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远程教育学会求知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
  
  跨越地理鸿沟学会求知,即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学习,是21世纪的需要。在刚刚过去的30年中,全球每年约增长1亿人口;在20世纪末,全球人口就已经突破了62亿,其中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所谓的“发展中国家”(UNDP Population Data Sheet,2002)。人口统计学家预计,贫困人口的增长率将远远高于富裕人口的增长率,这种现象也必然会使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较富裕的国家将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在较贫困的国家,年轻人口逐步成为人口的主体,这必然导致较高的抚养率,同时需要国家在卫生保健、教育、营养、医疗、预防犯罪、废物处理、交通、住房、娱乐和就业等方面加大社会投入。
  贫困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源匮乏,特别是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和物质资源。人口过剩必然导致年轻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据估计,2020年前后,全球一半的人口将会聚集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除非大举提高为数众多居住在贫民窟和非法寮屋的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使其了解文明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否则社会骚乱将无处不在。人口过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会导致全球变暖、臭氧耗竭、森林滥伐、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以及水资源和空气污染。由此可见,除非那些人口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人类生活条件在不断恶化,否则全人类在未来都将寝食难安(Dhanarajan,1996;IGNOU,1996)。
  也许是《全民教育宣言》(泰国宗迪恩,1990)警醒了世人,在1993年特别召开的“反思论坛”深入探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应起到的作用。这次论坛指出,虽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日益增强,但教育费用逐渐高涨却使教育愈发可望而不可即。对此,论坛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一个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全球化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后开始倡导“学习无国界”(Learning Without Frontiers)理念,设想构建一个能够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为全世界每一个人提供参加任何形式、任何层次教育的机会,能够使基础层次教育的普及延续至更高层次教育的统一体系。
  上述方式在21世纪初期仍然必不可少,原因有以下几点。几个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并未成功解决数10亿人口(大部分来自贫穷国家)的扫盲问题。超过1.3亿的儿童无学可上;能就学儿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在学业尚不能满足或不能贴近个人需求时便无果而终(Visser,1997)。很遗憾,现有体系并不健全。不谈基础设施建设的花费和运营成本,即便是现有体系的理论构建也助长了“学习是一劳永逸的,或认为学习不过是为以后生活做准备的、一生只需要做一次的任务”这样一种错误观念的形成,即应该在少年时期或成年初期完成教育这项任务。
  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为之努力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通信、保健、医疗、管理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至少在发达国家是如此。即便是出生在20世纪的前几代人恐怕也很难想象到变化竟会如此之大。在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中,现有教育体系跟不上快速发展和继续变化的脚步。在21世纪,一次性的学习根本无法让我们面对如今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将“终身学习”确定为现有教育体系的概念和哲学基础,取代“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教育需求愈发取决于维持职业持续发展和随时应对新挑战,而不单单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批人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培训。全球的教育思想家、教育规划者和管理者与国际组织一道戮力同心,在缜密思考以上问题后,提出了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的概念。
  我们必须承认,传统教育体系对发展中国家城镇地区的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传统教育作为一种大众教育的手段,在人口增长率高的农村地区具有局限性。从前,教育行业可以吸引才学卓越的人投身其中。如今,最优秀的人才都涌向工程、科技、贸易、商业、银行、金融、法律、行政、司法等高收入行业。教学已今非昔比,成了最不受重视的领域。
  传统教育体系对于女性教育的局限性尤为突出,在非洲、南亚和中东这类受传统制约的地区尤为严重。以往,农村家庭出于社会、宗教或经济原因,不愿意让家中的女孩接受教育。如今,这些家庭不希望女孩离开家到较远的学校去学习,即便路程并不算太远,他们也不愿意。因此,如果居所附近没有小学、高中或大学,教育对于女孩来说也只能是一种奢望。还有些父母不愿意让女孩住宾馆。认为“女孩一定要被看护好、监督好”的观念根深蒂固,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待在家里。为了给女儿攒嫁妆钱,家长不得不拒绝女儿接受高等教育。
  传统教育体系还深陷在成本加剧和预算吃紧的池沼中,教科书、教学和学习材料短缺直接导致了教育水平低下。此外,传统体系反应迟缓,难以提供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教育;缺乏课程改革;农村贫困地区和其他弱势群体不具备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便利条件,这些问题促使全球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其他可行的大众教育方式。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种应用颇广也颇受赞誉的方式是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
  
