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武术遗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这些活态的传承人。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天津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习练内容系统全面,功能、价值、特点独树一帜,已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关键词 程派高式八卦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传承
一、源流概况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融为一体,内外兼修,是清代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它是我国优秀的武术遗产之一,创编最晚,是军事武术向健身武术转换的标志。
天津是程派高式八卦掌的发祥地之一,经高义盛、刘凤彩等几代人百年传承,目前程派高式八卦掌已成为具有鲜明天津地域特色、在天津传人最多、影响最大、群众最喜爱的八卦掌流派之一。
程派高式八卦掌认宗董海川先师,是高义盛在宗承程派(程廷华先生)所传的基础上,集平生之所学形意拳、八卦掌、大红拳等拳技,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创造性地将八卦掌分为先天掌和后天掌并分而练之。从而创编了独具特色、自成一式练法的八卦掌体系,定名为程派高式八卦掌,并得到专家认定。
高义盛追求锻炼形式的程式化和技法的系统化,程派高式八卦掌包括先天掌,后天六十四掌,五种八卦掌传统器械套路:八卦滚手刀、八卦粘身枪、八卦连环剑、八卦子午鸳鸯钺、八卦拐。八趟程派高式八卦掌形拳:狮摇、蛇缠、虎坐、龙形、燕翻、鹰啄、熊扽、猴像,又称为内八卦,系高义盛先师独创传世,是程派高式八卦掌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二、功能、价值、特点
(一)功能、价值
八卦掌不单纯是一种用于搏击、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传统体育项目,而是一种体现“厚德载物”包容精神和“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中华民族传统武学文化。
《易经》八卦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八卦掌以易理说拳理,借武技以修身,以“心宜静、体宜动、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武技精华和养生要术融于绕圈走转之中,闪烁著“文武结合,体用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光彩。其悠久的历史,深遂的文化内涵,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显著的健身效果和精妙的搏击技术,以及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可以广泛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生存、安全、社会交往、社会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八卦掌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性命双修,内外兼炼。研习八卦掌不仅可以培养人体正气,增长内在活力,恢复疲劳,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并在增强体质中增长武功内力,提高搏击能力;而且可以增强道德修养,锻炼人的性格意志,培养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增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整体提高生命质量。其搏击、健身、养生、观赏功能已经得到众家认可,另外作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更值得推崇。因此,专家学者预言:八卦掌在二十一世纪必将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成为人类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二)特点
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天津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其显著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八卦掌派别。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这是八卦掌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最显著特点。
2.以掌为主,步若趟泥,凡势有左必有右,左右相对等也都是八卦掌的重要特点。
3.高式先天掌和后天掌分而练之,并强调“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无先天掌则八卦掌无根本,无后天掌则八卦掌不齐全”。这是“高式”区别八卦掌其他分支的最显著特点。
4.先天掌继承和保留了原始八卦掌“以圈为法,八卦为盘,行如流水,走著换式,扣摆盘旋,式不间断,始终从圈周向圈中进攻”的基本特点;后天掌则以掌法单操式为主,兼收了腿、肘招式,行进路线曲直相交,突出了八卦掌“后发制人、避实就虚,先化后生,侧攻为主”的技击特点。
5.动作形态强调静则撑圆,动则有圈、六面支撑。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无论是先天掌还是后天掌,都强调四肢似屈非屈,似直非直的形态,使全身上下浑然一体,处处是圆圈,保证气血流畅无阻,肢体伸缩自如。绝无僵滞呆板之弊。
6.先天掌之动以柔为主,柔中含刚。从先天掌和后天掌的对立统一,较突出地体现了程派高式八卦掌“刚柔相济”的特点。
7.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先天掌以练内培本为主要目的,极益养生、健身、增气长力。
三、传播情况
程派高式八卦掌经过百年的承传发展,门人弟子甚众。开始仅传于天津、山东,继而又流传到祖国大陆四方,乃至港台地区;还传入了美国、日本等国家。2006年天津武协成立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中国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四世传人刘凤彩之亲侄孙,八卦掌五世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代表性传人刘树行先生现任研究会秘书长。在练功授拳之余,刘树行先生还致力于挖掘整理程派高式八卦掌,默默笔耕。从1980年开始主笔协助刘凤彩整理、编著《程派高式八卦掌谱》,于1991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首版发行,2011年第三版发行,他为程派高式掌在海内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四、目前的传承情况
笔者走访刘树行先生,得知现有24名拜师弟子,居于全国各地。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全面系统的传承程派高式八卦掌的传承人。究其原因,一方面,程派高式八卦掌习练内容较多,系统、完整。另一方面,基于当今社会现状,习武不好谋身,丰富的娱乐活动使得对习练武术感兴趣的人逐渐减少,这也是目前武术界传承存在的一大弊病。
参考文献:
[1] 刘凤采,刘树行.程派高式八卦掌谱[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05.
