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明晰明确明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实际上是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操作后的反思能力。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四明”的实践探究,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做什么”“明晰怎么做”“明确自己是否做对”“明了是否还有更适合自己的解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解题教学 践行 明白 明晰 明确 明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3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然而,在日常作业或测试后,问学生做得如何,他们总会无奈地说“做是都做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操作后的反思能力。为改变现状,我在近几年的解题教学中进行“四明”的实践探究,即“明白做什么”“明晰怎么做”“明确自己是否做对”“明了是否还有更适合自己的解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细心审题,明确做什么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一般是见题就解答,导致不仔细审题是造成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如以下两题:
  例1.棱长是6的立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对于例2,我提醒学生“先乘除并非先乘后除”,使学生明白审题的重要性。
  二、精心列式,明晰怎么做
  如教学“较复杂百分数应用题”时,我运用揭示、提示和暗示等方法,使所有学生均能明晰列式的方法。
  三、耐心计算,明确自己是否做对
  在计算表面积和体积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把具体的抽屉、烟囱等物算成六个面,有画蛇添足之感。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长方体表面积与体积(如右图)的不同概念和多种算法。
  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看错数字、写错单位、用错公式等错误,特别是学习空间图形后更是错误的“爆发期”。因此,我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计算时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回头”,在想明白的基础上再耐心地进行计算,减少错误的发生。操作策略如下:
  第一,如果上图是一盒食品,食品的體积如何计算?(假设其长、宽、高为8、5、6分米)
  第二,盒子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第三,如果盒子的上顶不用,又该怎么计算盒子的表面积?
  第四,如果侧面再包一层广告纸,广告纸的面积有几种结果?
  四、扪心反思,明了是否还有更适合自己的解法
  很多学生认为把题目解答出来就万事大吉了,不会再去思考是否有更简捷的解法,是否有更适合自己的解法。为改变现状,我在解题教学中设计了反思解题正误的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
  例4.传化洗洁济浓缩液和水按1∶4的比例配制成稀释液。如果要配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各有多少ml?(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49)
  对于这一道题,以往我只向学生讲解一种方法,其余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在近几年的解题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独自练习,然后交流、归纳,结果发现仅算术方法就有四种。如下:
  上述不同的解法,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丰富了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明了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
  研究后思:
  有研究结果表明:六年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真思考的只占36.6%。换句话说,有63.4%的学生没有形成细心审题、小心计算等良好习惯。我践行 “四明”的实践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学生深切而有感悟地说:“近几节解题教学课,真正使我懂得解题前要三思而后行。首先要细心,明白做什么;然后要精心列式,明晰怎么做;再要耐心计算,明确这样做是否正确;最后要扪心自问,明了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和其他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借鉴。
  总之,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若能以“四明”予以实践研究,学生的解题能力无疑会迅速得到提升。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分析:  2012年11月,学校举行了语文、数学年段教学组“优秀团队”评比活动,要求每个年级组派三位教师参加,其中一人说课、一人上课、一人进行课后反思。十多年没参加教学竞赛活动的我很荣幸地被选中,负责上课这项“光荣任务”。由于这次参赛的教学内容临时通知,又是借班上课,无疑给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增加了难度。幸好在我们六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六
[摘 要]教学是有起点的,这个起点不只在教材,更在儿童。随着家庭启蒙教育、学前教育、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学习起点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起点的研究得到普遍重视。教在学的起点处,就是要从儿童的“现实起点”出发,把儿童的问题、困惑、经验、感受等作为材料,在数學学习活动中实现儿童知识、能力、思维、智慧的生长。  [关键词]儿童经验 教学起点 三角形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
[摘 要]针对毕业班学生害怕解答综合应用题的实际状况,在复习时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尝试揭示基本解题的途径,注重“四重境界”,以给出不同思考路径,促各层次学生均能开启智能大门,学会比较;让学生来显示自我的解题捷径,展示巧妙的解题蹊径,从而让学生开拓思路,学会探索与想象。  [关键词]综合应用题; 四径;解答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数 整数 单位 探索 讨论 习题 拓展 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35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计算较多,尤其是“小数乘整数”的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
[摘 要]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模型思想”的培养,优化教学思路,在解决问题中巧妙而有效的渗透模型思想。  [关键词]解决问题 渗透 模型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67  在数学学习中,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灵活渗透模型思想,引导学习者体验建模过程,学会由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会、正确、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所以,加强计算教学,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计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计算教
[摘 要]分数的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困惑。通过对原人教版数学课本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道量率区分的易错题,从问题解决等方面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寻找重组教材、指导学法、拓展练习的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量率区分 剖因溯源 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21  “一叶知秋”是指从一片树叶的凋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赛,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引起了我的思考。下面结合这几位教师上课的教学片断,谈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五个“花招”。   花招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别让导语错位  案例:教学“角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角吗?给大家说说。  (学生们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如牛角、羊角、人民币的角……)  师:谁来说说生活中的这些角是怎样
[摘 要]通过探究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认数”一课的教学,从中发现教师对学生应耐心等待、信任期待,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等待 引领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4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教学“认数”一课。周老师在学生练习时的耐心等待、信任的期待,既为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理想的数学教学之路
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