  二、什么是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
  
  对于远程教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它通常也被称作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居家学习(Home Study)、独立学习(Independent Study)、校外学习(External Study,Off-campus Study)、开放学习(Open Learning)和开放教育(Open Education)。有一些叫法则不太容易理解,比如类似校外学籍(External Studentship)、独自学习(Private Appearance)等叫法并不包含远程教育的含义,但也仍有使用。几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远程教育下了定义,每种定义分别强调该体系的某一特定内涵。1990年,戴斯蒙德·基根(Desmond Keegan)尝试结合各种不同解释,给远程教育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这也使他备受称赞: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这使其区别于传统的面授教育;②教学机构能够设计、准备学习材料,并能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这使其区别于自学和一些自主学习课程;③利用多媒体,将纸媒、音频、视频或计算机等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把教师与学生联系在一起;④提供双向交流渠道,这样学生便有可能从中受益,学生甚至可以主动发起对话,这使其区别于其他融合了科学技术的教学方式;⑤由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永久性缺乏学习集体,因此教学通常以针对个体的方式而不是团体的方式开展,偶尔有可能召开一些以教学指导和社交为目的的会议。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或许我们有必要注重对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深层次应用,以此来保障人们的受教育机会和远程教育的公平性。
  近来,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正规教育体系一直承受着来自那些努力寻求高等教育的适龄男女青年,特别是无法进行脱产学习的学生的巨大压力。针对这一人群的需求,这些国家中的许多教育机构已经开设了一些相应课程和学习项目,期望能实现这些学生的求学梦。如果称不上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这也可以说为基于电子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远程教育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 因此,大多数国家现在已经将开放大学体系作为现有教育体系的辅助和补充,而不是替换现有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它在大众教育方面的影响。
  传统大学制定了许多死板的规章,只能满足有限几类人群的需求,因此,对于建立一种开放大学的需求日益高涨。一般而言,传统大学主要关注全职教师为全日制的青年学生授课的教学模式。那些不能保证全日制上课时间的学生往往不能从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受益。因此,开放大学试图满足此类学习者的需求。开放大学的目标如下所示:①保障受教育机会在更大程度上的均等;②为那些年轻时错失教育机会,或者不得不过早进入职场的人们提供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是社会公平的组成部分;③为那些期望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④为那些在职场中期望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远程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
  
  远程教育能够为居住在不发达国家落后地区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提供优质的非传统教育。同样,非传统的远程教育方式也能用于传播各种农林渔畜牧业知识,以提高生产效率。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边远地区,人们能够通过电视和录像带学习各种提高产量的现代技术。交互式在线学习和DVD讲座增加了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的效能。
  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女性能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学到养育后代、家庭保健、食品和营养、疾病防控和卫生、洁净水的使用等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知识和方法。这一点能够极大地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死亡率并降低各种儿童疾病的发病率。
  远程教育方式对于边远地区的女性尤其适用,她们能够在自己家里进行学习,并不会影响她们的家务活动。一旦她们获得了基本程度的教育,她们的自信就会得到提升,很多人会因此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并成为更好的公民。她们作为母亲的角色也会得到提升,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素质较高的母亲能够养育更为健康的后代。
  远程教育还能够使那些错过了传统受教育机会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幸运的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已经接受了远程教育模式,并开始在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层次中运用。远程教育在为那些无法通过传统教育方式学习的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有机会接受博雅教育、技能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甚至科学和技术教育。
  总之,远程教育体系的运用能够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获取知识,消除无知。具体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获取提高生产效率必需的新知识;成为控制人口数量和保护环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在可能的时间框架和资源支持下,通过远程教育来降低文盲率、进行大众教育和培训都是可能的。读写能力、教育和培训对于储备贫穷国家的人力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投资。
  
  四、新技术和远程教育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发展中国家最为需要的教育是为生活在边远地区的贫困人口,尤其是女性提供平等的机会。新技术能够跨越地理和社会藩篱,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给需要受教育的任何人,无论其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等。
  通信技术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工具,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通信链接,通信技术能够克服阻碍发展的距离限制。因此,新通信技术能够给边远地区的人们提供各种优质教育项目,在学科内容和授课地点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使得数据、声音和图像以惊人的速度进行传播。贝茨(Bates,1995)论述了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学习的影响:①通过数字化和压缩技术,整合电视、通信和电脑资源;②通过发展光纤和无线电等的发展,可以降低成本,增强通信方式的灵活性和易学性;③小型化技术(小型照相机、麦克风、小型高清显示屏);④通过无线通信和微型化,提高(电子产品的)便携性;⑤通过新型微芯技术和软件技术增强(电子产品的)处理能力;⑥更强大和易学易用的软件工具,使用户更容易进行创作和交流。
  在21世纪,很明显,应对教育体系的迅速变化是衡量成功的主要方式。可用的信息量每4到5年就会翻一番。今天适用于大学生的所有人类知识50年后适用于后代的不足1%。教师必须成为帮助学习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专家,而不是假装成将信息等同于知识的搬运工。学生必须学会识别信息。能够从信息爆炸中生存下来的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Dhanarajan,1998)。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者能更自主地选择何时、何地、利用何种资源进行学习。新兴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学习方式的辅助作用。毋庸置疑,教育领域的电子化即将发生。最新的电子设备,比如互联网、万维网,甚至手机都已经在信息交流和学习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然而,我们不能忽略这些技术在使用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者们假设:学习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学习者能够在方便的时候随时随地高效运用这些技术;学习者有足够的经验来运用它们。不幸的是,在发展中国家所有的这些假设都仅仅只是假设而已。最现代的多媒体电脑等甚至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都是不常见的。在同一个国家,语言的多样性也限制了通过网络系统将远程教育传送到不同的地区。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对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存在严重的限制。
  尽管有诸多限制,但值得期待的是,21世纪还是会产生各种“电子”教育机构,在(满足)教育和培训需求、质量控制、认证、课程和其他服务方面提供信息。总之,21世纪会产生很多新的组织机构,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很明显,在21世纪,除非发展中国家能够建立合适的技术框架来支持此种类型的学习,否则它们就会落后。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是现代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纪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高速公路的作用。经济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技术的创造及最优化使用。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教育和培训的国家将是下个世纪的经济领袖。这样推理下去,历史有可能会重演,国家与国家之间可能会因为信息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悬殊地位。信息和通信技术发达的国家将会再次占据有利地位,而技术不发达的国家只能望其项背。
  