[2] 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
[3]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4]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摘 要 武术遗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这些活态的传承人。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天津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习练内容系统全面,功能、价值、特点独树一帜,已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关键词 程派高式八卦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传承
一、源流概况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融为一体,内外兼修,是清代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它是我国优秀的武术遗产之一,创编最晚,是军事武术向健身武术转换的标志。
天津是程派高式八卦掌的发祥地之一,经高义盛、刘凤彩等几代人百年传承,目前程派高式八卦掌已成为具有鲜明天津地域特色、在天津传人最多、影响最大、群众最喜爱的八卦掌流派之一。
程派高式八卦掌认宗董海川先师,是高义盛在宗承程派(程廷华先生)所传的基础上,集平生之所学形意拳、八卦掌、大红拳等拳技,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创造性地将八卦掌分为先天掌和后天掌并分而练之。从而创编了独具特色、自成一式练法的八卦掌体系,定名为程派高式八卦掌,并得到专家认定。
高义盛追求锻炼形式的程式化和技法的系统化,程派高式八卦掌包括先天掌,后天六十四掌,五种八卦掌传统器械套路:八卦滚手刀、八卦粘身枪、八卦连环剑、八卦子午鸳鸯钺、八卦拐。八趟程派高式八卦掌形拳:狮摇、蛇缠、虎坐、龙形、燕翻、鹰啄、熊扽、猴像,又称为内八卦,系高义盛先师独创传世,是程派高式八卦掌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二、功能、价值、特点
(一)功能、价值
八卦掌不单纯是一种用于搏击、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传统体育项目,而是一种体现“厚德载物”包容精神和“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中华民族传统武学文化。
《易经》八卦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八卦掌以易理说拳理,借武技以修身,以“心宜静、体宜动、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武技精华和养生要术融于绕圈走转之中,闪烁著“文武结合,体用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光彩。其悠久的历史,深遂的文化内涵,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显著的健身效果和精妙的搏击技术,以及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可以广泛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生存、安全、社会交往、社会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八卦掌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性命双修,内外兼炼。研习八卦掌不仅可以培养人体正气,增长内在活力,恢复疲劳,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并在增强体质中增长武功内力,提高搏击能力;而且可以增强道德修养,锻炼人的性格意志,培养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增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整体提高生命质量。其搏击、健身、养生、观赏功能已经得到众家认可,另外作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更值得推崇。因此,专家学者预言:八卦掌在二十一世纪必将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成为人类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二)特点
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天津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其显著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八卦掌派别。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这是八卦掌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最显著特点。
2.以掌为主,步若趟泥,凡势有左必有右,左右相对等也都是八卦掌的重要特点。
3.高式先天掌和后天掌分而练之,并强调“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无先天掌则八卦掌无根本,无后天掌则八卦掌不齐全”。这是“高式”区别八卦掌其他分支的最显著特点。
4.先天掌继承和保留了原始八卦掌“以圈为法,八卦为盘,行如流水,走著换式,扣摆盘旋,式不间断,始终从圈周向圈中进攻”的基本特点;后天掌则以掌法单操式为主,兼收了腿、肘招式,行进路线曲直相交,突出了八卦掌“后发制人、避实就虚,先化后生,侧攻为主”的技击特点。
5.动作形态强调静则撑圆,动则有圈、六面支撑。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无论是先天掌还是后天掌,都强调四肢似屈非屈,似直非直的形态,使全身上下浑然一体,处处是圆圈,保证气血流畅无阻,肢体伸缩自如。绝无僵滞呆板之弊。
6.先天掌之动以柔为主,柔中含刚。从先天掌和后天掌的对立统一,较突出地体现了程派高式八卦掌“刚柔相济”的特点。
7.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先天掌以练内培本为主要目的,极益养生、健身、增气长力。
三、传播情况
程派高式八卦掌经过百年的承传发展,门人弟子甚众。开始仅传于天津、山东,继而又流传到祖国大陆四方,乃至港台地区;还传入了美国、日本等国家。2006年天津武协成立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中国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四世传人刘凤彩之亲侄孙,八卦掌五世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代表性传人刘树行先生现任研究会秘书长。在练功授拳之余,刘树行先生还致力于挖掘整理程派高式八卦掌,默默笔耕。从1980年开始主笔协助刘凤彩整理、编著《程派高式八卦掌谱》,于1991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首版发行,2011年第三版发行,他为程派高式掌在海内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四、目前的传承情况
笔者走访刘树行先生,得知现有24名拜师弟子,居于全国各地。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全面系统的传承程派高式八卦掌的传承人。究其原因,一方面,程派高式八卦掌习练内容较多,系统、完整。另一方面,基于当今社会现状,习武不好谋身,丰富的娱乐活动使得对习练武术感兴趣的人逐渐减少,这也是目前武术界传承存在的一大弊病。
参考文献:
[1] 刘凤采,刘树行.程派高式八卦掌谱[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05.
[2] 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
[3]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4]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