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联标准信用卡(贷记卡)。本文阐述了推行公务卡结算的作用,同时探讨当前推行公务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行公务卡结算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务卡 结算方式 授信额度
一、公务卡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公务卡
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联标准信用卡(贷记卡)。这种卡既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公务卡结算是预算单位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它是预算单位及其职工在公务活动,包括差旅、会议、招待等日常公务和零星购买支出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报销还款的结算方式。与现行的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相比,公务卡结算方式的特点是,将财政财务管理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公务人员先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然后报销还款,具有结算方便快捷、支付透明度高、便于监控管理的特点。
(二)公务卡的使用方法
公务卡的使用可以概括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四个操作环节。“银行授信额度”,是指公务卡应当为信用卡,持卡人不需要事先存入现金,在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范围内,实行先刷卡后报销。“个人持卡支付”,是指进行公务消费时,持卡人先行刷卡进行支付,同时取得银行卡刷卡凭证和发票,这些单据是证明公务卡消费信息和有关发票真实性的必要凭证。“单位报销还款”,是指个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刷卡凭证和发票到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部门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对个人申请报销的刷卡消费信息进行查询、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发支付指令,从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财政实时监控”,是指人行国库通过零余额账户将资金划入公务卡账户的同时,将零余额账户向公务卡的划款信息和公务卡向商户付款的明细支付信息,通过银联网络系统,实时向财政动态监控系统反馈,以满足财政动态监控管理的需要。
二、推行公务卡结算的作用
(一)巩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成效
实行公务卡结算后,使原零余额账户取现的这部分财政性资金通过公务卡的方式进行结算,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就可以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对各项公务支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加强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堵塞各种管理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二)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通过搜集没有实际发生支付行为的票据与实际发生支付行为的票据夹在一起报账,还有一些人在发生公务支出时要求对方虚开发票金额,以此达到多报账的目的。实行公务卡结算后,财务人员通过公务卡系统能清楚地知道报账人所发生每笔公务支出的具体时间及金额。这样报账人就没有办法通过虚构经济业务或虚开发票达到多报账的目的,可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有效控制预算单位现金管理风险
通过公务卡对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开支进行结算,可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财务人员存取现金、核对现金和保管现金的工作量,有利于控制单位现金管理风险,避免支付差错以及收取假钞,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使用公务卡结算可以减少财务人员对现金的直接接触,能有效地防范财务人员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另外,单位工作人员持卡进行公务消费,不用携带大量现金,有利于安全防范。
(四)简化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
公务卡结算的一个特点是,不用事先存入现金,而是利用其授信额度进行刷卡消费,然后,在其免息期内,报账人持有关票据到财务部门报账,财务部门再通过零余额账户,将资金转入报账人的公务卡中。这样,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务活动时,就不用事先到财务部门预借资金。通过公务卡结算方式,可以取消单位的预借现金制度,减少借款环节,从而简化了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同时,还解决了少数人员长期占用单位资金的问题。
三、当前推行公务卡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公务卡刷卡受理环境仍待改善
实际工作中,公务卡的刷卡范围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县乡一级,公务卡刷卡网点更少。因此,很多公务活动仍不能全部实现刷卡消费,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务活动时,还得采用现金结算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务卡结算作用的发挥。造成刷卡范围不广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商家装了POS机后,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使之不愿接受公务卡结算。
(二)公务卡结算方式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从公务卡结算的作用中,我们知道采用公务卡结算能有效地避免虚构经济业务及虚开发票多报账的发生,但是不能防范“吃回扣”。一些商家为了促销,向单位工作人员承诺,只要消费一定金额的公务支出,就会向其返还一定的现金,这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因此,公务卡结算方式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部分使用人员有抵触情绪
使用公务卡有一定规定,如持卡人不能透支取现,否则产生的利息及手续费由持卡人承担;持卡人必须在免息期内到财务部门报账,否则由此产生的透支利息由报账人承担;持卡人报账时,除了提供有关发票外,还须同时提供POS小票,如果是持卡人丢失了POS小票,就可能报不了账。由于使用公务卡结算是一种新的结算方式,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还不是很熟悉公务卡的这些规定,由此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利息,这就使之对公务卡结算产生抵触情绪。另外,由于采用公务卡结算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因此推行公务卡可能遭到一些人的抵制。
四、推行公务卡结算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银行与商家的合作,扩大公务卡的受理环境
现今推行公务卡最大的阻碍就是受理刷卡的商家还不普遍,部分原因是商家不愿向银行支付手续费。当务之急是财政部门应当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促进银行与商家合作,扩大公务卡的受理环境。同时还要规定,除特殊情况外,预算单位的报账人原则上只能在具有刷卡条件的商家进行消费,否则不予报账。这样,可以促使商家安装POS机,普及公务卡结算。
(二)完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公务卡的顺利实施
公务卡结算是预算单位一项新的结算业务。为了保证这项结算业务顺利实施,预算单位应根据公务卡结算管理办法,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公务卡管理办法。同时,对单位现金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及完善,严格规定单位现金支取的范围,并根据公务卡结算的特点对本单位具体的报账办法加以完善,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公务卡的顺利实施。
(三)做好公务卡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公务卡结算是一种新的结算方式,财政部门要对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公务卡结算业务的培训。同时,要在社会上加大对公务卡结算的宣传力度。预算单位要做好本单位职工的培训,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公务卡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单位,可请代理银行来人介绍公务卡使用的基本常识,培养单位工作人员的刷卡意识,从而促进公务卡结算的普及。