  五、远程教育和教育国际化
  
  近年来常提的国际化,有时也叫全球化,但它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它已经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存在了数十年。由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国际化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
  国际化意味着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和信息在国家间的自由流动。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国界的社区——具有全球公民身份的全球社会(Wichit Srisa-An, 1997)。全球化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在国家间或者国家与区域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过去十年中,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的自由化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并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过去十年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反映在外向型的学术课程以及与不同国家的合作研究上。
  目前,通过开放和远程教育的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工业发达国家进行得如火如荼,比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某种程度上)。原因很明显:这些国家技术水平较高、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对于各个领域的技能要求较高(包括农业及相关行业)、电脑水平较高、语言素养水平较高,并得到工商业界的积极支持。一言以蔽之,公民的收入和个人素养较高,使之能够购买先进的设备,并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
  在第三世界国家,远程教育给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毋庸置疑,通过远程教育所进行的国际化给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成长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已有的问题和困难。下面试举若干问题进行说明。
  全球化给民族国家造成了一种两难境地:“他们试图接近世界,但是世界侵扰了他们”(Evans, 1995)。这种“接近”是靠市场驱动的,并不必然反映国家的需求。对于某些发达国家而言,全球化可能意味着通向发展中国家的自由道路。这种伙伴关系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属地位,失去它们自己的主动性和身份特征(Prasad,1997)。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新殖民主义。
  文化和语言障碍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任何不考虑国家社会需求的远程教育课程,都很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第三世界国家的远程教育会给当地的文化背景带来多大程度的背离?这对于当地的文化稳定性会有什么样的影响?(Wennersten,1997)另外,国家之间的文化生态显著不同,有可能为130个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制订不同的课程吗?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化的语言也并不常用。我们不能只通过西方世界的眼睛看待世界。
  开放型的学习社区不能通过某种外部机构来建立,而需要从内部来组建。包含核心要素的辅助型开放式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习过程的发生,这些核心要素是学习型社区期望利用的,并不能照搬国外。
  教育像其他贸易产品一样被当做商品来使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它们自己的文化和经济考虑。因此,如果远程高等教育准备“全球化”了,那么它将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对话。目前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生。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市场计划,准备通过远程教育从发展中国家招收学生。远程教育有可能成为一种商业手段。
  
  六、21世纪的远程教育
  
  21世纪,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1世纪的学习将主要集中在创造性、问题解决、分析、评估和评价。这些都要求学习者具有人际沟通、质询、挑战及讨论的能力。人们不能将工作和学习两者截然分开。在传统的学院或者大学之外,可能还存在大量的学生,因为学习将是终身的,并且以非传统的形式存在。学习就在工作场所发生。学习者可以通过台式电脑或便携式手提电脑进行学习。学习的形式既有个体学习,也会有集体学习。
  这个世纪会产生大量的“电子”教育机构,为教育和培训需求、质量控制、认证、课程和其他服务等提供信息。许多教师可能不再从属于某个教育机构,而是独立的专业人士。学习者也不一定要在某个教育机构注册。可能会产生新的组织形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技术支持和设施。新系统的焦点将是多媒体网络结构,也将会是获取、创造、传输教育多媒体信息的机构。学习材料可以以任何形式,比如录像、音频、文本、图像等进行存储,可以存储在网页上或者光盘中,也可以二者结合。
  毋庸置疑,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远程教育,会对发达国家产生立竿见影的益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让发展中国家受益。总之,我对于未来的发展还是抱有乐观的心态:至少,在接下来20年中,这些益处将会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
  
