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蝴蝶君》中的茶文化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美国华裔作家黄哲伦的《蝴蝶君》以现实中真实发生的案件为创作背景,结合作曲家普契尼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用细腻的笔触和繁杂的叙述将现实与虚构、事实与想象杂糅,讲述了法国外交官伽里玛和中国京剧演员宋丽玲爱恨交织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以茶开始,背后却反映了西方男性对东方文化的幻想和自身所惯有的后殖民傲慢而导致的文化移情及文化误读。
   关键词:《蝴蝶君》 茶文化 文化误读 后殖民傲慢
   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的《蝴蝶君》(M.Butterfly)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外交官伽里玛和中国京剧演员宋丽玲的爱恨纠葛故事,其创作灵感来源于1986年5月11日“纽约时报”对一个真实案件的报道:一名法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和一位京剧名伶亲密交往20多年,却始终不知其男性身份,并帮助他窃取了500多分外交函件,事发后双双被判入狱。《蝴蝶君》在1986年10月完成,并于1988年2月在华盛顿国立剧院首演,但受到了来自舆论的批评,3月在百老汇公演时,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并获得了当年的美国戏剧托尼奖(Tony Award)最佳戏剧。《蝴蝶君》使黄哲伦一举成为美国戏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1993年的同名电影为他进一步赢得了更广泛的声誉和影响。这部戏剧探索了东方与西方、性别与政治、身份与认同,乃至殖民与后殖民等等重大文化命题。
   一.伽里玛的东方幻想
   《蝴蝶君》里的伽里玛身材瘦弱,相貌平平,性格古怪,不大合群,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一直是他人嘲笑的存在。在两性关系中也属于不受女孩青睐的男性,婚后夫妻关系不和,处处受到咄咄逼人的妻子的欺辱。他的男性气质受到质疑,男性尊严受到挑战,在他的祖国,他无力反抗,只有在普契尼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里找到幻想的安慰。歌剧中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因为要在长崎停留数年之久,于是便想找一位日本妻子。日本婚姻掮客五郎给他介绍了美丽的巧巧桑,平克顿在众人面前签了婚约,还拿出100元日币作为礼金。因平克顿一有调遣命令,即须归国,因此这场婚姻在平克顿和婚姻掮客看来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聊以消遣,而温柔可人的巧巧桑却把它视为一生中的重要时刻,甚至为了平克顿改变信仰。后来,平克顿随舰队返美三年,杳无消息。离别后,巧巧桑生下他们的孩子,身边有一个贴心忠诚可靠的侍女照顾她和孩子,她等着美国丈夫接她和孩子回美国。但她的痴心等待换来的却是背弃,等到的是他的美国妻子来夺走她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她只能屈服,将自己的亲生孩子拱手让出,而始终渴望爱情、相信爱情的刚烈女子巧巧桑为了自己的尊严只有自杀。在伽里玛看来,平克顿只用5美元的低价便买来巧巧桑的满腔爱意,忠贞不二,甚至不惜抛弃生命。他需要这种“爱情”,他需要巧巧桑式的“爱人”,他迫切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以安抚自己受到极大伤害的自尊心。他深信,在遥远的东方,他会遇到自己的“巧巧桑”,她柔弱卑微,被动驯服,富有牺牲精神,仅仅由于自己的西方身份就会让她无怨无悔地臣服在自己脚下,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尊严。
   二.奉茶开始的文化移情
   由于工作的原因,伽里玛随大使馆驻北京,遇到了京剧演员宋丽玲,他们首次相见时,宋丽玲正在京剧舞台上反串《蝴蝶夫人》中的女主角---巧巧桑。由于对中国京剧男旦的历史规范并不了解,伽里玛并未意识到宋丽玲的男性身份,在第一幕第10场他首次被邀请到宋丽玲的公寓,
   伽里玛:你同意我参观你的家,我感到非常荣幸。(宋屈膝行礼)
   宋:谢谢你。喔!还没给你倒茶吗?(对后台她的用人)淑芳!茶!快啦!(对伽里玛)我很抱歉。你希望每件事都是完美的……
   伽里玛:请别这样。
   宋:……甚至在晚上开始之前……
   伽里玛:我真的不渴。
   宋:……一切都被破坏了。
   ……
   (用人淑芳,一个年轻的女孩,拿着一个茶盘出来,开始倒茶。)
   宋:不!我要亲自为这位先生斟茶!