作者简介:于俊恒(1973-),男,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关键词】公务卡 结算方式 授信额度
一、公务卡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公务卡
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联标准信用卡(贷记卡)。这种卡既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公务卡结算是预算单位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它是预算单位及其职工在公务活动,包括差旅、会议、招待等日常公务和零星购买支出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报销还款的结算方式。与现行的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相比,公务卡结算方式的特点是,将财政财务管理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公务人员先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然后报销还款,具有结算方便快捷、支付透明度高、便于监控管理的特点。
(二)公务卡的使用方法
公务卡的使用可以概括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四个操作环节。“银行授信额度”,是指公务卡应当为信用卡,持卡人不需要事先存入现金,在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范围内,实行先刷卡后报销。“个人持卡支付”,是指进行公务消费时,持卡人先行刷卡进行支付,同时取得银行卡刷卡凭证和发票,这些单据是证明公务卡消费信息和有关发票真实性的必要凭证。“单位报销还款”,是指个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刷卡凭证和发票到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部门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对个人申请报销的刷卡消费信息进行查询、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发支付指令,从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财政实时监控”,是指人行国库通过零余额账户将资金划入公务卡账户的同时,将零余额账户向公务卡的划款信息和公务卡向商户付款的明细支付信息,通过银联网络系统,实时向财政动态监控系统反馈,以满足财政动态监控管理的需要。
二、推行公务卡结算的作用
(一)巩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成效
实行公务卡结算后,使原零余额账户取现的这部分财政性资金通过公务卡的方式进行结算,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就可以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对各项公务支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加强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堵塞各种管理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二)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通过搜集没有实际发生支付行为的票据与实际发生支付行为的票据夹在一起报账,还有一些人在发生公务支出时要求对方虚开发票金额,以此达到多报账的目的。实行公务卡结算后,财务人员通过公务卡系统能清楚地知道报账人所发生每笔公务支出的具体时间及金额。这样报账人就没有办法通过虚构经济业务或虚开发票达到多报账的目的,可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有效控制预算单位现金管理风险
通过公务卡对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开支进行结算,可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财务人员存取现金、核对现金和保管现金的工作量,有利于控制单位现金管理风险,避免支付差错以及收取假钞,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使用公务卡结算可以减少财务人员对现金的直接接触,能有效地防范财务人员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另外,单位工作人员持卡进行公务消费,不用携带大量现金,有利于安全防范。
(四)简化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
公务卡结算的一个特点是,不用事先存入现金,而是利用其授信额度进行刷卡消费,然后,在其免息期内,报账人持有关票据到财务部门报账,财务部门再通过零余额账户,将资金转入报账人的公务卡中。这样,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务活动时,就不用事先到财务部门预借资金。通过公务卡结算方式,可以取消单位的预借现金制度,减少借款环节,从而简化了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同时,还解决了少数人员长期占用单位资金的问题。
三、当前推行公务卡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公务卡刷卡受理环境仍待改善
实际工作中,公务卡的刷卡范围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县乡一级,公务卡刷卡网点更少。因此,很多公务活动仍不能全部实现刷卡消费,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务活动时,还得采用现金结算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务卡结算作用的发挥。造成刷卡范围不广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商家装了POS机后,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使之不愿接受公务卡结算。
(二)公务卡结算方式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从公务卡结算的作用中,我们知道采用公务卡结算能有效地避免虚构经济业务及虚开发票多报账的发生,但是不能防范“吃回扣”。一些商家为了促销,向单位工作人员承诺,只要消费一定金额的公务支出,就会向其返还一定的现金,这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因此,公务卡结算方式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部分使用人员有抵触情绪
使用公务卡有一定规定,如持卡人不能透支取现,否则产生的利息及手续费由持卡人承担;持卡人必须在免息期内到财务部门报账,否则由此产生的透支利息由报账人承担;持卡人报账时,除了提供有关发票外,还须同时提供POS小票,如果是持卡人丢失了POS小票,就可能报不了账。由于使用公务卡结算是一种新的结算方式,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还不是很熟悉公务卡的这些规定,由此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利息,这就使之对公务卡结算产生抵触情绪。另外,由于采用公务卡结算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因此推行公务卡可能遭到一些人的抵制。
四、推行公务卡结算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银行与商家的合作,扩大公务卡的受理环境
现今推行公务卡最大的阻碍就是受理刷卡的商家还不普遍,部分原因是商家不愿向银行支付手续费。当务之急是财政部门应当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促进银行与商家合作,扩大公务卡的受理环境。同时还要规定,除特殊情况外,预算单位的报账人原则上只能在具有刷卡条件的商家进行消费,否则不予报账。这样,可以促使商家安装POS机,普及公务卡结算。
(二)完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公务卡的顺利实施
公务卡结算是预算单位一项新的结算业务。为了保证这项结算业务顺利实施,预算单位应根据公务卡结算管理办法,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公务卡管理办法。同时,对单位现金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及完善,严格规定单位现金支取的范围,并根据公务卡结算的特点对本单位具体的报账办法加以完善,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公务卡的顺利实施。
(三)做好公务卡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公务卡结算是一种新的结算方式,财政部门要对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公务卡结算业务的培训。同时,要在社会上加大对公务卡结算的宣传力度。预算单位要做好本单位职工的培训,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公务卡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单位,可请代理银行来人介绍公务卡使用的基本常识,培养单位工作人员的刷卡意识,从而促进公务卡结算的普及。
作者简介:于俊恒(1973-),男,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