力的最佳表现是企业每一个决策、经营行为能在一个神经中枢的统一指挥下,做到能聚能分,收放自如。我们大多数的企业家似乎都特别希望自己员工有极强的凝聚力,这没有错,但有一个对凝聚力的理解问题。团队的力量很重要,但不要只能聚不能分。就像一张很好的渔网,有很坚韧的丝线互相连着,需要聚的时候,一触即收,鱼跑不掉,需要分的时候,张开大网,富有弹性,大鱼小鱼尽收网底,网眼与网眼之间的距离也很合适。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的是随时随地都能方便地聚起强大力量开合自如,而不是要事事捆在一起,时时挤在一起,失去弹性和活力。
  我们知道,企业是人群组织,更是人性化的组织,而人性化的实质是体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因此,在企业这样的人群集体里要驱动和召引其个体成员沿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进发,最基本的有两套措施:一是“格式化”即以制度、计划、纲领、文件等约束之;二是“使命感”即以自发一致的使命感导向之。这两种手法一个刚性,一个柔性,从管理学上讲,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却是更高的层次,因其没有固定的模式,故而难度系数更大一些。无数的企业组织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企业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都曾记得,在工业文明持续发展的几百年间,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经历了检验——监督——管理——责任——使命五个阶段,最初大家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只要严于把关,质量就可以保证;后来认为次品是监督失控所致;再后来发现是管理上疏漏导致品质问题;再后来才发现作业人员责任心强与弱对质量关系甚大;到现代企业竞争阶段,企业的管理者们又进一步认识到组织文化培养起来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维系质量最好状态的法宝。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所体现的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使命意识,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动力。
  
  凝聚力来自企业文化的核心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研究和宣传一直是时冷时热。尽管党的十四大就提出了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并把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现状仍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理论仍然是迷惑不解或一知半解,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
  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人们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而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灵了,所以企业文化也就没有必要建设了。
  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根源在于我们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他们的讲话中或所谓的经验介绍材料里,谈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列举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把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于是导致许多员工说起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许多企业从厂部到班组,从办公楼到工作现场,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拼搏”、“进取”、“奉献”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于是大家便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不少管理者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汇编成册,发到了班组,每月或每季乃至每年按此考核,兑现奖惩,企业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了。因此,在许多企业里,不惜人力财力,或千里迢迢到外面收集资料回到家里稍加改动或一字不动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或组织一帮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撰写成文然后拉到环境幽雅的去处会审一番,隆重推出,如此这般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就是CI、VI。许多企业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设计一个漂亮的厂徽,穿上一套整齐的厂服,悬挂一面鲜艳的厂旗,唱响一支雄壮的厂歌,做一个漂亮的广告,仅此而已。
  诸如此类的认识偏差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详细列举。不可否认,上述几种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因而实际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认识的误区,这对实际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而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我们许多人之所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走入误区,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企业文化丰富多彩的表面现象,而对深藏于内的本质不了解。而走入误区的企业文化是不能真正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的。表面特征的凝聚力也是表面的、外面的,不能持久的。企业文化真正持久的力量来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指导,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出它的凝聚力量。
  
  抓住人心,才能凝聚力量
  
  文化的力量是人心的力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人心为本。
  企业要想有活力,首先要尊重人,才能激活人,使人有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集思广益,最好能借此打动每位员工个体广泛而积极地参与,这样强调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体智慧,以期提炼出的文化,更科学、优秀和实用,让员工感觉到其中有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最起码也应使其觉得组织重视了其建议,这样确定后的组织文化在他们中间流通,接受就快、认同感也强。如在企业员工中开展合理化建议、TPM活动,既为公司节约开支,参与者也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CI标识、TPM管理、5S管理、安全标语、环保标识等,处处都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关怀、文化养成、文化活力。
  企业要关心人,才能使人觉得企业是依靠。好多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理论素质,开办了各种专业、学科的培训班,如兵装集团多次送高层管理者到国外学习,最近又为经理和书记办培训班。又如嘉陵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送了一大批员工到清华大学进行深造,长安、建设也送员工去重大等学院深造。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许多企业花巨资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还为职工建造了业余文化活动的场所,使员工工作时有较好工作环境,回家后又有舒适的住宿、休闲的环境。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富有特色、个性鲜明,切忌千人一面、千口一腔。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要知道,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精心塑造企业之“魂”。认真研读企业文化理论,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因此,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但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就要及时予以发展和完善,摈弃旧的企业文化,创造新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凝聚力长盛不衰,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作者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地区部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罗志荣)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的创造力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的总体创新水平也对我国的未来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就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水
沿著社区主干道巡游的老爷车出发了,它们让我想起了过往的岁月这是大众的什么车?我只认识车标,不认识车老红旗车依然那么气派  我在昌平区九华山庄目睹了一场“世界老式汽车中国巡展”。满院子停的都是老爷车,让我们这些在此养老的银发族大开眼界。  老的“上海牌”轿车出现在车队里。1980年代前后,它曾是北京主打车型,出租车用的几乎都是“上海牌”轿车。现在,街头上竟一辆也见不着了。记得小时候,满大街跑的是华沙
期刊
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尚未为法律所认可。但是,从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经验和目前我国国内出现的众多具有行政公益诉讼性质的案件来看,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
关注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决定你的思想;关注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决定你的行为;关注你的行为,因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关注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决定你的性格;关注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决
期刊
离开“真”的“实”是徒劳的“实”,缺乏“实”的“真”是空虚的“真”,把“真”与“实”结合,追求的意义就其大无比。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规律所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在,探索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规律所在,探索共产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所在,等等,皆需我们把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作为思想、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贯穿始终。  求真务实,核心在一个“真”字,即事物本身的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原本的产品主导逻辑已经难以对制造商的战略与行动作出正确的指导。在信息化形势下,服务主导逻辑正在兴起,并将逐渐取代前者的作用。本文在探析服务主导逻辑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以成功服务转型的IBM为例,指出服务主导逻辑对传统制造商的启示与展望。  【关键词】服务主导逻辑 产品主导逻辑 价值共创 服务转型  经过价值链,原材料在生产成商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其价值,然后通过市场交换,到
逸笔横飞逸气扬,玉山对饮舞清狂。谁人舒作梅花弄,一笛吹来万里芳。
红枣管理是红枣种植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都当年的大枣产量和果实品质,对第二年的生产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若羌红枣春季管理要点进行
退休了,有的人喜欢搓搓麻将,整天在牌桌上运筹帷幄,攻城夺将。有的人喜欢下下象棋,在棋盘中车奔炮轰,马跃象吼。也有的人喜欢跳舞跑步,或打打太极拳。而我则喜欢养花养鱼,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