   ……
   宋:也许我有点担心流言蜚语。
   伽里玛:我们在干什么?
   宋:我在招待你。在我的客厅。
   伽里玛:在法国,这几乎不会……
   宋:法国。法国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国家。也许甚至更超前。中国是一个……它的灵魂坚定地扎根于两千年的过去,我所做的,甚至现在为你倒茶……就有暗示在里面……(宋向伽里玛奉茶。伽里玛把他的手放在茶杯和宋的手上。)——— (黄哲伦,2010:48)
   他们的故事从斟茶开始,在那一刻,伽里玛脑海中长期以来所幻想的“蝴蝶夫人”有了具体的形象,与眼前的宋丽玲重叠在一起,融为了一体,他的“蝴蝶夫人”情结找到了投射的对象,他“第一次感觉到那种权力的冲动——这是一个男人的绝对的权力。”长期以来,伽里玛在自己国家,和自己同胞,和自己妻子情感匮乏。匮乏意味着渴望获得,他需要一次喷发的奇迹,以摆脱孤独。在这东方国度,他仅仅凭借着自己西方人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他向往的爱情——他的爱人对他屈膝行礼,亲手为他斟茶,他的内心充满了被他人仰视,被女子崇拜所带来的餍足感。他的“巧巧桑”宋丽玲通过奉茶千回百转地向他告白自己的爱意,她是那样的温柔可人,羞怯无助,等待着他去拯救,去保护,去征服。这种餍足感不仅仅是出于爱情的萌发与回应所带来的满足,它更多的是权利欲望得以发泄所导致的战栗快感。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饮茶礼仪最初出现在上流社会的妇女中间,她们聚会聊天,品尝美味的茶和茶点,以打发午后的悠闲时光,同时也起到了交际作用。随着这种饮茶风潮的逐渐普及,男士们也加入进来,一时间,绅士淑女交相辉映,将英式茶文化传播开来。西式下午茶通常用散装茶叶,用滤茶器过滤,加奶加糖搅拌,搅拌动作也有讲究,是用小勺以6-12点钟方向前后搅动,而非一圈一圈按顺逆时针方向来回打转搅动,尤其要避免小勺和茶杯碰撞发出响声,这样,加入的糖块会沉入杯底,而不是融化在茶水中。与茶配套的还有三明治、司康饼,直接用手拿着或者掰開食用,无需使用刀叉,而其他的甜点则要用右手翻转小号叉或者甜点专用叉切开来一点点食用,享用完后用餐巾轻拍嘴唇,不能直接擦拭。东西方饮茶都具有休闲、交际作用,大多并非含有男女调情的暗示,但是在来自法国的外交官伽里玛看来,饮茶的休闲、交际作用已经完全被他忽略不计了,在他眼里,宋丽玲的斟茶奉茶代表着他的东方“蝴蝶夫人”在向他暗示,她已被他深深吸引,不顾在自家客厅用茶招待客人会招致流言蜚语而勇敢袒露心声。这完全是伽里玛的“蝴蝶夫人”东方情结的文化移情,是他对东方文化的误读,而身为间谍别有所图的宋丽玲正好完完全全地利用了这一点,以致于后来伽里玛为了他心爱的“蝴蝶夫人”宋丽玲和他们的“孩子”铤而走险,出卖了国家机密。    三.真正的东方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种茶历史与严格的敬茶礼节和多姿多彩的饮茶风俗相随相伴。中国茶的发现与利用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发于神农,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且长盛不衰,遍传世界。早在周朝茶叶就已经作为贡品和礼品而存在了,而以茶待客也随之成为了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社会礼仪。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地位。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茶文化绝不仅仅是泡好一杯茶,还伴随着许多茶礼仪,这絕对不是穷讲究,而是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比如,长辈给晚辈倒茶,晚辈应该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所以晚辈应将右手握拳,拳背朝上,用五指轻敲桌面,寓意着五体投地,这是对长辈行叩拜之礼。如果是平辈给平辈倒茶,这个时候因为大家都是平辈,所以表达出自己应给的尊重就可以了,只需要食指和中指并拢,轻敲桌面三下即可。如果是晚辈给长辈奉茶,那长辈只需伸出一根手指头,轻点两下桌面就可以了;或者长辈用一只手指在茶杯边缘轻敲一下表示回礼,毕竟晚辈给长辈倒茶是应该的。
   四.结语
   西方利用大众传媒和所掌握的话语权,建立起了对第三世界文化身份建构的文化霸权,正是这种权力话语的建构使得第三世界成为失语和沉默的“他者”。从《蝴蝶君》中伽里玛的言行举止不难看出西方殖民者习以为常的傲慢心态,这种后殖民者傲慢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化为一种种族优越感,固执地将白人等同于先进,非白人世界等同于落后,愚蠢盲目地自以为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而有恃无恐,掩藏在西方开放和包容表面之下是排他的精神内核。《蝴蝶君》中东方人宋丽玲的斟茶在伽里玛眼里不是单纯待客之道,甚至宋丽玲本人也不再是活生生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人物,而成为了伽里玛东方主义刻板印象的载体,既是他充满向往的乌托邦式理想国,同时又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存在。西方人习惯于将自己处于上位居高临下俯视东方,置他人意愿于不顾,任意幻想、定义、诠释东方形象,这种视角不仅傲慢,而且带有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蝴蝶君》中如果伽里玛摈弃西方人的高傲与偏见,认真了解东方文化,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东西方交流,打破自己“蝴蝶夫人”的幻想,把宋丽玲的斟茶行为仅仅看作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不做非分之想,就不会有悲剧结局。但是作为典型的西方人,他即使在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刻,也拒绝接受,他固执地维持着他的“蝴蝶夫人”幻象,西方殖民者对东方他者的俯视感蒙蔽了他的理智,导致了他的最终疯癫。