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前庭外周损伤患者自发眼震(SN)的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以60例急性单侧前庭外周损伤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前庭神经炎(VN),分别完成自发眼震、冷热试验测评。以SN强度和方向、冷热试验的优势偏向(DP)值及单侧半规管反应减退(UW)值为评定指标(异常者分别称为DP、UW),结合病程,分析SN的特点及其与病程、DP及UW间的关系。结果:60例中有SN者49例(81.7%),无SN者11例(18.3%)。SN强度范围0.5°/s~20.4°/s,与病程呈负相关(r=-0.478,P<0.01)。将SN强度按轻、中、重分组,病程中位数分别为6.5、5.0、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1,P<0.01)。有SN者中冷热试验DP 44例(89.8%),DP值正常5例(10.2%),SN强度与DP值呈正相关(r=0.513,P<0.01);存在UW者35例(71.4%)(UW侧别与SN方向不同者31例、相同者4例),双侧半规管反应减退者7例(14.3%),双侧半规管反应正常者7例(14.3%),SN强度与冷热试验UW值无相关关系(r=-0.321,P>0.05)。有SN和无SN者UW值分别为(40.9±26.3)%和(29.9±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7,P<0.05)。结论:急性前庭外周损伤者的SN强度多为中重度,强度随病程延长逐渐减弱或改变方向,且较无SN者的前庭损伤程度重。SN对前庭外周损伤侧别及代偿状态评估具有临床指导价值。