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学生言语的空间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作者针对现实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做”大于“说”的情况,不善于、不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呈现出来的实情,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让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从三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是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所承担和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当前,学习能力培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互动,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但现实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做”大于“说”的情况,不善于、不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呈现出来.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缺少了言语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鉴于现实学情和教学要求,笔者现从三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进行较为粗浅的阐述.
  一、在探知新知重点难点要义处组织学生探讨
  新知重点难点讲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发力点和着眼处,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新知要点难点讲解,经常采用教师灌输式的讲解方式,直接到嘴到肚的告知学生,从而省略掉学生自身探求的过程,省略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导致学生主体地位、能动特性未能充分、有效的发挥.教育实践学认为,课堂应成为学生主体有效实践的舞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新知讲解的有效环节,组织或设置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的问题或环节,推动小学生深入思考、高效探究、深入思考,从而在有效研究、高效交流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学习观点和思维路径的有效表现,实现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如在“不连续进位加”一节课新知讲解中,教师根据“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目标,抓住“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设计了(1)教师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图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B,放在图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图和算式的交流过程,有助于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更加高效的探讨.
  二、在探寻数学问题解答路径时组织学生探讨
  笔者发现,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弱”的现象,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心里由破除解题要求的“路数”,但如何将数学思维转化为数学语言时,就变得手足无措.这一现象实际就是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具体表现.新实施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表达能力应是学生最为基本的学习技能.加之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正好为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路径、思考方法、解决办法等方面,提供了最为基本的载体和最为有效的平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强化对数学问题这一载体的有效运用,将问题条件的分析、问题思路的探寻以及解答问题的过程等方面,融入学生与其他客体进行深入讨论、自我表达的实践活动,借助于数学语言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在深入研讨中,达到问题有效解答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双重效果.如在“妈妈带了100元去超市买散装香米和黑米,香米每千克4.60元,妈妈买了12.5千克;黑米每千克3.80元,买了10.8千克.妈妈带的钱够不够?”问题讲解中,教师采用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找寻问题解答方法的形式,学生探究问题条件及要求,认识到这是一道关于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通过问题条件可以知道,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把香米和黑米的总价相加,即香米的总价是4.6×12.5,黑米的总价是3.8×10.8,再与100元进行比较即可.教师最后点评,指出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各需要多少钱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三、在共同评判学习活动成效中组织学生探讨
  评价教学是教师教学主导特性有效展示的重要路径.笔者以为,评价教学也应成为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教学评价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评价的实施主体由教师扩大师生范畴,有意识地组织小学生共同参与到对教与学双边活动效果的评点、交流、讨论等活动进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大胆的表达、大胆的交流,敢于说出自己对他人学习实践过程的看法以及解决数学问题案例成效的观点,并与之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以此达到学习活动效果的整体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整体进步.
  以上是本人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点滴阐述,所述内容还有不妥之处,望同仁能够结合新課改要求,积极参与、积极实践,为小学生全面发展进步贡献经验智慧.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学习效率是走向学优生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保证了我国青少年基本知识的学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依靠的是“题海战术”,这与当前提出的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单纯依靠增加课时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方式应该被我们所摒弃.分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分层教学是对教学
【案例背景】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生活中,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刷卡、支付宝等多种多样的支付手段,购物直接用现金付款的现象在减少,学生直接接触人民币的机会在减少,因此,在认识人民币环节上我精心设计,试图让学生全面认识人民币.  【案例一】  (出示1元人民币)  师:这是多少钱?谁来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生:一元,上面有“壹圆”和“1”.  师:壹是大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研究中,我们采用差异性教学是为了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也是凸显新课程改革下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更多的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的必然选择.因此,结合差异性教学方法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承接.  【关键词】高中数学;因材施教;差异性教学方法  早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并
近期,我的工作室又迎来了新一批充满激情、积极上进的广东省骨干教师,作为跟岗研修的重要部分——课堂教学是学员最感兴趣的内容.我安排一些课题,让学员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交流和研讨.在对每位学员进行观课、议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教师有一些亟待转变的观念和共同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对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作此文与同行交流.  数学复习课是对章节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提升和深化认知的过
【摘要】当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其考核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拓宽思维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借此,本文就创新教学从激发主观能动性,设疑激趣,理解数形结合思想以及进行合作探讨,提升教
【摘要】在判断limx→ ∞f(x)=0是否成立时,有时应用直接办法太复杂,我们也可以借助∫ ∞af(x)dx的敛散性,再结合一些已知条件来判断,常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关键词】收敛;发散;极限  预备知识  定义设函数f(x)定义在无穷区间[a, ∞),且在任何有限区间[a,b)上可积.如果存在极限limx→ ∞∫xaf(t)dt=J,则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a, ∞)上的无穷限非正常积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诸如贸易交往、数学研讨、智力比拼等活动.新课标教学始终要求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不仅仅要求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效,更加要求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的一面,便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保证数学教学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关键词】生活;初中数学;融合;实践操作;数学兴趣  数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现代的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因此,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应用初探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学校中对于学生的知识教育也逐渐紧跟社会发展的
【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无论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基本概念,概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概念教学,在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应用等各环节精心设计,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教学  一、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具有数学特征、使人具备良好的数学品格、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对人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而数学概念课是所有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教学难题,本文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以“平方根”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教学;平方根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人在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1].数学素养是一个人经过数学学习后,除去所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