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黄哲伦著.张生译.蝴蝶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文化翻译在人类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文化翻译中的作用已被学者争论了数千年.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交流中,译者经常扮演文化斡旋者的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仍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步入了教学的舞台,给语文课堂灌入了崭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技术这一新型科技的应用,让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变得更加便利,让教学环境更加真实,但由于教育设备配置问题及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多媒体在语文课程中还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作用,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作用,让语文的教学环境“可视化”,打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
大冰的系列书主要是讲述他在“背包客”期间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的故事.大冰身份多栖,善于抓住年轻人的心理,在书中融入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作品故事动人,真实感强,人物率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顺利的完成与人沟通的前提,更是迈进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提高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内容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新课程语文学习中的五大领域之一,中学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悖,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及教学方法,让阅读走进课堂,走进生活。根据留守儿童缺少良好环境、教学与阅读脱节的现状,对如何有效培养中学留守儿童的自主参与阅读习惯提出有关策略,希望帮助其他教师完善自主阅读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能够有所帮助。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培养中学留守儿童自主阅读
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首要工作便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明白语文学习的价值,并时刻保持积极性.为此,教师自然需要在方法层面予以深入研究,通过合
内容摘要:近年来,“课程思政”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举重若轻,作为课程思政进德语课堂的亲历者,通过对经典名著《格林童话》的沉浸式学习,对其中“女性角色”的演绎和分析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以此达到内化,同时让当代女大学生意识到独立、自主、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 《格林童话》 女性形象 当代女大学生   “课程思政”这个词,近两年在高等教育课程技术改革或是教育部学术界的点击率颇高,其历史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是重难点。为避免误读鲁迅,在教学中应当力争还原时代语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深入理解鲁迅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独创精神。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独创精神 鲁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定为核心素养,强调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对学生独创思维的考察将会成为命题的一种趋势,而独创思维的
内容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传统外国文学课程需要转变理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以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力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为主,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外国文学课程 转型对策研究   随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及研究者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为本科院校培养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