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成功的转机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一位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写了一篇回忆录。完稿之后,仍觉意犹未尽,忽发奇想要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凭着亲身经历以及题材的敏感,很快,他完成了这个本子。
  完成剧本之后,他犯了愁,找谁来拍呢?按剧本内容,必须要深入中东的腹地实景拍摄,那里不光环境恶劣,而且恐怖分子横行,投资风险与拍摄风险都是巨大的。他试着找了几位国内著名的战争题材导演,他们都对这个题材摇起了脑袋。倒是后来,一位女性导演主动找上门来,表示她想拍一部关于男人的战争戏,而且想法与他的剧本不谋而合。
  可是,随后的拍摄过程,他们再次遇到了麻烦,许多赞助商并不看好这个本子,一年时间过去,他们仅仅筹到500万美元,还不够前期制作的投入。尽管如此,影片还是按预定计划开拍了。几个月时间内,他们战高温、耐饥渴,顶着巨大的风险,用现实的手法完成了这部有独特视角的战争片。然而,由于始终找不到赞助商,片子拍完后的一年时间内,后期制作进展缓慢。
  2008年,他们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组镜头剪辑,这时候,一部视角同样独特的影片《贫民富翁》公映了,这部片子取材于印度,而且巨星云集,人性理念更为突出,一上市便好评如潮,在各项大奖上占得先机。经过多方分析之后,他们感觉,无论在票房还是其他单项上,两片撞车的可能性极大;遂决定推迟公映时间,以避开势头强劲的对手。
  然而2009年的电影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他们的对手变成了全球票房超26亿美元的3D巨片《阿凡达》。这一回,他们看好自己独特的题材优势,决定放手一搏。2010年,这部名叫《拆弹部队》的影片,从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冒了出来,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等六项大奖,创下了奥斯卡奖有史以来最便宜的最佳影片纪录,凯萨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