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大型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6 000m低氧低温环境,探讨不同暴露时间对大鼠心、脑组织损伤的程度,为建立大鼠急性高原病模型及其相关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低氧低温1、3、5d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大鼠饲养于当地海拔高度(1 500m),不予处理;其余3组根据不同暴露时间置于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 000m高原进行低氧低温处理。HE染色观察心、脑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不同暴露时间对大鼠心、脑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低氧低温引起大鼠心、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心肌组织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损伤加重,而脑组织在3d时损伤最为严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乳酸(lactid acid,LD)含量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P<0.05或P<0.01),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Na+K+-ATPase活力随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MDA含量在1d及3d时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LD含量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P<0.05),GSH含量、T-SOD及Na+K+-ATP酶活力仅在3d时降低最为明显(P<0.05)。结论模拟海拔6 000m高原环境对大鼠心、脑组织造成明显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暴露于低氧低温的时间有关,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增加和能量代谢障碍是导致其损伤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