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发生骨饥饿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u0709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后发生骨饥饿综合征(HBS)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因SHPT接受PTX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PTX手术方式均为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收集入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按照术后最低血钙<2.00 mmol/L与否分为HBS组和非HBS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HBS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静脉补钙维持时间、静脉补钙期间总补钙量和术后24 h内血钾最高值的影响因素。

结果

3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水平降低,PTX术后最低血钙<2.00 mmol/L者230例(75.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透析前血钙系数(血钙较正常值下限每增高0.01 mmol/L的倍数值)偏低(B=-0.063,OR=0.939,95% CI 0.894~0.987,P=0.013)和术前血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偏高(B=0.035,OR=1.033,95%CI 1.019~1.050,P<0.001)是发生HBS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B=0.017,P<0.001和B=0.041,P<0.001)、术前ALP(B=0.052,P<0.001和B=0.107,P<0.001)和术前血红蛋白(Hb)(B=-0.453,P=0.041和B=-1.058,P=0.007)是HBS患者静脉补钙维持时间和静脉补钙期间总补钙量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透析前血钾(B=0.859,P<0.001)是术后24 h内血钾最高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术前血钙较低和血ALP较高的患者PTX术后易发生HBS;术前血iPTH和ALP水平较高、术前Hb水平较低的HBS患者术后需要加强补钙。术前基础血钾水平较高可增加PTX术后高钾血症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毛蕊花糖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毛蕊花糖苷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及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每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再灌注24 h。模型制备后第2天起,毛蕊花糖苷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毛蕊花糖苷25、50、100 mg/kg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5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
目的为改善虾青素(ATX)水溶性差等问题,使用Fe3O4纳米颗粒(NPs)包封ATX,通过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评价其靶向聚集性。方法首先利用改良的高温热解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并利用疏水相互作用制备出内包封ATX而表面分子末端修饰聚乙二醇(PEG)的虾青素纳米载药颗粒(ATX-NPs),同时为了增强神经元细胞的靶向作用,利用碳化二亚胺法进一步耦联转铁蛋白。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颗粒形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行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和北大医疗株洲凯德心血管病医院所收治行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和对照组(传统正中开胸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0、1.610,P>0.05);但观察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希望兼顾扩张的质量与速度,又好又快地获得额外皮肤。本文综述了扩张皮肤新生的机制以及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的方法及机制研究进展。
期刊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C)、阴性对照组(NC)和干扰组(KD),BC组细胞不转染,NC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KD组细胞转染BMP-4干扰质粒。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神经性疼痛是一种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在一般人群中神经性疼痛的患病率为6.9%~10.0%,其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许多因素均可导致神经性疼痛,包括损伤或先天性疾病等。因此,探究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调控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研究中药成分等方式探索靶向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新途径。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转录
目的通过滴定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制定个体化通气策略,观察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择期髋关节置换患者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并在术中全肺复张(RMs)后分别实施两种不同的通气策略,策略A:小潮气量(VT)8 ml/kg[理想体重(IBW)]+RMs+最佳PEEP,策略B:小VT 8 ml/kg(IBW)+RMs。并在第二次RAMs结束后交换通气策略,采用前瞻性交叉设计研究观察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OXF1相邻非编码RNA(FENDRR)在乳腺癌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探讨FENDRR对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FS)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乳腺癌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新鲜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明确FENDRR的表达量,并采用
目的探讨肾小球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6年8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36例肾小球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6例患者被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PCP起病至确诊时间、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机械通气比例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