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red0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牙齿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以减少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难度,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12例,实验组(6例)最终修复体制作时应用数字化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对照组(6例)应用传统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分别记录两种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时间、患者复诊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患者对初戴修复体和戴用修复体3个月后的咬合舒适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制作的最终修复体咬合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正中(牙合)和非正中(牙合)平均每个牙冠调(牙合)时间的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平均复诊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戴时实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咬合舒适度评分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戴冠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咬合舒适度评分中位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应用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的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有利于降低重度磨耗病例修复的调(牙合)难度并达到可预测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对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精准度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医学专家证实,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传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在一般人群中还缺少对避孕套预防艾滋病作用和使用知识的宣传,有半数群众对使用避孕套的意义不了解,或存在心理障碍。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广西、海南等地7县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现用避孕措施的人群中,是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采取女性绝育和上环的比例分别为36%和41%,使用避孕套的仅为8%。  被调查者
本实验测定了33例镉接触工人,45例正常人和5例慢性肾炎患者的夜间卧床期间尿样。以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浓度;以分光光度扫描仪扫描固定于SDS-PAGE凝胶上的各区带染料,测定尿样中不同分子量蛋白的比例。尿蛋白SDS-PAGE图型分为正常型(生理型)、低分子量型、中分子量型及中高分子量型。镉接触工人组的尿蛋白排泄量、尿低分于量(MW≤4万)蛋白的比例和排泄量的均值均高于正常人组(P<0.01,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