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很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计算机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同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课前备好课是信息老师上好计算机课的必要条件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认真备课。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已经是新课标倡导的必须学习方式之一,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
  二、信息老师要注重课堂实效,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
  信息老师要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小学生学计算机时,综合训练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图”,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片,送给他人;“Word2000”,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写信;“录音机”,学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已喜欢的乐曲,学英语。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三、信息课的教学要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使他们想学、乐学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1.老师的教学要贯彻学科整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如在《初识PowerPoint》时,可以播放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从而产生要学好PowerPoint的想法。再如在《信息的下载》伊始,我结合语文课中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播放有关维也纳的文字、图片的PowerPoint的幻灯片,再结合数学课中的《年月日》播放有关年月日知识的电子报刊,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了学习信息下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学的感情。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不要教师进行过多的激励,学生都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信息课的教学要以游戏入门,让学生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3.老师要利用一切教学机会来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机课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总之,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变得举足轻重,学生也才会学到实际的操作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目前的初中语文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学生没有积极的写作状态、写作脱离阅读和生活实际、作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等。对此,语文教师要进行认真分析,坚持作文教学的目标,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打开心灵,积极关注生活,注意日常积累写作素材,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是文学性非常
一、课题研究的主题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特别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相关的身体素质,每年制定相关的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些体测项目中,短跑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怎样有效和高效的完成短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每一位学生能够顺利达到国家体测标准,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增强学生的跑步能力,纠正学生在跑步中的错误动作,在有效的体育课堂中完成高效的短跑教学,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跑
摘 要:本文阐述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内涵,英语交际能力与语言、思维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中学英语交际语言教学的特点;探讨了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交际语言教学;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听说读写具有很高的要求。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英语教学只重读写、轻听说。造成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用英语进行正确而流利的交流与交际。这样的英语学习注定是失败的,随着素质教育
互动教学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真实地表达情感、愉悦地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精彩纷呈,成为学生喜欢和向往的高效课堂呢?这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互动措施,挖掘鲜活的生物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才能使高中生物学教学在互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广大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教学设计是互动教学的法宝  互动教
摘 要:本文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有效阅读,有效提问,有效合作教学,以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各方面解决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这个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 ;有效开展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滞后等是造成教学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想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身提升的桥梁。我精心研究,注重引导,摸索出一套引导学生阅读的路子。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阅读初期所选读物要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