  参考文献:
  [1] Bates,A. Technology,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1995.
  [2] Dhanarajan,G. Ram Reddy Memorial Lecture,IGNOU,New Delhi,1996.
  [3] Dhanarajan,G. Reflections on Collaborations and Networked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aborative and Networked Learning,16-18 February,1998,Indira Gandh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New Delhi,1998.
  [4] Evans,T. Globalisation,Post-Fordism and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1995:16(2),256-269.
  [5] Keegan,D.J. On Designing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1980:1(1),13-36.
  [6] Keegan,D.J. Found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2nd ed.). London: Routledge,1990.
  [7] Prasad,V.S. Distance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Globalisation and New Challenges. University News,1997:35(34),1-4.
  [8]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9] Visser,J. Elements for a Vision of Where the World of Learning is Going. In The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CDE World Conference,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June 2-6,1997. University Park,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7.
  [10] Wennersten,J.R. Distance Education and Underdeveloped Nations:Global Learning or Global Baloney?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Distance Education Conference,Harrisburg,PA,1997.
  [11] Wichit Sri Sa-An. Ram Reddy Memorial Lecture,IGNOU,New Delhi,1997.
  (文章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丛书”之四——《学会求知:为了和平与可持续的未来》(Learning to Know for A Peaceful and Sustainable Future)第五章(Learning to Know at A Distance),经独家授权翻译刊登,作者S.K.甘地(S.k.Gandhe)为印度普纳远程学习共生中心高级学术顾问。)
  编辑:陈敏
其他文献
2014年10月,德国联邦内阁通过了新的联邦政府高科技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加快推动“创新设想”到“具体创新成果”的实现,提升德国经济增长和居民富裕水平。  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约翰娜·婉卡表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德国必须保持其在科学和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此,德国必须成为创新世界冠军。通过新的高科技战略,创造更多机会和就业岗位。  按照此战略计划,德国联邦政府在2014年内共支出110亿欧元的科研
据美国白宫网站2012年6月23日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发表了致词,纪念佩尔助学金设立40周年。自1972年设立以来,佩尔助学金已经帮助了逾6000万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  在致词中,奥巴马高度评价了参议院艺术和人文委员会主席佩尔在助学金设立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政府支持佩尔助学金是因为它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对繁荣美国经济、促进美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需要像佩尔助学金这样的项目在今后继
面对21世纪国际环境的急剧变迁,全球化、数字化及人口少子化、高龄化等趋势对教育产生了不小冲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是现阶段大学教育及全球人才布局最重要的任务。大学除了要创造知识、传播学识外,还应积极进行知识转换,为产业发展服务,引领社会创新,并建立、发展自己的特色,满足现代社会及国际化的多元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在国际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位于台湾地
王英杰,1945年11月生,山东莱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师从顾明远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个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1980-1982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学习:1991-i992年获“富布莱特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讲学。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纽召集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学术委员会
近日,俄罗斯教育科学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俄罗斯教科部将保留任免重点大学校长的权力,但将在各重点大学的章程中赋予学校监事会推荐校长候选人的权利。目前,俄罗斯教科部已经修改完成了俄罗斯联邦自治类高校的章程。根据修改后的章程,俄罗斯联邦自治类高校的校长侯选人由高校监事会负责提名。高校监事会自主开展校长遴选工作,可以开放式竞争,也可以推荐。  高校监事会是大学的战略管理机构,其成员包括政府、商业机构和社会组
摘要:透明质酸是改善干燥肌肤的最为理想的产品。现在出现很多含有透明质酸的化妆品,备受爱美人士的青睐。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化妆品中的透明质酸的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透明质酸;化妆品;天然保湿因子;生理功能;保湿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80年代以来,HA就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源、师资、财政等挑战。社区学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困境,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不但推进了自身稳定健康的运行,也令其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依然保持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美国社区学院 挑战 对策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概况    美国社区学院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高中后两年制学院,办学职能包括转学教育、职
[摘 要] 文章以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商学院为例,从学院规划、课程教学质量策略、教学质量考评制度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高校商学院的教学质量策略,可以为国内各高校商学院的教学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商学院 课程教学质量策略 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澳大利亚各大学中,商科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 要] 2009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学生收入支持体系改革,该项改革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学生资助制度,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多支持,同时确保增加的支持提供给那些最需要的学生。  [关键词] 学生资助政策 学生收入支持体系 青年津贴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    自1989年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资助政策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高等
关 注    中法教育混委会第3次会议召开张秀琴率团参加  中法教育混委会第三次会议于7月3日在巴黎召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女士率中方代表团出席此次混委会会议;法方代表团由法国外交及欧洲事务部全球化、发展与合作伙伴关系总司人才交流与吸引政策司司长伊莲·杜珊纳女士和法国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国际关系与合作司副司长雷诺·西姆先生率领。  双方回顾了过去两年中法教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